

落在波斯地毯上的“怪兽”
作者:宋晓军(文 / 宋晓军)
( 12月8日,伊朗革命卫队官方网站上公布的一张未注明时间的照片显示,伊朗军方在某秘密地点展示美国RQ-170型无人侦查机
)
时间选择是美国股市刚刚开盘,伊朗电视台播出了2分30秒的电视画面。随着画面中一架几乎是完美的美国首架隐形无人机的显现,其主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股票就跌到一周的最低点。与此同时,另外两家无人机巨头——波音和诺思罗普·格鲁曼的股票也没能幸免同样的“遭遇”。那么这架绰号为“坎大哈怪兽”的RQ-170无人机为什么会让美国无人机的“大鳄”们的股票纷纷下跌呢?
4天前的12月4日,伊朗革命卫队宣称,他们“击落”了一架入侵实施侦察的美国无人机。在随后的4天里,美国媒体引述专家和官员的话,不断对此进行分析、辨别。直到4天后伊朗电视台将这架近乎完好无损的无人机呈现在世界面前时,股市才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及时的反应。几十年的飞行事故率记录表明,无人机与有人机相比,最大的弱点就是可靠性低。原因在于它的飞行控制除了靠事先输入的行动驾驶程序外,主要靠地面上的控制人员通过无线数据链路来实现。简单说,控制人员通过无线链路向无人机发送控制指令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在外力影响下出现的问题无外乎四种:一、反辐射攻击;二、截获链路确定目标方位对其进行火力面杀伤;三、蓄意大功率干扰;四、欺骗反制。从技术层面上看,自从传说伊朗今年从俄罗斯引进了“1L222汽车厂”电子战系统(ELINT)后,由于该系统有工作在X频段和Ku频段的截获和干扰装置,刚好与无人机的控制链路工作的Ku频段重合,因此“砍大哈怪兽”被“击落”的情况都可以归纳为前三种情况。但伊朗电视台对那架无人机2分30秒的展示,不能不让人产生第四种情况的联想:“坎大哈怪兽”落在伊朗东部盛产波斯地毯和藏红花的农业区后,怎么就如此完好呢?
第四种情况之所以被称为欺骗反制,主要是通过对地面控制人员向无人机发出控制信号的数据链路的欺骗,进而获得无人机的控制权,最终将无人机引导坠毁或者回收。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一般采用文电鉴别码的方式,即抗欺骗单元不通过数据链路另外发一组识别码,由无人机上的计算机预设的程序校验后,无人机才会执行地面人员发来的控制指令。而这正是无人机最大的软肋。因为从美国国防部今年发布的达195页的《2011~2036无人系统发展路线图》上,在列装的无人机列表中根本无法查到RQ-170这个型号和基本数据,而且也有一些美国官员透露RQ-170在伊朗执行中央情报局的“秘密任务”。那么执行如此保密的任务所用的平台都能被对手轻易且“完好无损”地收入囊中,那其他的无人机呢?这很可能涉及到美国军方有关无人机技术路线、标准和可靠性等一系列的大幅度调整,而这恐怕是当天无人机承包商股票下跌的主要原因。那么,伊朗到底是怎么让“坎大哈怪兽”缓缓地落在了“波斯地毯”上呢?
事实上,由于这种讨论过于专业甚至枯燥,很多媒体开始讨论伊朗能从“坎大哈怪兽”上得到什么?当然,有些媒体也把报道方向转到了会不会引发美国提前启动对伊朗的军事打击计划上了。然而,除了一些博客和中东的报纸外,很少有大媒体将两条信息进行广泛的报道。这两条信息一是在展示“怪兽”前一天,《德黑兰时报》引用军方消息人士透露,俄罗斯和中国已请求查看“怪兽”;二是在展示的第二天,一段54秒的录像展示了4年前在伊朗失踪的联邦特工莱文森(Robert Levinson)还活着。对于前者,自然引发了美国国内专家的争论,因为在过去10年,俄罗斯在全球无人机研发经费中只占有8%,中国只占有12%,而美国则占有高达56%。对于后者,美国国内媒体纷纷要求莱文森的妻子和儿子访谈,要求政府营救这位63岁的“英雄老人”。
伊朗在展示“怪兽”前后释放出来的这两条信息很是耐人寻味的。这让人想到1979年伊朗大学生扣押美国人质后的很多桥段。当年在人质被扣押444天后终于私下达成交易被释放,而过了5年后,里根政府就向仍与伊拉克处在战争中的伊朗提供了500枚反坦克导弹。据这个被称为“伊朗门”事件中获刑的中校诺斯(Oliver L.North)在回忆录中证实,当时以色列和美国都认为“长大了”的伊拉克更危险。那么当“阿拉伯之春”仍在蔓延的情况下,认清了必须要实现自主工业化来解决自身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波斯人,到底要用落在波斯地毯上的“怪兽”作为一个什么筹码呢?■ 地毯怪兽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