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的左手和右手

作者:李三

一汽-大众的左手和右手0一汽-大众的左手和右手1三联生活周刊:今年一汽-大众产销情况如何?

安铁成:今年我们推出了很多产品,在市场上表现非常好。目前我们的库存深度也是行业比较低的,仅有0.6~0.7,全线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通过员工加班加点的努力和产能的深度释放,今年一汽-大众有望实现产销突破百万辆,进入到百万辆的俱乐部。百万辆不仅对一汽-大众有里程碑的意义,更是一种检验,检验我们几年来一直打造百万辆体系的成果。

三联生活周刊:你对明年汽车市场有何预期?

安铁成:2012年,我仍然继续对这个市场的发展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今年三季度后,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销量的回落,我觉得,这是国内车市理性化发展、健康化发展的表现。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持续高烧,时间长了就会出问题。这些年在政策刺激下,汽车市场率先走出了经济危机之门,这也得益于国家对汽车消费的鼓励政策,小排量车的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等等,都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这些鼓励政策的退出,国内汽车市场由前几年30%~40%的高幅增长,下降到8%~10%的增长,回到正常的状态。我预计,回归理性的汽车市场在明年将保持8%~10%的增长。

三联生活周刊:一汽-大众成立20年了,有什么新目标?

安铁成:一汽-大众成立20年,有超过10年是我亲身经历的。我先做了5年规划部长,又做了6年的总经理。实现第一个100万辆用了12年,奥迪品牌达到100万辆用了20年。我相信奥迪品牌下一个100万辆用3年的时间就能实现。今年,一汽-大众产量将突破百万辆大关,登上一个新台阶。在构建百万辆规划的同时,我们也着力打造一个支撑百万辆产销规模的体系能力。在研发、质量保证能力、采购、供应商、管理、营销等各方面,我们制定了八大体系规划,这也是一汽-大众做大做强的核心任务。我们要把一汽-大众打造成中国最优秀的汽车合资企业、员工最满意的公司。

三联生活周刊:在未来规划中,南方战略目前进展到哪一步?

安铁成:一汽-大众第一个生产基地在长春,可以说,在20年的成长发展中,一直依托这个强大的母体,如今,我们通过产能的布局和建设,逐步达到80万辆、100万辆。但单一生产基地的规划与发展,势必受到本地物流、交通等诸多方面问题的影响。多年来,一汽-大众也在不断地扩展新的生产基地,比如成都和佛山。这些生产基地的选择,首先要更贴近我们的目标市场、目标用户。佛山地处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是市场经济最成熟的地区,我们选择佛山,也更看重广东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

三联生活周刊:新工厂建成投产后,是否能缓解热销车型供不应求的状况?

安铁成:这些年,一汽-大众一直面临产能不足、供应跟不上市场需求的问题。像高尔夫、CC、奥迪Q5等热销车型,一直都处于排队提车的状态。我们只能不断地挖掘释放现有的产能。随着成都工厂的建成投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产能不足的状态会得到缓解。三大生产基地将形成真正的南北呼应、覆盖全国的局面。

三联生活周刊:明年的新产品计划怎么样?

安铁成:在广州车展亮相的全新速腾将在明年正式上市,这也是我们几年来产品积累的结果。第一代速腾,2006年一经上市,就树立了A+级车市场的标杆,在当时的国内市场,速腾也是第一个全系标配全气囊、ABS防抱死系统以及ESP的A级车。我相信明年全新速腾上市后,一定会有很好的表现。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注意到,开利电动车已经上了国家目录,这款车是一汽-大众自主品牌的第一款车。对于这款车,一汽-大众有何发展计划?

安铁成:这款车是我们合资公司研发团队用了3年时间打造的,我们希望它能作为20年合资公司继往开来、面向未来、提升研发能力的一个里程碑式产品。这款车也给了我们很强的信心,证明现在我们的合资公司已经具备了开发新能源汽车的能力。

虽然开利电动车目前上了国家的公告,但还处于产品开发验证阶段,明年上半年会率先在佛山试运行。现在我们正在和佛山政府讨论下一阶段的试运行,以此验证基础配套设施,验证产品将来真正走向批量化生产的可靠性。

三联生活周刊:最近合资自主成为汽车界谈论的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将来一汽-大众的合资自主开发车型是否只局限在新能源车?

安铁成:目前在合资自主方面,我们主要开发的还是新能源车型。而佛山工厂未来将采用MQB平台技术。德国大众现在开发的MQB平台,将实现不同级别、不同品牌,甚至包括自主品牌的车型的柔性化生产,也就是共线生产。这些年我们在产品差别化方面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说新宝来和朗逸,还有速腾、迈腾这两个级别。我记得在迈腾上市时曾经这样讲过:我们和上海大众不是竞争关系,而是竞赛关系,在市场定位方面有不同的针对目标,在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很多共用的模块,使我们的供应商更能形成规模,研发进程也更加进步。这也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三联生活周刊:最近国家出台了新的公务车购置制度,新政策是否对奥迪构成了冲击?

安铁成:奥迪进入中国20年,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得益于不同的消费群体的认同。在公务车市场,奥迪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可。这些年来,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个性化设计,奥迪仍然以公务车市场作为重要目标,但已不是主旨。目前,在公务车市场,奥迪有20%~30%的份额。随着国家有关公务车市场政策的出台和我们产品线的不断调整,一汽-大众的产品也会满足更多不同消费者的要求。

三联生活周刊:近两年,一汽-大众的大众品牌发展很好,奥迪现在也越来越强势,你如何评价“双品牌战略”?

安铁成:可以说“双品牌战略”成就了一汽-大众的发展。我们的确曾经有过一段比较纠结的时期,纠结于“销量数据靠大众,盈利能力靠奥迪”。近年来,随着大众品牌产品的加速推出,我们的平台建设、新产品也是越来越好,性价比越来越高,大众品牌和奥迪品牌对一汽-大众的贡献度,已经旗鼓相当、基本持平。

一汽-大众的两个品牌,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未来“双品牌战略”将继续坚持,奥迪和一汽-大众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这些年我们不断加快奥迪品牌引进的速度,现在奥迪品牌,从D级车A8L W12到前不久上市的奥迪A1,我们的市场覆盖率是最全的,真正实现了奥迪品牌和大众品牌的比翼齐飞。■ 奥迪中国一汽一汽大众公务车奥迪公司安铁成汽车市场德国汽车大众汽车三联生活周刊汽车产业速腾国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