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山泊地理
作者:孟静( 鲁西东平县水浒影视基地内场景之一 )
水泊·梁山
9月16日这天,梁山县和东平县都在锣鼓喧天,一边是搞了水浒文化节暨汽车博览会,另一边则是新的旅游集散中心投入使用,一群黄衫黄帽的大爷大妈打起鼓来唱起歌,透着俗气的喜庆劲。但显然东平县更懂得宣传,当本刊记者联系两个县时,梁山县以接待领导和记者团为由拒绝了散客来访,而东平县旅游局的党组书记张茂节则愿意来聊聊。
2009年重拍的《水浒传》也是这样的遭遇。剧组的第一任导演吴子牛和第二任导演鞠觉亮与山东水浒故事有关的4个县都联系了,阳谷、郓城、梁山没有明确表示,只有东平县的陈书记坚决同意合作。这个合作意味着前后投入了20多亿元修建影视城、酒店、各景区及配套。
水泊梁山的八百里水泊指现今周长800里的湖面,它是山东第二大湖。第一大湖是近1300平方公里的微山湖,但微山湖枝相杈颇多,没有东平湖这样宽阔的湖面。东平湖担负着治洪、蓄洪、养殖的功能,现在又增添了旅游这一项。由于黄河改道淤积,从江苏改道山东入海,旱季的湖面已经缩小到209平方公里,张茂节称之为一级湖。雨量大的时候,湖面最大时可达627平方公里,这是二级湖。东平湖由地壳挤压形成,平均水深3米,最深处十几米,近年为了旅游业关停了污染企业,水质达到了二、三类(三类水可以直接饮用),在某些地方有“江河相汇”的景观,长江、黄河的交汇形成了上黄下清。它现在以50立方米/秒的流量向济南市供水,湖上出产芡实(鸡头米)、菱角、莲子、水草,有40多种鲤科鱼类。
本刊记者在东平湖吃了一顿饭,桌上光鱼就有好几种,有一味宋江糊鱼汤,里面的小鱼只有一根针那么长;另一样特色粥是黄豆磨成的糊,添入芡实等物,再将黄豆拌到糊糊中,有一股奇特的味道,很难用好吃或不好吃来形容。当然,也有后人杜撰的孙二娘包子,每个游客就餐前会先听一段山东快书,包子里吃出人趾脚(脚趾)的故事让一些女游客无法下咽。包子馅是纯猪肉丁,无论瘦、肥都很大粒,颗颗分明。
( 明 寿张县志梁山图 )
《水浒传》书中的蓼儿洼是由土山洼和大野泽共同组成,历经数朝水面扩大,比起北宋时期横跨周边三四个县的辉煌,现在的东平湖只占据了东平一县,这也是梁山有山,东平有水,而没有一个县既有山又有水,是水泊与梁山分离的窘况。2006年,一个台商来投资,曾把东平境内的六工山改名为北梁山,惹起和梁山县的一场官司,真正的梁山到底在哪里呢?
去过现存梁山的人都会惊诧于它的袖珍,它的山坡陡峭,平地狭小,不但容纳不了20万水军,连千人也搁不下,甚至聚义厅能否坐下108将都令人存疑。张茂节给出的解释是,20万义军只是小说创作,实际宋江的实力也许只有几千人,当年水中有很多小岛,其中4个水寨,大部分好汉生活在岛上。曾到梁山实地查看的闫爱华持同样的看法:山上驻军不可能超过2000人,吃喝、盖房、训练都很艰难。在史书记载中,梁山起义只存在了3年,1019~1021年,宋江被海州(现连云港)太守张叔夜所俘。
( 山东快书传人李东风 )
水浒故里的人们的确对这段传说抱有深厚的感情,1995年开始担任旅游局书记的张茂节谈起相关的史实、小说、数字如数家珍。他告诉本刊记者,东平县现有的文化遗存有几处:东平府的遗址州城建于1000年,晁盖死后,吴用提议宋江与卢俊义一人攻一城,宋江攻的就是东平府,他也因此成为梁山第三代领导人。另一处遗址是据说有过屯兵的安山古镇,第三个地方叫石庙村,即阮氏三雄居住的石碣村,至今还有阮氏后代生活于此。其他的景点都由后人穿凿附会,例如藏生辰纲的藏金洞,孙二娘的包子铺。但有一处是无可争辩的,那就是东平湖的水面。
东平花了5000万元建造了罗贯中纪念馆,这其实也是争夺正牌水浒归属地的策略之一。2006年,山东组织了《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研讨会》,主题就是《水浒传》的作者问题。施耐庵是否确有其人,在史学界广有争议,“施耐庵”被解读为“是乃俺”,理由是《水浒传》为一部反书,作者不敢用真实姓名。在北师大现在的中文教材中,罗也被列为作者之一,有人干脆说罗是唯一作者。
罗贯中有三个故里:太原、杭州与东原。东原就是现在的东平,东平有个罗庄,村里没有一个姓罗的,张茂节认为有两种可能:迁出或改姓。他的说法是,写反书是杀头的事,罗贯中是为了保护家人。张茂节认为,《水浒传》作者对鲁西一带的风土人情、方言很熟悉,但他却犯了很多地理上的错误。学地理出身的闫爱华梦想赋闲以后重写《水浒传》,原因就是他觉得有些情节于地理上完全解释不通。他的办公室里有一幅山东地形图,他指着地图告诉本刊记者:武松回家是由沧州向南,按理他应该先到清河,但书中却写他先到了南边的阳谷,绕了一大圈,于理不合。闫爱华认为,如果加上一句,武松听人说哥哥在清河待不下去,已经搬到了阳谷,就比较解释得通了。戴宗从江州(江西九江)去开封怎么会路过梁山泊?这也是明显的漏洞。
宋朝没有行省,只有州的建制。清河属东平州,现在划归河北。那时的东平府下辖5县:寿张、汶阳、汶上、阳谷与平阴。“二战”之后,它解体为巨野、郓城和梁山。1958年,梁山才正式建县。因此,东平风景区管委会旅游研发局局长史凤武理直气壮地告诉本刊记者:“当今的梁山不是过去的梁山。”可又有人在梁山县地下七八米深处挖出过箭头,古代这里是有过战役的。所以曾有人感叹,如果古人复活,会耻笑今人对历史的认识不过十之一二。
闫爱华说他几乎走遍了书中提到的每个地名,他给出了几个他认为比较可靠的佐证:阳谷县的景阳冈上有块碑,记载了武松打虎的事,据考证立于南宋初年,字迹十分模糊,距书中武松打虎的时间相距不过几十年,闫爱华认为,这块碑是比较有力的证据。历史上的武松原是民间流浪艺人,后升为杭州提辖,打死了权臣蔡京之子,最后死在狱中,发生的时间与书中比较接近。但这两个武松是不是同一个人?还不确定。闫爱华说,武大郎也确有其人,但和武松没有关系,他外表高大英俊,在清河做官,官名进贤,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长。有儿时玩伴前来索官(一说索金),他没有同意,那人四处散播谣言,回乡后,伙伴发现家中有武大寄来的银子,非常后悔,但谣言已经造出去了。经过戏曲、话本,武大、潘金莲成了千古奇冤。清河县号称挖出过武大郎的骨殖,身高1.8米。清河有个武松园,曾有山东快书艺人去表演,被武大郎的后人打了一顿,这事在梨园界流传甚广。
闫爱华认为,水浒英雄故事的流传和运河有关。东平是京杭大运河的码头,《金瓶梅》的故事发生在临清,北宋的临清是座人口近百万的大都市。运河是静水,每日船行不过几十里,旅客们慢悠悠地行船,慢悠悠地在沿河市井码头住下,看戏听书,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话本在南北方的交通中结成成熟轮廓,明清时期达到巅峰。阳谷和汴梁相距不过三四百里,所以县里的西门大官人才能结交到都城的权贵。
京沪铁路建成后,运河彻底废弃了,这些大都市也缩成了小城,临清现在凋落为城区只有20万人的县级市。城市往往是因交通兴废,古代四大名镇中,景德镇、佛山、汉口都成为大城市,只有朱仙镇衰落了,正是因为京广铁路没有经过它。
《水浒传》又鲜明体现了山东作为孔子家乡的群体性格。“山东历史上没出过皇帝,连起义军都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闫爱华说,以宋江部队的实力,征辽、征田虎、两败童贯都是不可能的,江南方腊就远比宋江人马壮大。对于宋江来说,招安是最现实的一条路,否则等他们老了,打不动了,不还是要被剿灭?闫爱华提出了一种颇为有趣的观点:“其实李雪健版的宋江更忠实于原著,四大名著的领头人全是不够Man的男人,贾宝玉、唐僧、刘备和宋江,动不动就哭泣。这其实切合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仁,对部下有仁义、有感情——当然‘仁’得有点夸张和虚伪。”
水浒旅游
山东的旅游线路可以分为:黄金海岸线(胶东一带)、山水圣人线(泰山、曲阜)、逍遥游(淄博),还有2009年才开发的水浒线。张茂节认为,这也是最难推的一条线。尽管东平属于泰安,据泰山不过60公里,但走那条成熟的国际文化线的多是境外游客,对《水浒传》并不熟悉,文化彰显度不够。而且,鲁西在山东属于经济最不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投入少,交通不发达,市场营销也偏于保守。
但他又存有一些信心:“泰山是帝王文化,曲阜是儒家文化,水浒是平民文化,这三种相互补充,有差异性。”现在涉及水浒旅游的4个县各司其职:东平做水泊文章,郓城是宋江故里,阳谷有景阳冈,梁山当然是山。所谓山、水、人、冈相结合,是一个完整概念。
但就本刊记者看到的景区,除了分散,一日之内不可能玩遍,也没有一个景区可以扛起吸引外地游客的大旗,除非是水浒爱好者和周边游客。目前70%是自驾游客,跟团的30%,这也意味着外地散客是无法独立游览的。
以东平为例,它的优势在于是水浒四县中唯一有水域的,它的这些景区分布得非常零散,游览起来相当费劲。从影视城到大寨要一个半小时车程,道路很不平坦,所有景点都是现代人工的,与其他为剧组准备的影视城一样,只重外观,不重细节。为了迎接新剧组,在真树上插着秋天不可能盛开的假桃花。也许对于不求甚解的游客来说,凭古并不重要,吊今才是重点。潘金莲挑窗打到西门庆的那间屋子里只有一些散乱的稻草,有游客开玩笑说,住在这样的屋子里,潘金莲怎么能不出轨?
张茂节给出的办法是把景点由观光向休闲度假产品转变,其实也就是多做互动节目。像影视城里现有的一些如潘金莲招亲、鲁智深为游客牵马,还有马上要开演的歌舞表演,但这和国内大多数人工景点雷同的创意,看不出有什么特色。我们去的时候天气晴朗,但由于前两天下雨,游客寥若晨星,景区工作人员说周六、日人会多些。影视城更多的收入应该来自摄制组。各分散的景点都要收门票,影视城60元的票价与内部设施比起来,性价比不高。听史凤武局长说,已经修建了1/3的滨湖大道明年会开通,那时或许能看到更为自然的景观。
古往今来那么多农民军,为什么只有《水浒传》中的好汉千载留名?尤其是武松,在山东地位崇高,至今山东人尊称他人为二哥,骂人才叫大哥。1981年,山东电视台就拍了《武松》,主演祝延平国字脸、络腮胡,被誉为最形似的一版,那部戏的制作费是7000元一集,由于经费紧张,是由当时的山东广电厅的金钊厅长用工资垫付,刚播了头3集,各省台就抢着要,山东台每天要派人加班赶带子。后来的三版电视剧《水浒传》中,武松单元永远是收视最好的,新版《水浒传》也是山东卫视这3年来播得最好的一部剧。
闫爱华以武松为例分析了《水浒传》普及的原因:“武松被老百姓当做古往今来第一条好汉,可他武功并不是最高的。卢俊义能力敌耶律四兄弟,这四兄弟可与五虎将打成平手,鲁智深也比武松厉害。论步下功夫燕青第一,燕青俊俏又多才多艺,但为什么最受草根阶层欢迎的是武松呢?古代百姓要面临三座大山——洪水猛兽、乡绅恶霸和官府欺压,武松却把他们都解决了。虎患属于自然灾害,西门庆、蒋门神是地方恶霸,张都监、张团练则是黑暗官府的代表。武松挥舞着铁拳为民除害,也为那些没钱没势受尽欺压的平民百姓出了一口气。武松在民间受爱戴,与李小龙在海外华人中受欢迎,道理完全是一样的。”
采访结束的时候,张茂节说了两句话:“在旅游品牌这件事上,只有运动员没有裁判员,发展才是硬道理。”■
(文 / 孟静) 宋江四大名著武松地理水浒传宋江起义山东东平梁山泊宋朝梁山五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