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新布局

作者:谢九

基金业绩表现不佳,除了股市不景气的大背景外,更主要的因素还在于基金公司的判断失误。从基金公司上半年的几大重仓股来看,其股价表现都较为疲软,尤其是重仓的金融股。比如基金第一大重仓股招商银行(600036),这家公司吸引了将近200家基金公司,但在今年二季度下跌8%,其他的几大重仓银行股也都有5%左右的跌幅。

随着市场行情的不断变换,基金也在随之调整自己的投资思路。从二季度披露的信息来看,机构减持比较多的行业主要有机械制造、金属、石油石化和采掘业,增持比例最高的五大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房地产、医药、水电煤气公用事业以及批发和零售贸易。这显示出基金非常明显的投资思路,那就是顺应中国经济的大转型,从投资型行业转向消费型行业。

从基金增持的五大行业中不难看出,基金最为看好的还是大消费概念,其中食品饮料、医药和批发零售这三大行业都可以归入大消费板块。在我国经济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的大背景下,具备良好业绩的大消费概念股票是值得投资的长线品种。从短期效应看,我国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上调至3500元,为绝大多数工薪阶层减轻了一定的税负,相当于间接的收入增长,从而刺激人们的消费能力。从今年9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将正式调整,减税效应将成为刺激股市消费概念板块的短期导火索。在基金重仓的消费板块中,最受追捧的还是白酒双雄贵州茅台和五粮液,这两家公司各自都有超过100多家基金公司投资其中,都名列二季度基金的十大重仓股。基金在这两家公司上的抱团取暖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二季度的风险,两家公司在今年二季度的股价都有17%左右的涨幅,在二季度低迷的股市行情下,俨然成了各大基金公司的避风港。尽管二季度基金行业陷入集体亏损,这两家公司的表现为重仓其中的各大基金公司多少挽回一些颜面。

医药股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现一直较为疲软,作为被公认为最适合长线投资的品种,医药行业在过去半年的表现让很多机构受伤不轻。从基金持仓数据来看,东阿阿胶(000423)和恒瑞医药(600276)是医药股中的两大重仓股,但这两家公司上半年的股价表现都不佳。东阿阿胶股价表现最好的时间是在2009和2010年,在这两年内,这家公司的股价上涨了300%,从2011年开始,股价开始大幅回调了20%。恒瑞医药在上半年的股价也下跌了25%。作为长线投资品种,医药股在上半年的大幅回调,也被很多机构投资者视为难得的加仓机会。以东阿阿胶和恒瑞医药为代表的医药股在二季度末期获得机构的大幅加仓,大盘自6月下旬触底反弹后,医药股是近期反弹幅度最大的板块,显示出有更多的机构开始重新进入医药股。

批发和零售行业也是基金在二季度增持较多的板块。这一板块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国经济向消费型转型,批发和零售企业将成为明显的受益者;二是在通货膨胀背景下,涨价效应会提升批发和零售类企业的销售收入。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商业类板块一直是机构投资者的宠儿,这一板块也涌现出过很多“黑马”,在绝大多数时间内享有较高的估值水平。不过从长期看,随着国内网络购物形态逐渐成熟,传统商业类公司将会受到越来越明显的冲击,估值溢价可能会逐渐消失。从短期看,我国的通货膨胀即将迎来拐点,下半年的物价水平会逐渐回落。从二季度表现看,一些传统的商业类股票表现并不理想,二季度的股价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尽管身处严厉的调控打压下,房地产板块在二季度依然获得了机构的增持。房地产板块获得机构的增持,一方面原因是房地产公司的股价已经长期下跌,有些机构产生了抄底的冲动;二是房地产市场尽管屡经调控,但价格一直坚挺,房地产公司的业绩并没有受到太明显的影响。不过,在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没有结束前,贸然增持房地产股票还是一个相当冒险的行为。从房地产公司的股价来看,尽管很多公司下跌的时间较长,但跌幅其实并不是很大。比如万科A从去年11月至今年7月,股价跌幅也只有16%左右,保利地产同期的跌幅也不足10%,其他很多房地产公司的股价走势也大都类似。与同期A股市场其他的很多股票相比,房地产板块的表现甚至可算坚挺。从房地产调控看,虽然调控已经历时一年多,但调控并没有终结的迹象,甚至开始进一步升级,楼市限购令向二三线城市蔓延,显示了管理层对于此轮房地产调控的决心。随着调控的累加效应逐步显现,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业绩终将受到影响,现在投资房地产板块依然言之过早。

水电煤气类公司也是二季度机构增持的重要板块,这一板块的投资机会主要在于资源品价格改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资源品价格改革都是投资者热切期盼的投资机会,但这样的题材一直没有实质性兑现。由于我国经济在大部分时间内都面临一定的通胀压力,水电煤气价格也因此一直没有真正放开,相关公司的业绩也因此长期受到压制。在A股市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电力公司,尤其是火电类公司,动辄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困境。由于资源品价格改革的呼声历来已久,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也长期低迷,一些投资者认为这当中蕴藏着较大的投资机会。虽然从理论上说,资源品价格的改革只是时间问题,但具体时间可能会比投资者预期的要晚很多,投资者博弈资源品价格改革,可能还需要具备相当的耐心。

从个股来看,二季度末,机构集中度最高的10只股票分别是贵州茅台、招商银行、海螺水泥、中国平安、格力电器、苏宁电器、美的电器、五粮液、浦发银行和泸州老窖。其中有3家白酒股票:贵州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3家电器类股票:格力电器、苏宁电器、美的电器;两家金融类股票招商银行和中国平安,以及一家建材股票海螺水泥。白酒和电器尽管是最具代表性的消费概念股,但有高达6只股票占据了基金的十大重仓股,比例之高还是有些出乎意料。从白酒股来看,3家白酒公司的业绩虽然都保持了很好的成长性,但估值水平已经不低,如果以2010年的业绩来看,市盈率已经达到了40倍左右,在目前沪深300市盈率水平不到15倍的背景下,估值水平已经显得过高。尤其是作为传统产业,白酒股的成长性能够持续多久,始终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与白酒股相比,电器类股票尤其是两大白电股的估值就低了很多,格力电器和美的电器的市盈率均不足20倍。从一季度乃至更早的数据来看,金融股一直是基金十大重仓股的主力,不过二季度只有招商银行和中国平安两家公司,由于担忧地方债务冲击银行资产,很多机构投资者都对银行股大幅减持。但招商银行在二季度还是获得了机构增持,公司目前10倍左右的市盈率,以及历史上表现出来的良好成长性,还是对很多机构投资者构成了很强的吸引力。

从基金减持的个股来看,金融股和机械股占比较多,二季度减持居前的金融股主要有兴业银行,这家公司在一季度还曾是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之一。一季度的前十大中还包括华夏银行和辽宁成大,机械和建材类股主要有三一重工、中材国际、南玻A和攀钢钒钛。从一季度业绩看,机械和建材类公司大多表现出了很好的业绩增长,比如三一重工净利润增长140%,南玻A净利润增长了39%,中材国际增长了20%。尽管一季度业绩靓丽,但由于很多投资者担心这只是“4万亿”经济刺激效应的尾声,所以还是对机械股和建材股进行了大幅减持。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同为建材股的海螺水泥,在今年二季度则进入了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之列,出于对保障房提速对水泥行业的刺激,以及海螺水泥自身的高速成长,今年上半年预期200%以上。尽管很多投资者抛弃了机械和建材股,但海螺水泥依然获得了机构的增持。■(文 / 谢九) 增持股票基金投资海螺水泥基金公司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