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图控的世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作品《地图控:描绘宽广、奇异的地理迷的世界》 )
美国人肯恩·詹宁斯7岁时攒钱买了一幅世界地图,他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展开这幅地图,一直研究到困得睁不开眼,才把地图放到枕头下入睡。他在《地图控:描绘宽广、奇异的地理迷的世界》中记述了他对地图的痴迷。他在书中介绍了一些地理冷知识,刻画了一些同好,去了伦敦地图博览会,见了国会图书馆的地理和地图分部的馆员(他掌管着8500柜、450万幅地图,就好像他可以随时抽出一幅地图,抽出一些历史宝藏,如乔治·华盛顿手绘的弗吉尼亚地图),思考了地图这种文化产品的重要性,不管是发黄的手绘海怪还是卫星拍摄的快照。
詹宁斯说,我们现在生活在地图的黄金年代。20年前,一个普通人大概每周查看地图一次。他们要辛苦地辨认,发现找不到要找的地方后,把地图折起来,再打开另一幅地图。如今有很多可以安装在手机上的地图应用程序,查看地图变得非常方便,很多人每天甚至每个小时都会查看一次地图。地图已经变得更加有用,不仅能用来查看路线,上面还标明了小区、餐厅菜单和针对特定地区的优惠券。以前政治局势变化了多年后才会呈现在地图上,现在利比亚反对派把的黎波里的绿色广场更名为烈士广场后,几小时内,谷歌地图就会随之更改。
现在已经很难在地图上找到神秘的角落了。好像探险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世界从南极到北极都已经被征服了,指尖能触摸到地球上几乎每一平方英寸的清晰图像。应对地图终结的一种方式是开始描绘不存在的世界。书迷们精心制作《魔戒》和《冰与火之歌》等奇幻小说的地图。视频游戏经常配有其虚拟区域的地图,有些玩家要额外花钱购买游戏的地图模块,以获得优势,打败看不懂地图的对手。另一种玩法是地理寻宝(Geocaching),在地图上早已标明的地方寻找别人藏起来的小玩意儿。藏宝者在世界各地藏起小盒子或者罐子——山顶上、城市边缘的停车场边或湖底,挑战寻宝者使用GPS去找到它们的位置。有时被藏起来的只是廉价的塑料制品,寻宝者去网站得到宝物的GPS坐标,然后前去寻找。现在全球有400万人玩这种游戏,寻找其他人不知道其存在的“宝物”。其他地图游戏还有:前往这样一个地方:汽车靠右行驶的地区(如珠海)与汽车靠左行驶的地方(如澳门)相遇时怎么办?是建立交桥(莲花桥)、地下通道还是交通乱作一团?或者,前往经度和纬度是整数的地方看看那里有什么。
有些人对地图的痴迷是家族的遗传。不幸的是,有些人的地图控是一种轻微的官能障碍,它不过是伪装成了嗜好。对地图的痴迷背后可能是对秩序井然的极端需求,有些地图控掌握地理知识是为了获得内心的宁静:知道马绍尔群岛的首都是马朱罗,克孜勒库姆沙漠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吹过罗讷山谷的下降风叫密史脱拉风。詹宁斯曾经参加过一种为地图迷举办的比赛,它要求参赛者用铅笔在一本地图集上描出一条路线。参赛者按照详细的、有些像天书的指南,能否成功地破解出限制进入的高速公路和无数个交叉道路。詹宁斯说,在《国家地理》举行的地理知识竞赛上,他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年纪的参赛者都有些自闭症状。
詹宁斯写这本书的部分原因是为了满足于展示他丰富的地理冷知识。他告诉读者,加拿大宣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三重岛——岛中之岛,一个湖里有一个岛,岛上有一个湖,这个湖里还有一个岛;世界上仅剩的一片无主之地(不属于任何个人或国家)是埃及和苏丹之间一片2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戈尔巴乔夫前额的红斑的形状接近泰国地图。2008年,一群德国科学家研究谷歌地球上牧场里的牛和鹿的图像,发现在全世界,牧场的动物都是南北向站立的,对应地球的两极。人类观察了他们的牛几千年,从来没有注意到他们站立的朝向。德国人在谷歌上发现了这个现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命令一个吉普车队穿越美国,这花了它们数月的时间,沿途没有标示。地图出版商兰德·麦克纳利希望设计出更容易辨认的地图。一位设计师说:“没法让地图去匹配地域。我们需要让地域匹配地图。”兰德就决定给美国的公路编号。然后派人去给公路涂上号码。后来美国政府开始强制执行这一做法。■
( 肯恩·詹宁斯 )
(文 / 小贝) 地图世界詹宁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