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人本”居所到精神家园
作者:李伟( 黄俊灿 )
房子与人本主义
三联生活周刊:金地以前一直在讲“科学筑家”理念,现在则把企业的价值观聚焦在“引领人本生活”上,这个转变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黄俊灿:之前,大家所熟知的是金地的“科学筑家”的理念。但我们有两条最重要的企业文化:在员工操守方面,是“用心做事,诚信为人”;在业务方面,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创新为魂”。地产跟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10年来,从城市的发展到社区到居住形态的变化,地产商发挥了非常多的作用。
“引领人本生活”的根本逻辑在于,科学源于人,更服务于人:以人为产品设计的核心尺度,以人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这就是金地的“人本”观点。从“科学筑家”到“引领人本生活”是我们多年积累和思索的结果,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三联生活周刊:能否具体解释一下你们所倡导的“人本”理念?
( 天悦湾 )
黄俊灿:我们所说的“人本”有三个层面:人文、人性和人情。
“人文”即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我们的产品、建筑尊重当地城市的地理、文脉与历史。每个人都有关于一座城市的记忆,这段记忆来源于许多熟记于心的场景。我们眼中的建筑应当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正如一棵树的生长,包容在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之中。我们用心品读城市的人文气息,让建筑与城市相融,与生活相知。
( 天御 )
“人性”即客户与房子、建筑的关系。从平面功能、建筑材料到电器的配置智能化,我一直在思考怎样使房子变得更舒服一些,如何让我们的产品更加人性化。客户对房子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以前人均居住面积几个平方米,那时候的需求是简单的实用功能。再到后来,面积大了,客户希望动静分区。再到后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更丰富,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更高。我们就设计出一些“灰空间”,可以用来看书,做书房,可以用来弹琴,做琴房,音像发烧友也可以拥有自己的视听室。再后来,房间里的需求逐渐满足,对建筑形式也开始讲究起来,有人喜欢古典的,有人喜欢现代的,有人喜欢东方的,也有喜欢西方的,这些都是精神层面的追求。
这么多年来,客户需求从最基本的功能到生活方式的演变到情感层面的追求,我们作为地产开发商要抓住客户需求的转变,让产品更人性化,居住体验更舒适。
“人情”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人情社区,大家住在里面,可以互相交流,邻里之间和谐相处。因为“人本”的生活不仅是封闭世界里的个人享受,更是延伸至公共空间的友邻之乐。我们用心经营每一个社区,在这个具备人本意义的平台之上,发掘更多美好的可能。
三联生活周刊:在具体产品中,这三个层面的“人本”观念又是怎样把握的?
黄俊灿:比如深圳金海湾是金地最早的住宅项目。我们演绎“海之浪”的神韵,通过社区环境再塑,实现与海洋文化的完美结合,使其历经10年,仍然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经典项目。即将开盘的深圳天悦湾陆续举办了“故纸温暖:民国最美图书私人典藏展”、“国风——老课本的语境和话境”等文化活动,并获得“绿色建筑金级”、“国家绿色三星”认证,人文气息与项目内涵相得益彰。
上海金地天御项目为了保证居住者的生活舒适度,特别增加了两部私家电梯,在2层和3层的居住者,可以通过室内的私家电梯直接步入底层花园。保证了生活空间的私密性和独立性。同时为了应对上海潮湿的天气,天御邀请专家成立课题组解决地下室潮湿问题,最终采纳了双保险的技术建议:垫高地下室60厘米,地下室部分外墙均为两层,带来了防湿恒温的舒适型地下室。这些都是我们在“人性”方面的努力。
北京朗悦项目的园林我们采用了新古典主义园林景观的打造手法,绿植上我们选用了大乔木、小乔木、灌木、花卉、草坪,配合着缓坡园林打造手法,突出了真正的五重立体化的园林景观,使我们的业主在小区漫步时站在任何一个位置看去,都有不同的景致,而且园林中也会有多个园林雕塑小品及下沉水系的配合,呼应了我们小区东侧和南侧的河景。这些都是“人本”的体现。
在北京金地格林小镇,业主组织了自己的“戏剧沙龙”,业主自排、自演戏剧,成为小镇特色。小镇老人们成立了合唱团,还曾到中央电视台演出。武汉金地格林小城在中心广场举行了“白领姻缘会”,中心广场也成为业主们交流沟通的桥梁。这就是我们提倡的“人情”。
三联生活周刊:从人文、人性到人本,开发商将城市、社区与建筑串联起来,这需要对价值全方位的思考,从宏观到微观,每个家庭的生活需求都要考虑到。
黄俊灿:对,要知道客户需要什么。所以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房子,我认为它不是靠价格来体现的。摆了一块名贵的石头,价格上去了,难道就是最有价值的房子吗?最有价值的房子应该能够符合城市的人脉风情,保障社区良好沟通和谐共处,提供居家舒适享受。甚至整个社区的气质上,都让客户觉得这就是他想要的东西,从精神到身体都能感觉到愉悦,这个房子才算是有价值的。
社区的精神价值
三联生活周刊:房子交付后,就像人一样,有出生、发展、成熟的过程。有的社区会壮大、增值,有的社区会衰落、贬值。在社区后期的发展过程中,社区小社会与社区文化在其中起什么作用?
黄俊灿:我们把房子交给客户,他们要住在里面70年。如果社区一开始就让一些志趣相投的人、价值取向类同的人在一起,后期营造社区文化就相对容易一些。那么地产商开发一个项目时不赋予楼盘一定的精神内涵,将来这个社区可能不会很稳定。如果一开始楼盘就有一个精神气质,那么这一类人他们自然而然会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业余爱好。为了推动社区文化,我们公司每年还会提供一些费用鼓励业主去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
三联生活周刊:对于金地的品牌发展来说,推动社区活动应该会获得长期的效益?
黄俊灿:我们倒没有想到这样做对金地有多少好处,这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我们不需要去策划这些活动,要做的是在房子设计的时候给他们一些场所,在规划的时候能够考虑到他们的需要,并后续提供一些信息和资金。
开发商不是仅仅把房子建完就可以了,而是要真正使住户以社区为家。金地非常重视物业管理公司,我们不需要物业公司给集团创造利润,而是强调零利润。只要不亏本,物业公司所有的利润要全部反馈到社区上,保证住户在社区生活的便利性和品质。
三联生活周刊:你怎么看待社区生活在房地产价值体系里的位置?
黄俊灿:社区的价值将会越来越重要,我觉得这会是一个趋势。现在大家只看地段和价格,未来大家分析看物质形态之外所带来的精神层面的价值。当人们基本的居住条件满足后,会更倾向于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三联生活周刊:所以金地也在尝试着通过梳理产品线,划分客户的圈层,进一步明确产品的定位与受众?
黄俊灿:我们做了大量的客户研究工作。我们发现客户的审美观、居住需求是多元化的,所以单一产品不能满足客户所有需求。同时城市也是多元化的,千篇一律的建筑不能给城市带来活力和创新的动力。
所以我们希望以客户的价值取向、审美观、家庭结构、生命周期和购买力作为主要纬度,将客户群体设定为若干个细分市场,并研究各个客户群体和细分市场客户的共同需求,以此作为金地系列产品方向和产品细节打造的主要来源。在2011年,我们推出了褐石、名仕、天镜、世家4个产品系列,目前覆盖金地50%的项目数量。
三联生活周刊:你如何看一个好房子的标准?
黄俊灿:第一,从规划上,它能够使整个社区有足够的通风采光、室外的花园绿化、人际交往空间,还要提供完善社区的生活;其次,就是它基本的附属功能要完善;第三,建筑应该带有一种价值取向,我们特别希望每一个产品系列能够满足我们某一类客户的需求。
三联生活周刊:今年恰好是金地上市10周年,你认为金地这10年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黄俊灿:上市10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10年,也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10年。在这个过程中,金地抓住了时代赋予的机会。
我们从第一个商品房项目——金海湾开始,就非常重视产品的领先性和经典性。现在回头看,可以说我们的项目都不过时。我们重视创新的品质,在过去的10年间每一个产品的诞生,都会令人耳目一新,让人充满期待。我们现在希望把创新更加系统化,所以推出了四条产品线,这只是第一步。将来我们还会出现新的产品线,比方说“新东方”风格的产品。把中国传统居住美学的元素,在产品中体现出来,将传统和现代更好地结合起来。
三联生活周刊:接下来的10年,对金地最重要的挑战是什么?
黄俊灿:未来10年,房地产发展的速度会减慢,开发商将更注重提供服务,而不仅仅是建房子、卖房子。
商业地产会快速增长。10年前人均居住面积很小,现在来看人均商业面积也很小。所以将来会有更多经营性物业出现,商场、办公楼、酒店都将会慢慢增加。这些商业物业的发展,将不仅考验开发商的开发能力,还包括后期的服务和管理能力。
养老型物业也是一个重点发展方向。现在中国社会60岁以上人口达到了1.8亿,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再过10年,很多退休的人不会再居家养老。他们有经济能力,会选择社会养老。如果开发商能够提供一种有共同生活需要、照顾他们年龄特点的房地产物业,那肯定也有很大的市场。
所以,未来的房地产发展会从快速增长型向价值型转换,增长速度不一定会那么快,但价值体系会更丰富,而不仅仅比拼价格的高低。■(文 / 李伟 王华萍) 居所金地格林小镇金地物业社区功能精神家园建筑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