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郊外的机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吉隆坡对于一些特定人群而言,就是两个称不上单词的字母组合:KLCC和LCCT。两者的区别在于:在KLCC双子塔内买一件T恤的价格,在LCCT这个廉价航空终端就能有这个价格的机票带你飞赴千里之外。看上去KLCC那琳琅满目的大商场很具吸引力,其实LCCT要有趣得多,尤其是背包客们感到自豪而又的确煎熬的“机场一夜”。
无论到桂林、杭州还是天津,廉价航空的启程都在早七八点,意味着办理手续从四五点开始。距离LCCT不远的宾馆据说在3个月前就订满了,在这个吉隆坡郊外的机场熬夜成为一道别样且常规的风景线。当著名的老街咖啡馆在半夜24点拉下卷帘门,对于快餐店M记和这里的食客而言,就实践每天反复的默契——餐厅成了旅店。在这里不难看到几张东亚面孔,大多是国人中年轻的间隔年实践者,M记也成为他们耳熟能详的第一课堂。
夹杂着马来语、粤语、英语和汉语的声响逐渐变小,餐厅内空调冷风嗖嗖,一天中最难熬的几个小时从零点开始计时。有人趴着、有人躺着、有人蜷缩着,有人闭目养神,也有人拿着手机接驳3小时的免费WiFi……还有人在往嘴里塞东西,但是咀嚼的力道明显不足了。这里的安排让你觉得不至于很无聊,但绝对算不上舒适,几个荷枪实弹的武装警察在边上巡逻,有的人觉得安全,有的人反而觉得不安。
这是我累计在LCCT的第三夜,我决定做些什么,于是精心画下了这家M记教室的座位图以及所有的4个电源插口,所有标注都用繁体字。想到后来者或许可以从我简略的图中抢到熬夜的战略制高点(有电源、有墙壁靠、有长凳子),自然感到一阵惬意。睡意伴随着示意图的最后一笔核实结束而来,于是脑袋终于倒了下来,边上是一杯标着“阿拉比卡”的咖啡纸杯……我还在想,这会是一个写意的镜头。在这样一个异国他乡的郊外的晚上,这样模糊的意识中,一种略带蓝色忧郁的心潮会升起:会有一点冲动打电话给国内某个人,会有一点冲动辞职继续行走下去,还会有一点冲动索性再回到斯里兰卡……
“Everybody be cool,this is a robbery……”(诸位冷静,抢劫啦)一个嘈杂的声音把我弄醒,我吓出一身冷汗。我设定的手机铃声放出了电影原声,却不料在这个地方如此应景,随即就是带有小亚细亚、中东地域风味的Misirlou曲调。“是《低俗小说》吧!”一个“老外”过来跟我笑笑,我尴尬地点点头,看着其他人都毫无反应。
随即看看手表,4点钟,开始办理手续了。拿起行李的一刻,忽然理解了M记人的沉着冷静:谁会吃饱了来这里抢在吉隆坡郊外的机场熬夜的穷游客呢?■(文 / 耳东每) 吉隆坡郊外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