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手笔”改造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我所在的呼和浩特市,有一个“明泽未来城住宅小区”,建成于2008年。今年7月上旬的一天,这个小区的居民收到了一份《拆迁通知书》,内容大意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要求,在金海商圈规划范围内,利用呼铁局西货场铁路专用线优势,在光明大街北侧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和物流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决定对“未来城”部分楼房进行征收。
发展本无可厚非,但如此发展,真是有些让人想不通。这个住宅小区因为建好没两年,又规模不小,无论从布局设计还是绿化美化,都可圈可点。但如今这里的一切都将毁于大型机械的铁蹄下。先不说建设这个住宅小区花掉了多少银两,小区还是当时旧城改造中的一个亮点,从那时的平房改造拆迁到建成十几栋楼房,多少人曾经付出了多少汗水和艰辛,多少家庭承受了搬迁的烦扰,而这些付出,仅仅也才维持了两年多。在一个并不算富裕的地区,这样“高速度”地拆了建、建了又拆,不知算不算是一个很大的浪费。难道一个物流园区就这么重要,或者只能如何规划吗?
一位业内人士说,呼和浩特正在兴建火车南站(主要以货运为主),这个计划建在市区内的物流园区原本应该依托南站来建设,这样的话距离呼托高速和绕城公路都近,交通便利,而且远离市区,既不影响城市正常生活,又往来方便。呼和浩特市规划局则认为,推进金海商圈专业市场的建设,打造新型区域经济,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做适当的调整。因为明泽未来城属于企业用地,不涉及国家公益项目,所以也不存在建筑年限问题,这是利益和需求的比较,招商引资对当地经济发展肯定会有一定推动作用。至于在那里建物流园区是否合适,规划局表示,是不是要建物流园区,他们也只是听说,并不完全了解,也没有看到具体方案。
住在该小区的居民有两个不明白:一是开发商打着市里“发展战略”的招牌,千方百计压低补偿费,每平方米只给4000多元(比同等地段至少低2000元),而回迁房的价格每平方米已经达到8000元左右,还没有动工。二是自拆迁通知下达至今,一直没有正式的小区评估报告和评估听证,居民们完全是被动接受。这些问题还能解决吗?
(文 / 张五四) 大手笔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