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首位女首相就职

作者:俞力莎

丹麦首位女首相就职0( 10月3日,社会民主党主席赫勒·托宁-施密特正式出任丹麦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首相 )

10月3日,丹麦社会民主党、社会主义人民党和激进自由党共同组成的新一届内阁宣誓就职。现年44岁的社会民主党主席赫勒·托宁-施密特正式出任丹麦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首相。在9月15日举行的议会选举中,以托宁-施密特领导的社会民主党为核心的中左翼政党联盟(红营)击败了执政10年的中右翼政党联盟(蓝营),赢得组阁权。

新首相的处境并不轻松。此次大选中,社会民主党和社会主义人民党早已结成选战联盟,但后者是首次入阁,缺乏执政经验。在其他红营政党中,只有激进自由党被邀请入阁。激进自由党前党首玛丽安娜·耶尔韦公开通过媒体喊话,如果社会民主党试图在针对失业补偿系统的改革上走回头路,将不能再依靠激进自由党的支持。这自然引来了不少猜测。与此同时,落败的自由党仍然占据着议会第一大党的位子。“如果新政府的改革不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蓝营极有可能在下次选举中翻盘。”丹麦奥胡斯大学政治学教授珀尔·茂尔瑞特森告诉本刊记者。

托宁-施密特能否担当大任?在媒体报道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并不是她过去的政绩,而是她出身富裕,外形出色,爱好名牌,有“古奇·赫勒”之称。她的从政之路既可以称之为一帆风顺,也可以说是并无特别引人注目之处。1993年她在比利时邂逅了丈夫——英国工党前党首尼尔·金诺克之子斯蒂芬·金诺克。据说她正是在金诺克家族影响下决定加入社会民主党,步入政坛。从哥本哈根大学和比利时欧洲学院毕业后,她成为欧盟议会丹麦社会民主党的秘书处负责人,后来又担任丹麦工会联合会的国际顾问。1999至2004年,她担任欧盟议会议员,负责工作环境、男女平等和儿童权利等领域的事务。2005年2月她成功当选丹麦国会议员,两个月后,又在社会民主党内部竞选中拔得头筹,成为党主席。

但从组阁过程看,托宁-施密特是一个务实的领导人。茂尔瑞特森说:“经过两周紧张的幕后协商,三个党派起草了联合执政纲领,这意味着托宁-施密特在选举中的一些承诺——如对富人和银行增税——因为来自亲商的激进自由党的激烈反对而不得不作废。此外,红营原本反对取消提前退休金计划,但由于激进自由党加入执政联盟,现行的提前退休金计划将最终取消。她提醒人们,如果想让新政府的纲领成功地挽回丹麦不景气的经济状况,牺牲是不能避免的。”“改革牌”和“经济牌”正是托宁-施密特在本届议会选举竞选期间主打的两张牌。她批评自由党和保守党执政联盟执政10年,积弊已久,无法应对经济低迷和投资不足等问题。

就职当天,托宁-施密特公布了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纲领。新政府计划在公共设施领域投资100亿丹麦克朗(约合20亿美元)以刺激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新政府还准备取消提前退休金计划,延长退休年龄,为此财政预算可节省170亿克朗(约合34亿美元)。另外,新政府承诺将采取比较温和的移民政策,放宽对家庭团聚和永久居留的申请条件。10月6日,丹麦最大商业银行丹麦银行发布经济预测,对丹麦新政府经济方案的近期效果表示乐观。报告称:“毫无疑问,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私人消费和投资增长,并刺激2012年丹麦经济增长。”但丹麦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蒂恩·博凯恩同时表示:“从长期看,这些措施并不一定能带动经济增长。如果全球经济继续保持低迷,扩张性的财政措施存在失败的高风险。”

在外交方面,新政府期待利用从2012年1月1日起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机会,加强丹麦与其他欧盟成员国的关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政治学教授卡斯帕·汉森告诉本刊记者:“托宁-施密特表示,上届政府在丹麦与德国和瑞典边境重启海关检查的决定——这一争议举措曾引来德国和欧盟的强烈抗议——将予以作废。但是,与上届政府一样,托宁-施密特政府希望在丹麦上世纪90年代选择退出的两个政策领域——欧盟共同防务、司法与内务——举行全民公投。关于加入欧元区的公投并未被提上议程。”尽管年初曾传来丹麦考虑加入欧元体系的消息,但目前不断发酵的欧债危机令多数丹麦民众对欧元持怀疑态度。此外,担任外交大臣的社会主义人民党主席维利·须夫丹勒表示,丹麦2014年将从阿富汗全面撤军,以后丹麦如果要派出军队作战,必须得到议会2/3以上议员的支持。■(文 / 俞力莎) 首相丹麦就职首位

上一篇: 阿富汗的新立场
下一篇: 富人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