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究一切色法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穷究一切色法0

很多年前读萨特的一本小说,里面有一个人,天天坐在图书馆里看书。按照字母顺序,他已经看到L。这个形象顽强地占据着我的脑海,好像是一个真实的人。我长大了,工作了,人到中年了,他还在图书馆里看书,这20年过去,他应该读到X了?这样的一个人不可能走出图书馆,他在那里迷失,在那里终老。在一排豪萨语写就的书下面,他忽然感到疲倦,头一低就死去了,过了好久,人们才会发现他的尸体,这可能是他最好的结局。当然,我想,现在他还没有死,无论外面多热闹,他还在图书馆里读书。

约翰逊博士是世界上第一个编撰英语词典的人,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为每个词寻找最典雅的例句、最准确的释义。后来才有了《牛津英语大词典》,即OED,编辑团队征集“志愿者”,谁愿意读书、为词典提供例句都可以报名参与。“一支庞大的部队将手拉手地布满这个岛国,他们将拉开一面大网,把一切英语文献都收罗在内。”当年的办法是书信来往,编辑们要搞清楚一个纺织方面的术语,必须写信向纺织业的专业人士请教,为搞清楚一个安达曼群岛来的一个词语,必须写信给当地的政府部门。如今,OED网络版每年有200多万人查阅,而1989年修订的新版本20年来不过卖出了3万套。此后修订的OED也不会再出版纸质的印刷版了,网络词典Wordnik的创始人说:“我想让我年幼的儿子把纸质词典看做像八轨道磁带一样的老古董,一种因为用处不大而消亡的形式。”

当年上托福课,课间休息时,就看见我们的老师坐在那里读书,他捧着的是一本《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老师说,这词典不过七八万个词条,慢慢看总能看完。那时候网络还不怎么流行,手机也不普及,我的书包里总背着一本《牛津初阶双解词典》。后来,我的手机下载了词典软件,电脑上也有金山、灵格斯等一堆词典,有不认识的字用鼠标一划,词义自动浮现,没有例句,解释极简明。我们好像再也不用翻厚厚的词典了,但我总想着,早晚有一天,我应该读完一本《牛津中阶双解词典》。

我10年前买了一套20本的中文版《不列颠百科全书》,一直打算有朝一日将它通读一遍,变成一个渊博之人。10年来发现,我查阅它的需求越来越少了,它仅剩下装饰作用,在书架上最高的那一排。谁不可能穷究一切色法,我会放弃某一个阅读领域,不看任何商业书籍,不看任何励志图书,不看任何中国古籍,但是,我真的希望,有一天,能从A到Z,看一本字典或一套百科全书。■(文 / 布丁) 一切穷究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