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面料会说话

作者:何潇

如果面料会说话0( 厄科勒·博托·鲍拉 )

厄科勒·博托·鲍拉(Ercole Botto Poala)坐在画廊里,背后的墙上,悬挂着Reda 2011“绿色畅想,自由绽放”——绿色艺术平面设计创意大赛参赛者的作品,它们都是以Reda面料为承载画布来创作的。像所有惯于面对媒体的采访对象一样,厄科勒·博托·鲍拉很快便进入采访状态,在沙发上坐定,回答起来从容不迫。但听到一个问题时,他站了起来,将手伸向旁边的工作人员:“如何辨认Reda?这可是个秘密。你必须打开西服的内部,才可能知道。”厄科勒说着,摸了一下工作人员身上的西服,继而问道:“你穿的是什么?安普里奥·阿玛尼(Emporio Armani),那就是了。”

对西服内行的人,大多知道Reda的名字。在过去的100多年里,这个在意大利数一数二的面料商,为全世界的高档男装提供布料,是隐藏在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波士(Hugo Boss)、杰尼亚(Zegna)、康纳利(Canali)等众多男装品牌背后的共同秘密。尽管如此,“如何判定穿的是不是Reda”,依然是一桩“难以回答的神秘事”。即便是那些热衷在论坛里探讨Reda的爱好者——他们多为一些相信“选衣要选料”和“内在价值至上”的实际主义者,给出来的答案也多半是:“选一件阿玛尼,或其他一线的男装品牌,可能就穿上了Reda。”

如果面料会说话,这一切会变得简单些——但在现实里,你只能通过“看”,如果想要答案更准确无误,还需要“摸”。“你不可能在与每个人握手的时候都去摸对方的衣服,这样是令人窘迫的。”厄科勒·博托·鲍拉说着,将手收回来,坐到原处。“判断西服是不是好,看和摸都很重要,这样才能了解它的用料。我曾经在面料部门工作了很长时间,有多年的经验,可以感觉出来是什么面料:开司米、羊毛还是其他。每天都接触这些,很幸运。”厄科勒·博托·鲍拉对本刊记者说。

厄科勒·博托·鲍拉是Reda的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总经理,也是其持有者,博托·鲍拉家族的第四代继承人。他今年40岁,十几岁起,便在家族所有的工厂里接触面料。20多岁时,厄科勒做过一段时间的面料设计,他称之为“一段美好的时光”。“就像你知道的,Reda是一个家族企业,我跟着叔叔学做生意,而不是父亲,这样会更职业一些。”厄科勒·博托·鲍拉对本刊记者说。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是,在男装领域,尤其是与面料相关的男装领域,做得出色的多为家族企业。意大利尤为如此:Loro Piana、康纳利都是各中例子。

“在这个行业里,家族企业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但优势大于劣势。在家族企业,人们感到像一个家庭,并不只是一个企业。在我们家族,一些价值观,如尊重工人、尊重环境和消费者,一直没有改变。”厄科勒·博托·鲍拉说,“在所有家族企业背后,都有一个家族,他们是企业的一部分。在中国也是如此,只是很多中国企业还处于第一代,而我们已经到了第四代。”

如果面料会说话1( Reda 2012经典风格系列 )

他们的创业史可以追溯到140多年前,Reda的创立者是一个叫卡洛·瑞达(Carlo Reda)的人。在1865年,他收购了一家旧纺织厂,这便是后来Reda毛纺厂的原型。博托·鲍拉家族接管Reda,是20世纪以后的事。1919年,博托·鲍拉兄弟全面收购了Reda,成了这家在当时已经颇有一些名气的毛纺厂的新主人。但这场易主并没有带来工厂名字的变更,原来的持有者希望能保持诞生初期的称谓,让创立者的名字延续下去,Reda的名称就此保留了下来。

直到今天,Reda的所有者依然会自豪地说,他们的发源地是意大利北部的Valle Mosso,并且,他们的所有产品都是在该地区制造完成的。Valle Mosso位于意大利西北部的比耶拉(Biella)省,风景如画。在意大利的纺织工业史上,比耶拉是一个不可遗漏的名字。在意大利的时尚版图上,米兰、佛罗伦萨和罗马为三大枢纽,周遭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原料基地。这其中有几个重点地区,各有所长:托斯卡纳大区以生产皮革著称,科莫湖区(Como)以丝绸制品闻名,而比耶拉地区最有名的出产是羊毛织物。

如果面料会说话2( Reda 2012学院风格系列 )

意大利人了解羊毛,他们会告诉你,这是一种真正天然且“智能”的纤维。羊毛可感知体温波动,并做出积极回馈,既可在寒冷时赋予温暖,又会在温度突变时在热度上实现自动调节,形成令身体感觉舒适的“小气候”。每年剪毛后,羊毛会再次生长,因此也被看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原料。但因为饲养绵羊的数量限制,可用于纺织的羊毛产量也是有限的。早在13世纪,比耶拉地区已经有了羊毛工人和纺织工的指导章程。到了19世纪,随着第一家机械化生产的工厂在比耶拉的出现,比耶拉逐渐成为该领域的先驱引导者。

在比耶拉,除了面料提供者,也有西服成衣生产者。比方说,与Reda相距不远的地方,就是西服制造者杰尼亚——作为一个生于比耶拉的品牌,它也是做面料起家的。而在距离比耶拉几小时车程的米兰,是乔治·阿玛尼、杜嘉班纳(Dolce&Gabbana)等品牌的总部。这让交流变得十分便捷。“我们经常与西服生产者讨论。我们提出一个方案,供他们选择,他们再给出意见。我们有历史和市场优势,也到处旅行,与各地的消费者交谈,通过交流获得灵感。再把一切整合起来。”厄科勒·博托·鲍拉对本刊记者说。

如果面料会说话3( Reda面料 )

“意大利与其他地方不同,在意大利,家族企业非常多。所谓的‘意大利制造’,是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这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在方圆10万平方米的范围里,你可以找到一切,从服装设计到面料提供和生产。这意味着持续、快速的意见交流。”厄科勒·博托·鲍拉说。

但这并非意味着他们可以对外来的竞争免疫。进入本世纪后,因为中国等其他地区廉价劳动力的涌入,作为“意大利制造”代表的纺织工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在比耶拉,许多中小型面料商就此倒下了,大企业的优势在此时显现出来。在Reda建于1900年的厂房里,依然机声隆隆。

如果面料会说话4( Reda意大利工厂 )

“我们有自己的价值、历史和文化,热爱所做的工作。市场需要这样的产品。人们想要‘意大利制造’,是希望得到品质。消费者也希望知道产品背后的东西,需要了解为什么它值这么多钱。他们需要质量,也需要故事。的确,有些产品价格低廉,但我们提供的是其他东西。在这个行业里,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在意的不是劳工的价钱,而是‘意大利制造’。”厄科勒·博托·鲍拉说。■

如果面料会说话5( 用Reda制作的艺术作品《酸雨,纯度王朝》 )

(文 / 何潇) 科勒面料家族如果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