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妙招”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10月国庆节,我去上海过节,有机会品尝豫园自称“小吃王国”的和丰美食楼名小吃,想不到却遭遇其标价的“精明”陷阱,令我对名吃店的赚钱招数有所领教,“佩服”得五体投地。

记得3年前我也曾去那里品尝过上海的名小吃,价格只不过五六元/客,最多20多元/客,每人10多元就可吃得很愉悦了,如今物价上涨,心里也有所准备,一家老小还是直奔此地。店内各种气味混杂,食客拥挤嘈杂,自助餐盘、小食盆碗在“流水线”上停停转转,原来这里已经改成自选快餐模式了,上百种热气腾腾的小吃名点随你挑选。我和先生选了青菜油豆腐砂锅、线粉汤、鸭血汤、蟹肉生煎等14样东西。结款台收银员极为麻利,在电脑键盘上滴答敲出串串数字,一共226元。啊,小吃怎么也这么贵啊?我纳闷,拿过账单一看:老鸭砂锅26元,另还有注上“(大)”的食物,好像都比我取件时看的价格贵。收银员对着满是青菜的砂锅一努嘴:“这就是老鸭砂锅。”我细看,原来青菜油豆腐底下隐约可见一卷鸭皮。收银员慢条斯理说:“你先付钱,有问题找服务台。拿到座位前,用筷子一撩砂锅,果然还藏着一块拇指长度的鸭肉。于是心里和自己说开心过节,别管这些。

话说这些小吃的味道确实不错,一家人吃得挺开心。一边的姨妈偶然看到菜单,惊叫一声:“啊,会不会搞错,要这么贵啊?”定要拉我去自助选台看看价格。不料,这一看真是有了大发现,原来小吃的价格被店家非常“巧妙”地涨上去了。价牌上标的“单位”普遍成小单位状,且样品不按小单位摆放。比如灌汤蟹肉卷2只/120克16元,价格的字体加粗且大,单位的字体细小难辨,而实物展示却是4只,客人往往以为4只的价格是16元,只有到收款台才发现要付双倍的钱;还有南翔蟹粉小笼,标价是6只/160克24元,而屉笼里放的都是8只,结算时就会增加8元;最夸张的是串烤鸡翅,标价1只/28元,但是实物盘内放置的都是3只、4只,结账时付款额猛增。许多外地客人付款时都张大嘴巴,连说:“坑爹!”

此外,还有大小盘标价分开放置。比如桂花糖藕写着“客/200克15元”,隔着半米写“客/250克21元”,而柜面放置的全是不大的所谓大盘,小盘装放在一小角落,极不易被发觉,人们自然以为拿的那盘就是小盘15元的桂花糖藕了。最惊人的还数砂锅妙藏老鸭法,只见砂锅台的三四样品种,三鲜砂锅、老鸭砂锅都在二三十元,唯独没有青菜油豆腐砂锅的标牌,大多数人会以为是新品,价格还来不及标,自然选取,没想到暗藏一块鸭肉,于是同样在上海四川路新亚大酒店卖27元多1斤的烤鸭,在这个“小吃王国”,仅仅一小块鸭肉就可堂而皇之地卖26元了。

豫园属上海一级黄金地段,每天的客流量惊人,当然店面租金高些也正常,但是商家如果本着“我们不做回头客,宰客一次是一次”,那这个代表上海窗口形象的“小吃王国”,这样的嘈杂环境,这样的涨价“妙招”,在来自各地的中外游客心中,只能是“小吃黑店”了。(文 / 陈文晶) 小吃涨价妙招

上一篇: 我的国庆节
下一篇: 如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