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澳同盟升级:老盟友的新价值

作者:俞力莎

(文 / 俞力莎)

美澳同盟升级:老盟友的新价值0( 11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抵达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基地并发表讲话 )

《澳新美条约》签订60周年之际,奥巴马以澳大利亚为首站,开始了其为期9天的亚洲行。他在11月16日的联合记者会上说,目前亚太地区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美澳两国需加强合作以应对这些地区变化,升级盟国关系和充实盟国关系的内涵。

美澳盟国关系升级的最重要标志就是其新军事合作协议的宣布。除了约定开展更多军事演习和人员训练外,明年还将有25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进驻澳北部达尔文皇家军事基地,而且这支部队的规模将在未来6年内增加到2500人。这是“二战”后美国在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部署,也是最近20年美国首次在亚太地区宣布新的驻军地点,将使美军在澳维持常备军事力量、部署装备和后勤物资,被舆论视为美国国防部实现“空海一体战”构想的步骤之一。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国际关系学高级讲师玛丽安娜·凯尔顿(Maryanne Kelton)告诉本刊记者:“过去10年里,美国在战争中挥霍的鲜血和财富加剧了其受到的来自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压力,它因此希望盟友以一些从前未明显使用过的方式来支持自己。重新聚焦亚洲,美国政府意识到中国正在发展军力,拓展地区内的经济纽带,而澳大利亚给美国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其在东亚的军事资产更加多元化。”而美国夏威夷东西方中心高级研究员丹尼·罗伊(Denny Roy)则告诉本刊:“从战略上讲,澳大利亚是亚太安全结构的‘南锚’。人们可能会说美国正在变弱,因此必须更多地依靠其盟友。但在亚太地区增加驻扎的美军数量,更深入地涉足南中国海事务不是一个示弱的迹象。奥巴马政府正追求进行军事和经济的一揽子合作,旨在更新以美国为首的亚太秩序。”

美国的战略意图得到了澳大利亚的积极回应。“在大部分时间里,澳大利亚在全球范围内一直是一个战略死角。”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布兰登·奥康纳(Brendon O'Connor)告诉本刊,“对于其邻国而言,袭击、占领澳大利亚一直都不是他们所考虑的要务。尽管如此,澳大利亚一直都有一种担心遭到入侵的焦虑,觉得自己在亚洲是个孤家寡人。”凯尔顿认为:“对澳大利亚而言,联盟意味着它与超级大国的物质力量挂上了钩,能共享其国防情报与技术网络。因此,当联盟为其在各个不确定时期提供安全感和辅助其在全球事务中发挥各种作用后,一种信念,即澳大利亚有必要确保联盟互惠,引导其参与了备受争议的伊拉克和阿富汗行动。”

“在美国决定在澳扩大作战部队的驻军之前,其最重要的军事存在是1966年在澳中部松峡建立的通信基地。”凯尔顿说,“‘二战’的遗产和非殖民地化时期的不确定性是促使澳大利亚继续在本地区支持美国的最初动力。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已经能成熟地承认自己拥有良好的安全环境,并作为亚洲的一分子来寻求安全。它还发展出了一种‘在联盟内自力更生’的战略姿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贾拉南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防与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陈思诚(Tan See Seng)教授告诉本刊:“美澳部队在澳北部地区的定期联合军演如‘袋鼠’系列演习已经进行了多年,美国在澳大利亚建立一个永久军事基地的念头,至少从90年代起就有了。然而,当时澳大利亚的国内政治气候不利于支持建立一个专门的美军基地,而老布什政府提倡的‘重空间、轻基地’战略又被小布什政府进一步改进。奥巴马决定向达尔文地区派遣海军陆战队,部分是因为美日在冲绳美军基地问题上遇到了麻烦。”

“澳大利亚北部的海洋地理环境,提供了通往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凯尔顿提醒我们。显然,美国在澳大利亚的新部署并非只着眼于亚太地区,希拉里即表示,美澳同盟关系已从“亚太地区联盟‘转变成’印度太平洋地区联盟”。值得注意的是,奥巴马抵澳的前一天,澳总理吉拉德发表了将敦促工党解除对印度出口铀矿禁令的声明,似乎正是在向美国加强与印度关系的努力看齐。不过,陈思诚认为:“三边军事安排并不容易建立,美日澳三边战略对话就没有如美国所希望的那样进展。一个美澳印联盟的出现,需要澳印之间加强合作,以补充各自与美国的双边关系。但迄今为止,美国更感兴趣的还是巩固盟友与自己的伙伴关系,而不是加强其他盟友之间的纽带。”■ 同盟美澳价值升级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