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玫茵堂”效应
作者:李晶晶( 清雍正粉彩过枝秋葵蜻蜓图碗 )
电话那一端,香港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心情大好,他告诉我,至6月底,整个春拍结款已达到90%以上。备受关注的玫茵堂专场在拍后一个月内全部交割完毕。“我和仇国仕已经很久没有这么轻松过了。玫茵堂拍完后,我们没有做过任何的催款工作,所有款项在一个月内全部结清。”程寿康说。
今年4月7日,玫茵堂专场拍卖前两天,突然传出苏富比要求参与竞拍此次专场的部分客人需要交纳800万港元的保证金,这么大额的保证金要求是前所未有的。消息一出,引发不少震动,加之这场拍卖最后成交额为3.99亿港元(未含私人洽购),远未达到此前预估的7.1亿港元至10.7亿港元,于是各种议论声此起彼伏。最多的一类声音是:高保证金将能举出高价的客人拒之门外了。
一个远在欧洲、行事低调的“玫茵堂”,能让苏富比及整个行业为之波动,一定有它的独到之处。“玫茵堂”的主人是现年93岁的瑞士商人斯蒂芬·裕利(Stephen Zuellig)和他已过世的弟弟吉尔伯特·裕利(Gilbert Zuellig)。“玫”指玫瑰,“茵”则为铺垫,取义玫瑰如茵、花开遍地之意。“玫茵堂”坐落在瑞士苏黎世东南,这里是裕利兄弟的祖父在1912年购买的房产,他们将所有收藏陈列于地下室幽长的画廊中。
裕利兄弟的中国艺术品收藏源于他们早年在亚洲生活、工作的经历。1901年,裕利兄弟的父亲、年仅18岁的老裕利先生认定亚洲的发展机会比欧洲更多,离开瑞士前往马尼拉的一家瑞士商行工作,其能干的表现迅速得到肯定。1912年,老裕利先生转投Lutz公司,并在10年后将其收购,改名F.E.Zuellig,这就是现在裕利集团的前身。1938年,老裕利先生的次子吉尔伯特加入了菲律宾的公司,跟在父亲身边学商业。1941年,受战争影响,长子斯蒂芬在欧洲完成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也来到马尼拉。不久,战场蔓延到亚洲,老裕利先生在战事开始前移居美国。
战争让马尼拉变成了一片废墟,1945年战争结束,老裕利先生所建立的一切几乎都化为乌有。逆境中出现了一线机会,幸存下来的马尼拉商人在重建企业、补充货源的时候,找到了年轻的裕利兄弟。这是因为F.E.Zuellig公司在欧洲和美国均拥有良好的关系网络,更重要的是老裕利先生生前的诚信及可靠的商誉,这也成为此后裕利兄弟最为看重的。马尼拉从战后恢复过来,F.E.Zuellig公司也逐渐壮大,并发展至马来西亚(当时的马来亚)和泰国。今天的Zuellig集团是亚洲领先的医疗服务及药品提供商,并且是该地区最大的农业综合企业,年营业额达120亿美元。这个集团的大部分现在仍然为家族所有,为这对兄弟创造了可观的财富。
( 清嘉庆粉彩江西十景碗一套 )
50年代,裕利兄弟开始对中国艺术品产生兴趣,购买一些小玩意儿。至60年代初,他们主要是通过上海古董商海伦(Helen Ling)购买。从一开始,兄弟二人便分工清楚,弟弟吉尔伯特主要整理从新石器时代到宋朝的早期陶器,哥哥斯蒂芬则侧重元、明、清时期的作品。目前,仅13至19世纪的御用瓷器已逾450件。海伦的丈夫在裕利兄弟新加坡的公司任职科研专家。通过海伦的介绍,裕利兄弟认识了香港地区收藏家兼古董商仇炎之。1967年,仇炎之从香港移民欧洲,定居日内瓦。仇家迁居,斯蒂芬全力协助,二人遂成为好友。收藏方面,在仇炎之的协助下,玫茵堂数量渐丰,品质更臻卓越,并获得了数件重要的珍藏。如一件明永乐红釉描金云龙纹盘,迄今只见4例。仇炎之的孙子、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及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仇国仕告诉我:“他非常懂这些瓷器。老一辈的收藏家会自己花很多时间去学习研究,我认识他大概有10年,每次来香港我拿东西给他看,他能清楚记得每件东西是哪一年公开拍卖过或者是哪位老友的旧藏。他也会经常去翻看图录和专业书籍。”
玫茵堂购买瓷器,主要考虑三大因素:珍奇稀有,品质上乘,品相完美。以清瓷为例,优先考虑大件瓶罐盒类,碗杯之属次之,而盘碟类则更后。因此,小件器物一定要完美无瑕,硕大器物,即使有些微损伤,如属极为罕见的器型,则照收不误。话虽如此,但凡有陶瓷精品,斯蒂芬都绝不错过。
( 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 )
1980年仇炎之去世,英国古董商埃斯克纳齐成为玫茵堂后期收藏的经纪人。1989年埃斯克纳齐的古董店举行Reach家族收藏中国艺术展,斯蒂芬首次从商行购下数件器物。自此,埃斯克纳齐的公司陆续为斯蒂芬的收藏提供了160多件瓷器。另一方面,他也会从全球范围的拍卖中购买藏品。“先生善于运用自己无懈可击的判断力独自审视。挑选器物时,他会反复权衡,绝不单纯为填补缺项而购买。”埃斯克纳齐说。
玫茵堂一直低调收藏,只个别专家学者有闻。直到1994年由中国瓷器专家康蕊君撰写的《玫茵堂藏中国陶瓷》第一卷出版,他们的藏品才公开示人。至2009年,《玫茵堂藏中国陶瓷》4卷6册才全部出版完毕,前后花费15年的时间,收录中国各个时期陶瓷2000多件,以至于这套书成为所有专业人士必备之书。玫茵堂的重要其实不在每一件单品上,而在整体,当2000多件陶瓷同时呈现时,可谓一部完整的中国陶瓷史。
( 明嘉靖孔雀蓝釉暗划缠枝莲纹八宝纹葫芦 )
拍卖前,仇国仕曾激动地对我说,这是欧洲最后一份老派收藏了。当然,玫茵堂的名气,苏富比遍及全球的客户,加上此前国内和欧美市场屡创天价的中国艺术品,这些让所有人都对这场拍卖尽可能地去发挥最大的想象。不过,大家忽略了,斯蒂芬是老派收藏家,也是老派的商人,诚信与商誉是他极看重的,也正因为有了这两点,才让裕利集团能从战火中延续至今并壮大。程寿康说,拍卖前,玫茵堂对一些拍卖结束、高价拍品并未真实成交或迟迟未付货款的消息有所闻,所以对拍后的付款问题提出了要求。
在程寿康看来,保证金能保障各方利益,卖家能尽快收妥款项,对有能力拍后立即付款的买家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据说,拍前一位热衷收藏的企业家有意竞拍最贵的拍品,在听说有人要以超出底价数倍的价格去竞买时,觉得“这事不怎么好玩了”,因为他不认为对方会付款,那么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就显得多余。当晚拍卖结束后,这位收藏家得知这两件拍品未能拍出时,迅速联系苏富比,也就有了此后私人洽购的新闻出现。
( 清雍正胭脂红釉碗 清雍正淡绿彩直口杯 清雍正柠檬黄釉杯 )
其实,在苏富比提出高额保证金之后,国内各家拍卖公司都持观望状态。程寿康告诉我:“我们拍完后,很多国内拍卖公司的老总给我打电话,咨询我的意见和经验。”可以看到,国内各家公司在春拍时,纷纷将重要拍品的保证金提高到100万元人民币,但程寿康认为,这并没有太大的实质作用。他解释道,假设一件拍品的价格在5000万元或者更高的时候,100万元变得微不足道,买家可以放弃这100万元而恶意举牌。但从另一个角度看,100万元的保证金可以为拍卖公司与买家之间建立一个对话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评估买家的信誉度、资金能力及各方面的情况。但反向的问题也出现了,保证金提高的幅度越高,人的信誉度越低。
古董拍卖业在200多年前创始之初,提倡的是一种有绅士精神的活动,所秉持的是正直、诚信与荣誉。而中国艺术市场的规模因中国买家的参与而急速扩大,但同时其素质也良莠不齐,导致过去拍卖公司给予信用良好的买家先取货后付款的美好年代也已过去。程寿康说,在5年时间里,苏富比向法院起诉5名买家。就在去年4月,一名内地买家投得共值约1.37亿港元的24件货品,但他最终一件货品也没有付款,苏富比由此才在今年向高等法院起诉。■
( 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左),明成化青花瓜藤纹宫碗(右) )
(实习记者段棣淳对本文亦有贡献)
( 玫茵堂藏瓷
明永乐 红釉描金云龙纹盘
红釉暗饰云龙,犹如雾里腾龙,展示永乐年间景德镇御窑工匠的超卓技艺,其装饰技巧繁复罕见,海峡两岸故宫仅见此器。
铜红釉,色泽艳丽夺目,烧制难度极高。永乐年间,景德镇御窑积极钻研,屡次试验不同装饰技法。如釉里红、釉上红彩、红地留白或做单色釉,于素身、划花、印花或暗花器上施红釉。红釉描金为众多装饰技艺中极其少见,迄今只见4例。 )
(文 / 李晶晶) 裕利陶瓷苏富比程寿康斯蒂芬玫茵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