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车大王为何涉足乘用车
作者:李三在中国汽车业,沈阳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人物,他领导的上汽通用五菱曾经创下了5秒钟卖出一辆车的销售纪录,成为国内首家百万辆级的单一车企。两年前,沈阳在美国底特律获得了“吴贤铭奖”(该奖项是为纪念制造工程的先驱和大师、已故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吴贤铭,于1999年发起成立,每年颁发给一位企业领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中国汽车人,此前北美三大车企以及丰田、本田都曾获此奖。
沈阳今年50岁,知天命的年纪,遇上微型车市场之变,注定会在他的职业生涯里留下特别的痕迹。这一年,一路高歌的国内汽车市场在政策夹击下突然调头,微型车遭遇一场不小的挑战。虽然上汽通用五菱年销售连续三年超百万辆,但利润情况并不乐观,加上微车天然的低端缺陷,高成长一时难以继续。微车大王未来的出路在哪里?沈阳的答案是:“我们会按照既定步伐和节奏,稳步推进商用车、乘用车、海外业务这三大核心业务。”
应该说,对于眼下的市场变局,沈阳是有心理准备的。一两年前,他就说过,市场应该回到正常的状态,蛋糕没这么大,大家怎么分?微车市场高速成长,新老进入者都要分,我们怎么办?只有用心做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甚至早就盼着这一天到来。作为一个在市场上有所作为的自主品牌,必然要经历成长的烦恼与大考,这是无法绕开的宿命。“这些年发展得顺风顺水,没费什么力气,我们就得了行业第一,然后一个劲儿往上冲,走到了产能的极限。”市场节奏慢下来后,沈阳和他的团队开始深刻反思过去,他说:“在大顺境里,基本功不够扎实,公司内部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基础的东西恰恰是不能立竿见影的,所以我认为,在今年的经济形势下,自主品牌的萎缩未必是坏事,从长计议,大家得以充分认识,打好基础,以备来年前进得更快。”
沈阳告诉本刊记者:“上个月,我们全部总监被派去各大城市,不通知经销商,自己找旅店住,到市场上看竞争对手的产品,以客户身份到我们自己的4S店‘暗访’。结果发现,整个体系比我们想象的要糟糕,现在的市场是在依靠原来形成的品牌形象支撑。”沈阳说,这个发现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如果上汽通用五菱自己再不改变,那去年就是我们的顶点,并很快将走入拐点。要多一些学习的能力,多一些谦虚的心态,对客户要有更好的亲近感,只有这样,才能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作为微车市场的领头羊,上汽通用五菱为何要涉足陌生的乘用车领地?背后的动力是什么?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虹道出其中因果:今后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有40%的增量将集中在入门级车型,现在一些国内品牌也集中于此,像比亚迪、奇瑞等,这块市场非常大,宝骏630就是向这个空间进军的探路者。
谈到刚刚投放市场的轿车,沈阳非常谨慎,他一再表示,宝骏630如同刚入职的孩子,眼下既无品牌优势更没有口碑,上汽通用五菱在乘用车市场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三联生活周刊:这个产品是如何构思的?
沈阳:4年前我们跟泛亚团队开始构思这个产品的时候,谈到寒门出贵子,大家有很多争论。为什么提出寒门出贵子?这是上汽通用五菱的情结。我们做企业和做父母是一样的心态,一直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现在有条件了,特别想花些气力好好培养下一代。如果完全按照通用汽车的标准以及现有的成熟技术,肯定会做成一个跟凯越、科鲁兹差不多的东西,现在的宝骏和当初的思路已经有了较大变化。
三联生活周刊:为开发宝骏,前后共投入多少资金?
沈阳:超过10亿元了,发动机还有一些技术转让费,因为整个B系列发动机不是我们自己研发的。为什么叫寒门出贵子?对我们来说,卖一辆微车才挣几个钱?以10亿元来计,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支出。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的供应量能否跟上市场需求?
沈阳:我们制定了生产爬坡计划。汽车制造有个术语,叫节拍(JPH),就是每小时生产多少辆车。现在我们一天已经达到30辆左右,8月份计划是1000辆左右,到今年底,预计1个月要达到7000~8000辆。
三联生活周刊:在为首款乘用车定价时有何考虑?经销商们对这个价格是否认可?
沈阳:宝骏630的价位不是一开始定的,在定价方面,大家提出了蛮多的建议,最终执委会在综合各方面因素后,最后定下来的,首批推出的三款车型售价为6.28万~7.38万元。这款产品,就像自己的孩子参加工作第一天,以后有什么造化还要看自己的努力和表现了。
我跟很多经销商聊过,他们建议的起点普遍要比这个价位高,而我们仅仅是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去考虑。
三联生活周刊:这款车去年就下线了,为何拖了这么久才上市?
沈阳:原来希望在2010年就能下线,但产品还是不太成熟。今年上海车展后,各方意见反馈回来,我们决定更改内饰,所以上市时间延迟了两个多月。两个多月前,我们把泛亚设计师和负责内外饰的主设计师聚在一起,大家提出了看法,包括对颜色、细节等等,不改不行,又不能延得太长时间,两个月时间,看能提升到什么程度。可以说,宝骏630开发时间长,投入成本大,试验时间长。为了更好地体现品牌内涵,强化其可靠的形象,我们将原来提出的“骏达皆可达”统一更换成“可靠的伙伴”。
三联生活周刊:生产轿车跟以前的微车相比,你体会有哪些变化?
沈阳:我们深知,造车是一回事,市场和客户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微车客户关注的重点和轿车客户确实不一样。微车主要是性能,功能性是最主要的,我们简单说就是多拉快跑,使用成本低,只要不影响到功能,微车客户的容忍度都比较高。轿车品质评价体系和微车的标准不同,这对我们设计、生产、制造工艺、销售乃至售后服务都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在生产组织中,设备、人员都不一样,轿车的生产线跟微车生产线相比,特别在质量保证的投入方面要多得多。
三联生活周刊:未来上汽通用五菱的产品战略如何?
沈阳:我们有三大业务板块:商用车、乘用车和海外业务。打造微型车的持续竞争力是企业的立身之本,而乘用车、海外事业是持续发展的保障。对于未来,我们要实现从A级、A0级、A00级车的全面覆盖,这是我们未来5年内的战略。然后还有SUV、MPV,这些将在平台成熟的时候着手。
三联生活周刊:上汽通用五菱的海外业务有何特点?
沈阳:印度项目是我们海外业务迈出的很重要的一步。现在,上汽通用五菱的海外业务主要有三个特征:以收取技术转让费和技术服务费为盈利模式的产品输出;运营模式输出,我们期望印度能成为继中国之后第二个蓬勃发展的大市场;再就是输出管理团队。
除了印度市场外,我们在其他地区的几个市场的业务也都在推进。近年来,南美发展很快,我们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智利等市场都已经开始销售,巴西也在进行。现在哥伦比亚的微车市场,我们的份额已经是第一,单月销量超过了千辆。
三联生活周刊:宝骏品牌将来会到印度吗?
沈阳:现在还没有这步计划,我们首先将宝骏立足于在中国,就像五菱品牌一样。我们一直讲要做好、做强再做大,我们深知,只有在中国做好了,才有资格说走出去。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宝骏应该如何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沈阳:宝骏是上汽通用五菱从无到有、从零开始做的一个品牌,它平易近人,是普通人家的品牌。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销量固然重要,但品牌首先是口碑。我们也看到中国汽车发展史,有很多品牌在追求量以后,反而品牌没有做好。产品的生命周期呈阶段性,现在轿车一般是三四年,最多五六年的生命周期,但如果做成一个百年品牌,生命力就将是持续的。品牌建设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在这方面,五菱品牌的一些做法要延续过来。五菱的很多产品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它的确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口碑。记得若干年前有人问我,你的利润怎么样,我都不好说。现在呢?我可以告诉大家,五菱的利润很大程度来自品牌溢价,相比竞争产品有8%~9%的品牌溢价。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今年你们的目标能实现吗?
沈阳:孩子进入职场,对社会的适应还要有一定的时间。我在公司内部常说,以往我们在微车取得的成功经验,整个网络、供应商和经销商体系,不可能完全移植到乘用车上。现在转变心态是最重要的,除了有决心、有信心来做这个事情,还一定要有耐心。■ 微型车上汽通用五菱微车沈阳经济三联生活周刊汽车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