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电相机重返战国生态?
作者:尚进“尼康拥有41.4%,佳能占据46.6%。”尼康副总经理北端秀行在引用市场咨询公司GFK数据时,刻意强调尼康和佳能在单反数码相机领域的霸主地位。但他并没有将去掉反光板的可更换镜头相机统计进去,如果将没有反光板结构的单电相机也统计在内,索尼和松下两家就至少可以囊括30%的份额,再加上奥林巴斯、三星和宾得,整个单电相机阵营在全球市场份额上与单反相机持平将只是时间问题。也正是基于这种判断,尼康在犹豫多时后,终于做出了自己的单电相机试探,即便尼康1的感光CMOS面积只有13.2毫米×8.8毫米,甚至比松下和奥林巴斯的M43还要小,镜头倍率系数达到了2.7。但至少这种打破旧有商业秩序和技术门派的力量,来自尼康,这个单反相机巨头,足以说明去掉反光板的单电技术路线,拥有足够宽阔的前景。
而在《日经新闻》看来,整个数码相机产业生态正在重返50年前的战国状态,就像20世纪60年代反光板结构替代旁轴取景,引发的全球光学商业生态重组那样。佳能、美能达、尼康、宾得和奥林巴斯成为胶片单反时代的五大巨头,数码单反时代则只剩下了佳能和尼康,而单电相机的彻底消费电子化技术路线,正在形成松下联手奥林巴斯的M43阵营。继承美能达衣钵的索尼,以及三星和宾得的纷乱格局,此时单反巨头尼康反倒成了后来者,并且只有1000万像素的尼康1并没有什么新镜头积淀优势,即便针对单反相机的尼康老镜头可以通过转接环方式连接于尼康单电之上。
实际上,完全可以将尼康投身单电相机,视作消费电子思维与光学思维之间的自我竞争,以往依靠特别配方秘制工艺的光学路径,彻底被取消掉了,反倒是CMOS感光元件变得更为关键,从松下、三星到索尼的单电相机诞生顺序,足以说明消费电子背景的重要性。以往日本制造商近乎垄断的单反数码相机生态,正是因为光学门槛的降低,而被三星所打破。甚至索尼作为CMOS制造的绝对实力派巨头,控制着尼康单反相机的绝对生命线。在旧有的单反数码相机领域,几乎谁也不敢将三星跟尼康做比较。但去掉反光板的单电相机新生态,却完全颠覆了旧有的秩序。在尼康1诞生前两周公布的三星NX200,可以凭借23.4×15.6毫米APS-C规格的CMOS,以2030万的像素密度,在纯粹硬件指标上超越尼康近乎一倍,仅次于索尼在NEX7上运用的2400万像素CMOS。而松下、索尼和三星等消费电子背景的单电相机涉足者,也很清楚自己在顶级光学镜头领域的经验不足,于是莱卡成了松下的光学领路人,蔡司一直在为索尼量身打造镜头,施耐德则甘当三星单电相机镜头设计制造的幕后英雄。
尼康试验性地涉足单电相机,对于三星这样借助去反光板机会涉足相机的消费电子制造商而言,是否构成直接挑战,单电相机的全球研发生态未来是否会形成新的战国局面?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三星电子数码影像总监唐震煊。
三联生活周刊:在三星新一代单电相机NX200之后,尼康也尝试性地涉足单电相机,加上松下奥林巴斯的M43和索尼的NEX,以及宾得的Q,除了佳能之外,数码相机的前几位制造商都涉足了去反光板的技术革新浪潮,其中松下、索尼和三星的消费电子背景,无疑打破了以往相机的光学传统力量,三星如何预期可更换镜头相机的未来走势?
唐震煊:去掉反光板的可更换数码相机浪潮,三星很早就意识到了这种技术趋势,并且早在2010年初就推出了没有反光板结构的单电相机NX10,同时期松下和奥林巴斯的M43,以及后来索尼的NEX,无疑都是最早一批将这种技术趋势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去掉反光板结构在提升相机便携性之外,也在降低高画质拍摄的普及门槛。事实上,从全球可更换镜头相机的市场份额变化,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单电相机的冲击力,数码相机商业格局必将出现一次市场格局的重新划分和生态地位的盘整。在去掉反光板结构后,单电相机上只有镜头还存在着模拟技术成分,其他核心系统都是电子化的,这无疑对于三星这样的消费电子巨头而言,有天然的技术发展优势。所以,可以看到三星、松下和索尼在单电相机上的快速崛起,老牌光学巨头佳能却一直有顾虑,而拥有庞大镜头历史资源的尼康和宾得也才刚刚涉足单电相机,
三联生活周刊:你们新一代的NX200使用了2030万的高像素CMOS,仅次于索尼顶级的NEX7,这无疑受益于三星集团在半导体上的元器件优势。之前三星的CMOS曾经被宾得用在K20D,现在2030万的新CMOS会不会提供给其他相机制造商?
唐震煊:我们一直非常重视CMOS感光元件,NX200的2030万像素处理器,仅次于同属于APS-C规格的索尼2400万像素,即便松下的CMOS也达到了1600万像素,但M43规格的物理尺寸明显小于APS-C,只能依靠像素密度来提升,且镜头焦距系数要乘2,而尼康新推出的1单电相机CMOS尺寸更小,转换系数更是高达2.7,我认为单纯像素之争意义不大,不要忽视CMOS表面积上的区别。
三联生活周刊:镜头一直是三星相机的短板,现在三星NX镜头已经有9个了,并且还出现了三阳的副厂镜头,镜头群跟索尼NEX不相上下。而松下同莱卡、索尼同蔡司的合作,消费电子巨头的相机光学发展,无疑都在借力于一些老牌光学巨头,三星在2010年初同施耐德签订合作协议,合作进展如何?
唐震煊:三星在谋划NX单电相机之初,就非常重视镜头问题,毕竟光学镜头是单电相机上为数不多的非数字化元件。现在NX的三款定焦镜头,拥有非常出色的光学素质,作为老牌光学巨头的施耐德,给了三星在NX镜头体系发展上很多助力,特别是在高端镜头上。再之前三星与宾得的合作,也为NX镜头累积很多经验。而单电镜头除了画质的衡量指标外,保持小巧也是非常重要的,在NX镜头上你可以找到i-Function功能键,这是三星镜头独有的设计,以往需要在相机机身上调整的拍摄参数,都可以在镜头的触摸式按键便捷控制,这对于快速对焦抓拍是非常有利的。
三联生活周刊:从CMOS到3英寸的AMOLED屏幕,三星无疑已经拥有了非常齐备的电子元件链条,你认为这种优势在单电相机的竞争中,更多是成本优势,还是技术匹配性开放过程中的时间优势?
唐震煊:三星作为一个拥有设计和制造能力的消费电子集团,在数码相机领域确实已经能够全面自主研发和生产CMOS传感器、DSP芯片和镜头等核心元件,这对于并不彻底开放透明的相机工业界而言,并非易事。这种在核心元件上的突破,保证了三星能够有自我整合能力,大幅提升相机操控和拍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在2010年3月推出NX10后,很快就再开发出小巧的NX100,以及新一代的NX200。
三联生活周刊:三星同宾得在可更换镜头数码相机上一直有战略合作,共享的KA镜头卡口以及供应CMOS,最近宾得被理光收购,是否会影响未来三星同宾得的合作?
唐震煊:三星同宾得间的合作关系没有变化,宾得在被HOYA公司持有时就一直保持相对独立的经营状态。未来三星依旧会同宾得在相机领域继续保持良好的伙伴关系。
三联生活周刊:苹果的iPhone5将装备索尼800W像素背照CMOS,无疑将继续强化手机的拍照能力,并且充分发挥手机作为互联网信息终端的图片分享特征。这是否意味着普通卡片相机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尤其是在单电袖珍化设计之后,原来卡片相机市场空间彻底被侵占?
唐震煊:实际上,从三星的全球销售数字看,整个数码相机依旧在逐年增长,卡片相机依旧在高速增长,因为很多人是通过手机开始的数码拍照,并且不满足于手机拍照效果,才开始尝试数码相机的。手机的便携优势之外,作为互联网终端的连接快捷特征,才是手机不同于数码相机的流行焦点要素。而三星智能手机目前占有全球18%的市场份额。■ 松下索尼手机三星尼康cmos光学镜头三星手机单电相机宾得尼康单反相机数码相机尼康镜头反光板索尼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