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顿的后奥运时刻

作者:黄燕

希尔顿的后奥运时刻0希尔顿的后奥运时刻1不只是奥运会和世博会的事件冲击,现在中国人对顶级酒店的强烈需求依然在延续,这就是希尔顿集团选择深耕中国市场的最大理由。7月27日,希尔顿酒店集团与中国奥委会签约为其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酒店服务,成为继宝马集团之后中国奥委会第二家跨国合作伙伴。到2019年,希尔顿将为中国奥委会和体育代表团提供酒店服务,帮助修复训练场地,并为在此期间举办的四届奥运会和冬奥会的中国运动员村提供酒店管理服务。希尔顿全球品牌和商务服务总裁保罗·布朗(Paul Brown)告诉本刊记者:“作为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的酒店市场,中国已经成为希尔顿全球的关键市场。与中国奥委会的合作将帮助我们在中国树立更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并在全球范围内赢得更多的中国客人。”他同时透露,目前在中国拥有17家酒店的希尔顿集团将在未来4年内新开100家酒店。“对于已经进入中国25年,拥有90年历史、3750家酒店的希尔顿集团来说,这样的扩张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希尔顿集团将签约仪式选在了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举行,作为希尔顿集团旗下顶级奢华品牌,2010年开业的外滩华尔道夫不仅是亚洲第一家华尔道夫酒店,更完整沿袭了这个品牌一贯的历史感。长达34米的远东第一廊吧,纵览外滩风光的上海总会厅,包括老式三角电梯都得以保留,成为华尔道夫在中国的新招牌。在保罗·布朗看来,奢华之外提供更独特的用户体验已经成为现阶段高端酒店竞争的重要筹码。经历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连续井喷,中国高端酒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仅北京一地五星级酒店就超过50家,希尔顿、喜达屋、雅高、洲际等国际顶级酒店集团已全部登陆中国。来自艺旅咨询的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酒店市场规模达到1200亿元,其中四星级和五星级酒店收入占比近一半,比2010年增长了17%。“事实上,除了一线城市和旅游胜地,二线城市正在为高端酒店贡献越来越多的增长空间。”保罗·布朗对本刊记者说,“不久前,希尔顿首次进入了湖南株洲和浙江宁波,这些城市不仅拥有庞大的人口,而且对高端酒店充满热情。”市场增长的另一面是酒店类型的多元化,在主打商务的五星级酒店之外,以私密享受和奢华度假风出名的悦榕庄、安曼,以及强调设计感的新一代精品酒店都在分流客人。保罗·布朗对此回应说:“希尔顿集团旗下拥有十大品牌,目前在中国只引入了华尔道夫、康莱德、希尔顿和希尔顿逸林4个品牌,我们希望在2012年把更偏向中档市场的希尔顿花园客栈带到中国,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酒店选择。”

对高端酒店来说,中国的吸引力还包括全球市场上日益增长的中国游客。2011年7月,希尔顿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了为中国客人量身订制的“Hilton Huanying”服务,连名字都直接照搬中文,酒店不仅配备中文接待、中文电视,早餐菜单中增加了粥、炒面等中式点心,还为客人准备了拖鞋和洗漱用品。“我们发现,大部分中国客人选择酒店的主要标准是语言和餐饮,同时他们已经习惯了酒店的一次性用品,但是有些国家酒店的客房服务通常不包括这些。”保罗·布朗对本刊解释说。竭力迎合中国游客的不只是希尔顿,万豪集团计划在2011年下半年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中式早餐,喜达屋集团刚刚宣布旗下的喜来登和威斯汀酒店不仅将提供中文翻译服务和中式早餐,还会在房间里为中国客人准备电水壶和茶叶,到2012年这些特色服务将推广到喜达屋旗下所有酒店。来自美国旅游协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共有80.2万中国内地居民到访美国,比2009年增加了53%,预计2011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100万人。这也是吸引高端酒店挺进中国的原因之一。“你必须先在中国建起酒店吸引国内消费者,然后他们才会在海外旅行时选择入住你的酒店。”保罗·布朗对本刊说。

希尔顿的后奥运时刻2三联生活周刊:在中国一线城市和三亚、丽江等旅游城市,越来越多的顶级酒店扎堆涌入,但在许多二线城市还很难找到五星级酒店,因此很难说顶级酒店市场是否饱和。你认为中国的高端酒店市场还有多大潜力?

保罗:25年前,希尔顿集团在上海开了我们在中国的第一家酒店,现在我们在大中华区拥有17家酒店,而未来4年我们将新建100家酒店,这指的是我们已经签约确定的,还不包括未来可能新加入的项目。从25年17家到4年100家,你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中国市场的增长,在增长速度上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特别是高端酒店的需求持续猛增。我们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希尔顿全球的关键市场。中国正在铺设大量新的高速铁路,兴建新机场,同时中国的休闲旅行客流依然少于商务客流,而在国外这二者规模基本相当,这对酒店行业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机会。

三联生活周刊: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都给中国的高级酒店带来了巨大的客流,此后,长远看顶级酒店在中国的业务支撑将来自哪里?

保罗:对高级酒店业来说,中国的增长潜力不仅来自奥运会和世博会这样的重要事件拉动,我们更看好中国未来的长期需求。日渐崛起的二线甚至三线城市将成为新的利好,实际上,中国许多二线城市的人口要比其他国家的一线城市还要多,一个二线城市的人口能达到1400万到1500万,这在其他地方是无法想象的。这些城市的消费者希望所在城市的第一个五星级酒店是希尔顿。不久前我们首次进入了浙江宁波和湖南株洲,在未来保证一线城市市场份额的同时,希尔顿将继续加大对二线城市的投入。

三联生活周刊:包括希尔顿在内,雅高、喜达屋、洲际等国际顶级酒店集团纷纷登陆中国,高端酒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希尔顿区别于其他品牌的优势在哪里?

保罗:我们能做的首先是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2010年希尔顿在上海开出了亚洲第一家华尔道夫酒店,这是希尔顿旗下历史悠久的顶级奢华酒店。此外我们还拥有希尔顿荣誉客会,这是全球唯一为会员的一次入住同时提供积分和里程兑换的酒店奖励计划,在中国已经拥有大量忠实会员。不久前,希尔顿在全球范围内面向中国客人推出了一项名为“希尔顿欢迎”的服务,我们将为中国客人提供从中文服务、中文电视到包括豆浆、油条等中式食物的自助早餐,在某些国家我们还会为中国客人准备拖鞋和一次性洗漱用品。

三联生活周刊: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形势仍未走出低谷,欧洲债务危机、美国经济复苏迟缓和中国持续的通货膨胀都让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希尔顿如何应对宏观经济对高端酒店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保罗:实际上,酒店业的情况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糟。在美国,我们的每间可比客房收入增长了5%,在全球其他市场这一数字还更高。旺盛的需求主要来自个人旅行者和企业客户,特别是企业层面的需求恢复得相当快。当然我们也看到某些局部市场出现了下滑,比如受环境和经济不景气因素影响的日本,但总的来说酒店业已经走出了2008年危机的阴影。作为全球知名度最高的酒店集团,我们拥有的品牌价值将帮助业绩持续提升。■ 希尔顿荣誉客会喜达屋华尔道夫酒店酒店服务希尔顿保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