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碎碎念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月饼碎碎念0

又要到中秋了,朋友A说看见月饼就头疼,每年都会收到很多的月饼,中秋前后一个月的早餐都是它,甜而腻的味道让人生厌。冰淇淋月饼、法式月饼也不过尔尔。

年少时读茹志鹃的《百合花》,对别的东西印象不深,只是念念不忘文中提到的“家做的干菜月饼”,我们这边没有自己家做月饼的习惯,不晓得会是怎样的滋味。那时候市面的月饼主要是青红丝掺杂着花生和冰糖,并不好吃。

我朋友对小时候的事情耿耿于怀,觉得爷爷对他不好,因为总是在月饼或者蛋糕之类的东西快过期时送去给他吃。这是童年里很大的阴影,导致以后都异常憎恨送低档次东西给别人的人,认为这是一种侮辱。我比较难以理解这种情感,因为我姥姥是不会把月饼拿出来给我吃的,哪怕过期了。她会把长毛的月饼晒干了,再敲碎了,和到面里去,做成糖火烧。我常常在她家饭桌上见到掺着青红丝的带着怪异甜味的火烧,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所以我这样的人,也许很难为了小时候的一个馒头而发生人生观的重大变化。

只是有次别人给亲戚从云南寄来一盒云腿月饼(那时还比较稀罕),我分得一个,没舍得吃,拿去送给要好的小朋友,她却淡淡地说:我不爱吃这种的,随手扔给了别人。这件事情倒让我有点受伤,觉得说话直接和坦率不是一种美德。

多年后,看香港电影《岁月神偷》,里面的罗进二小朋友偷吃了半盒月饼,被老爸追着揍,却理直气壮地躲在妈妈身后喊:“下次我要一个人吃完一盒双黄莲蓉!”小孩子嘛,原本喜欢就是喜欢,抵挡不住美味的诱惑也是正常——我喜欢吃,我不知道其他人喜不喜欢,也不想管。虽然不富裕,能说出这样话的孩子一定是受宠的。便又想起从前的云腿月饼,童年的我是不曾有那么强大的自信和胆量的。

而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中也有全家人围坐——虽然不过是母子二人和邻居孤老太太,品尝来自各处的月饼的情形,儿子跟母亲说:这种好吃些,另一种不太好吃。有种别样的满足感。也许长大了的罗进二也会失掉童年里的那股霸气,变得像这个大男孩一样安静敏感。而长大懂事对自己而言,并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大学里曾有个有行政职务的教授,某年中秋收到的月饼全家吃到下一年的元旦也吃不完,却从不见他拿出几盒来分给学生——其实只有做穷学生的时候,离家在外,才可能觉得中秋吃到一块月饼是件美好的事。即便是学院里偶尔发一块干、硬,抡起来简直可以砸死人的月饼,大家也都能吃得下。

直到了冬天里的某个读书会上,×教授突然说:给大家发点点心吃。随即从办公室柜子里掏出两盒月饼来。师兄使眼色给大家:×老师的点心,都看一下生产日期再吃。其实不必看的,月饼这种应景的东西,谁不知道是至少两三个月之前的呢,中秋一过,超市里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文 / 闫晗) 碎碎念月饼

下一篇: 毫厘与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