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ime平板电脑的四核轮回
作者:尚进(文 / 尚进)
从双核处理器到四核处理器的结构性升级,英特尔和AMD为核心的两家X86芯片制造商,前后耗费了近5年时间,并且迟迟没有足够冲动将八核处理器普及化。而在平板电脑把持的ARM芯片领域,2011年1月的CES电子消费展上才第一次出现了双核心1GHz的Tegra 2。NVIDIA为了对抗高通和德州仪器的双核追赶,迫不及待地在2011年11月10日就让Tegra 3跃进到了四个Cortex-A9核心。
“10年前个人电脑上充满极客情绪的速度比拼,又回来了,就像某种技术轮回那样,Google毫无拘束的Android开放生态,如同兴奋剂般刺激着消费电子制造商们。”在华硕第一时间拿出内置四核心Tegra 3处理器的Transformer Prime平板样机后,《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沃尔特·莫斯伯格(Walt Mossberg)调侃道。事实上,四核心处理器的使用,至少让Android平板在处理器计算能力上第一次超越了苹果iPad2,尽管在整个平板电脑市场份额上,所有Android平板的累计销量也只是iPad的1/4。也正是预判到了这种Android开放生态与苹果iPad封闭生态间的生态力量对比,市场研究机构J.Gold Associates的分析师杰克·戈尔德(Jack Gold)在2011年10月份发布的趋势报告中明确指出:到2014年,Android平板电脑有可能会超越苹果iPad,而独占50%的市场空间,iPad届时至多只占据30%的全球市场空间。
这种趋势判断背后,蕴藏着对ARM芯片多核心的低功耗潜力挖掘,正如同NVIDIA官方发表的《可变对称式多处理器演化》研究论文中提及的那样:“一个最基础的协处理器可以承担所有简单计算,这可以缓解平板电脑的耗电难题,只有当真正需要高性能计算的时候,那四核处理器才会启动,这种弹性设计,从根本上可以让平板电脑不会重蹈个人电脑高功耗、高性能的误区。”
也正是基于对ARM芯片和X86芯片之间不同的深刻认识,让作为个人电脑制造者的华硕,更迫切地投入到平板电脑设计中。但不同于摩托罗拉Xoom和三星Galaxy Tab的单纯iPad触摸平板模式,在平板电脑到底是倾向于信息消费品,还是信息制造工具上,华硕很特立独行地选择了后者。对此,华硕电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沈振来在Transformer平板设计之初就进行过一番表述,在他看来,键盘依旧是效率最高的信息输入方式,这种效率甚至要比用外置电感应压力笔在平板上直接书写更高。而苹果以多点触摸屏幕技术开启的手指触控源头,更适于做出手势化的动作选择,是信息阅读消费的最恰当载体。也正是基于这种思维,华硕在上一代的Transformer TF101平板上开始捆绑折叠键盘底座,让单纯的平板电脑能够产生类似传统笔记本电脑的人机工程体验。
在四核ARM处理器的Transformer Prime上,这种Android平板电脑向笔记本电脑进化的扩展趋势进一步逼近物理材质的工程极限,8.33毫米的厚度,明显在向苹果iPad2的8.8毫米发起设计挑衅。事实上,如果回望2008年初起源自EeePC的上网本潮流,以及此后上网本从单纯追求低成本到优先超轻薄设计的进化,不难揣摸出华硕对于平板电脑的长期期望。这种期望甚至有别于同样作为个人电脑制造商涉足平板电脑的戴尔和宏碁,更有别于三星在5.3英寸和7英寸的便携屏幕尺寸差异化尝试。要知道,在四核处理器和诸多笔记本电脑思维的平板电脑设计试探幕后,不仅只有Google跃跃欲试的Android4.0系统,更暗藏着微软摩拳擦掌的Windows8。而对于未来平板电脑如何走出iPad阴影,华硕集团董事长在香港的AllthingD大会现场说道:“如同笔记本电脑设计上对于娱乐需求和工作需求的模糊化界限,未来平板类的信息工具注定会在工作和娱乐间更加无缝隙切换,每个使用者都具备的自我习惯,将会成为平板电脑多功能化的结合点。”■ 平板电脑电脑笔记本电脑Prime四核苹果华硕轮回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