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新立场

作者:俞力莎

阿富汗的新立场0( 9月22日,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就前总统拉巴尼遭暗杀事件发表讲话,副总统法希姆在一旁擦拭眼泪 )

10月1日,阿富汗国家安全局发言人宣布,阿富汗已掌握到确凿证据,证明9月20日以人肉炸弹刺杀前总统布尔汉丁·拉巴尼的阴谋是塔利班领导层在巴基斯坦境内策划的。

去年10月,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宣布成立由政府官员、宗教领袖以及前塔利班指挥官等70人组成的高级和平委员会,寻求与塔利班和谈,以实现持久和平。拉巴尼生前就担任委员会主席。然而,该委员会成立近一年来收效甚微。阿富汗政府要求塔利班与“基地”组织决裂、遵守阿富汗宪法和放弃使用暴力,塔利班则始终坚持谈判前提是外国军队完全撤离阿富汗。

卡尔扎伊表示,在拉巴尼遇害后,与塔利班和谈的希望已破灭,关于阿富汗的和平前景,“我没有任何其他答案,只能说,谈判另一方是巴基斯坦”。10月2日,阿总统办公室发布声明,指认杀害拉巴尼的凶手是“巴基斯坦公民”,大批阿富汗民众在首都喀布尔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巴情报部门“涉嫌参与”拉巴尼遇刺事件。阿官方调查委员会的发言人表示,如果巴基斯坦不予以配合,阿富汗将呼吁美国介入。9月13日美国驻阿使馆被武装围困20多个小时的事件,令原本就已恶化的美巴更趋紧张,美军方把矛头指向活跃在阿巴边境部落地带的武装组织“哈卡尼网络”。更有人提出,该组织是受巴三军情报局的指使。

“阿政府之所以怀疑巴方,是因为藏在凶手帽子中的引爆装置十分复杂,不是塔利班领导人所能想到的。”美国研究机构大西洋理事会南亚项目的研究员乔纳森·帕里斯告诉本刊记者,“而且巴情报局一向被指称为支持阿富汗叛乱组织,试图借此提升巴基斯坦在阿利益,以及削弱其大敌印度在阿的影响力。”

然而,卡尔扎伊却马不停蹄地赶往印度,10月4日与印度总理辛格签署了两国战略伙伴协定,这是阿富汗首次与其他国家签署类似协定。这样一来,阿巴谈判前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帕里斯说:“印度与阿富汗走近,在巴方看来是一种包围遏制自己的举动,未来会有东西两线作战的可能。”但是访印期间,卡尔扎伊并没有放弃向巴方喊话,称后者为阿富汗的“孪生兄弟”以及永久和平的关键。阿政府官员表示,阿巴和平谈判的第一步将是召开联合和平委员会会议。会议的基础已经存在。今年4月,巴基斯坦总理基拉尼率团出访阿富汗期间,两国政府已宣布成立由各自外交部长领衔的“联合和平委员会”,以促进两国军政高层之间的对话、协商、协调和合作。

也许是卡尔扎伊自身面临的困境造成了他的态度暧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南亚研究所教授哈桑·阿巴斯告诉本刊记者:“卡尔扎伊已经开始受到了更多来自阿北方的政治对手的抨击。主要是塔吉克人,他们从一开始就不赞成卡尔扎伊邀请塔利班加入和平谈判的政策,认为那是‘姑息养奸’。”拉巴尼生前还是北方联盟的领导人,在他之后很难再有人能够在北方民族与南部普什图人之间搭建和解的桥梁,“来自卡尔扎伊支持者的压力也在日益增长”。早在8月初,卡尔扎伊接见一个由南方部落长老和政治家组成的代表团时,就已经被告知他对塔利班的“宽大风格”产生的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当时乌鲁兹甘省议会议长告诉他:“巴基斯坦才是主要角色,我们必须开始同他们对话。”

拉巴尼遇刺后,阿富汗副总统、内政部长和其他一些领导人举行会议,讨论与塔利班的谈判为何会失败,以及巴情报部门如何在幕后介入谋杀事件。在会上,一些人认为:“只要卡尔扎伊还在,这个国家就毫无希望可言。”事实上,自塔利班从5月1日起在阿富汗全境发动代号为“巴达尔”的攻势,袭击阿国家安全部队、北约国际安全部队和阿政府高级官员以来,卡尔扎伊的地位就已经摇摇欲坠。美英等国也对他不再抱有幻想,认为他没有能力领导一个有效、清廉的阿富汗政府。卡尔扎伊自己在10月7日BBC播出的采访中承认,阿富汗战争10年来,“我们在确保阿富汗民众安全方面做得糟糕透顶”。他表示,自己将于2014年卸任,已经着手物色继任者。

不过,卡尔扎伊地位的不稳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不能掩盖的事实是:“阿富汗的新立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奥巴马政府在面对巴基斯坦时的两难处境。许多政府官员确信巴基斯坦情报部门一直在帮助阿富汗的叛乱分子,但是美国人希望避免破坏美巴间尚存的合作关系。”美国智库加图研究所国防与外交政策研究室的副主任特德·卡彭特如是告诉本刊记者。■(文 / 俞力莎) 立场时政外交阿富汗塔利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