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贝”成“弃儿”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湖北红安 张剑虹)
蜂酿蜜、蚕吐丝、树结油,这是鄂东人引以为骄傲的三件宝。这树结油,就是乌桕树,又称木籽树。它的桕蜡是肥皂、胶片、塑料薄膜、蜡纸、护肤脂、防锈涂剂、固体酒精和高级香料的主要原料,皮油还含有l4%的甘油,是制造硝化甘油、环氧树脂、玻璃钢和炸药的重要原料。用种仁榨得的青油,可以制造高级喷漆。过去,乌桕树被农民视为宝贝,笔者小时候,每到深秋时节,生产队就派专人采摘木籽,当时1斤就可卖6角多,是生产队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木籽还被农民视为宝贝,甚至有的农民还曾为田埂上乌桕树的权属扯皮打架。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木籽竟然成了市场的弃儿,再也无人收购,也就无人采摘了。前几天笔者下乡采访,看到许多乌桕树上结满了白花花、密密麻麻的木籽,却无人采摘,任其脱落撒在地上。笔者问正在田间干活的农民,得到的答复是:采摘了也没地方卖。农民们还说,和木籽齐名的桐籽也无人问津了。桐籽是一种含油量60%的经济树。桐油中含有氰化物,是一种较好的干性油,具有干燥快、比重小、有光泽、附着力强、耐酸、耐碱、防腐、防锈、绝缘性能良好、抗热、抗潮等优良特性,在工业、农业、国防、渔业、医药、交通运输及基本建设等方面,有极其广泛的用途。桐籽在过去也曾是农民的一项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但现在也成了市场的弃儿,而且比木籽的命运更惨,许多地方桐籽树已经绝迹。说到这里,一位农民还有些伤感地说:不仅是木籽、桐籽没人收购,过去抢破了头的废旧塑料薄膜、破衣旧絮、牙膏皮、旧鞋子等,如今都没人要了,都成了污染环境的垃圾。
笔者感到不解:难道中国的资源真的丰富到不需要这些东西了?到底是观念问题,还是市场问题?天生一材,必有一用。木籽、桐籽是宝贝,自不必说,那些废旧用品其实也是宝贝。不是有一句话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吗?我们总在强调为了保护环境,要减少塑料等材料的使用量,另一方面却不去积极做好这些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些污染环境的垃圾原本应该成为造福人类的宝贝啊! 弃儿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