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迪:你是自己人生导演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邓文迪:你是自己人生导演0( 邓文迪 )

4年前,邓文迪和她的朋友,同样也是华裔的米高梅公司老板娘弗洛伦斯·斯隆一起成立了电影公司,当时这个公司的另一支华裔力量是章子怡,有人把她们称为“女版梦工厂”。并一度传出她们的目标是由知名华裔作家山飒的《女帝》改编的历史大片,武则天的故事。

在几个故事的选择、辗转下,终于花落于《雪花秘扇》,从女帝回归村姑。除了李冰冰,《雪花秘扇》其他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中国观众所不熟悉的,也可以看出影片定位的倾向性。导演王颖的《喜福会》在美国曾是华裔女性移民的代名词,《雪花秘扇》的作者邝丽莎只有1/8的中国血统,外形完全是白种人。

邝丽莎基于对湖南地区“女书”文化的兴趣,编织了两个女性角色:百合、雪花。她们在男权社会里结成了“老同”,有一种微妙的情感。前者由李冰冰饰演,后者是韩国女星全智贤,跨度分为两个时间段,清末与当代。

作为公司的开业产品,邓文迪专程为《雪花秘扇》来到中国,陪同她一起来的还有她的丈夫——传媒大亨默多克。此前,邓文迪很少在国内媒体露面。采访的那天,默多克不在,但该片在中国的风险投资伙伴却在。

翠绿湖绿两色长裙、涂着果绿指甲油的邓文迪很自然地冲每个人打招呼,她很会活跃气氛,给我们看相机里男主角休·杰克曼的视频。拍了几分钟照片后,她鼓起嘴活动了一下笑得发酸的脸颊说,自己拍照方面很不专业。在戛纳车轮式宣传的时候,平均每个外国媒体采访10分钟,邓文迪解释说:“我语速快,10分钟能说别人20分钟的话。”比语速更快的是她的思维,她的话语像互相追赶的运动员,前一句的后几个字会被后一句吞掉。

邓文迪:你是自己人生导演1( 电影《雪花秘扇》剧照 )

三联生活周刊:与好朋友组了公司,经历了4年才推出作品,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故事?

邓文迪:其实当时有传我和子怡有公司,实际上,我们有合作的想法但是没有建立公司。当时她想演这部电影,但是时间没合成,就没演成。需要4年时间是因为我特别喜欢这部书,有个好朋友是非常著名的作家,叫谭恩美(Amy Tan),她写过《喜福会》,她介绍给我这位作家。这位作家叫丽莎,她有1/8的中国血统,红头发、蓝眼睛。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因为跟我有很多共同点,小时候在中国长大,说的是平民区的女孩间的友谊那种。我的好朋友是马来西亚的华侨,叫弗洛伦,她也特别喜欢这本书,我们的好多女朋友都特别喜欢这本书。女人之间的友谊,虽然是发生在中国的事,但整个故事全世界的女人都可以共鸣。

邓文迪:你是自己人生导演2( 电影《雪花秘扇》剧照 )

然后又找到一个写剧本的人,叫罗纳德·巴斯(Ronald Bass),他拿过奥斯卡最佳剧本奖(作品是《雨人》)。他帮我写,然后又找到王颖导演,然后找演员,在美国同期制作。

三联生活周刊:是不是比你想象的要难?

邓文迪:你是自己人生导演3( 电影《雪花秘扇》剧照 )

邓文迪:对。我觉得通过这个过程,我自己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另外,也对电影工作人员特别尊敬,因为拍部电影不容易,每个环节都可能出错。

三联生活周刊:这部电影讲的是女性的友谊,在我们惯常的思维里,女人间的友谊比男人间的要脆弱,可能会因为爱上同一个男人就决裂了,你怎么看待女人间的友谊?

邓文迪:可能对每个人不一样吧,一些人可能会这样。我们电影里是讲两个女孩,那个时候小女孩都要裹脚,也没有什么自由,也不能去读书。她们通过“女书”来互相交流,当时她们也没有办法选择婚姻,只能通过媒婆,她们通过友谊互相帮助,渡过很多难关。我觉得那时候,她们主要是那种亲情特别强。

三联生活周刊:这就是李冰冰说的第四类情感?

邓文迪:我不知道李冰冰怎么说。我觉得不管在中国还是国外,男人或者女人,都是友谊最重要。每个人都需要有好的朋友在一起生活,你也有好朋友我也有好朋友。这是一个缩影,讲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讲中国妇女的进步,可以自己选择婚姻,可以自己选择很多事情做。

三联生活周刊:之前你也说过,有些西方人对中国女性的印象还停留在裹小脚,你和章子怡是例外,是不是这部电影也想改变这种固有印象?

邓文迪:其实好多西方人不知道中国妇女裹小脚。他们没有听说过,我给他们看那本书,他们才知道原来以前那么落后,裹小脚。子怡啊,李冰冰啊,还有李娜刚拿过网球赛冠军,现在中国“热”,他们对中国特别感兴趣,所以我觉得通过我的电影可以让全世界看完电影之后对中国文化更有好的理解。通过电影这种方式更容易接受。

三联生活周刊:这部电影的主要市场是中国还是在美国?

邓文迪:是全世界都有。我觉得一般中国电影都是在中国先放,我们这部电影不同的是,我们要在全世界放。我们在美国也放,大约同时的。7月份在澳大利亚放,我们已经卖到那边去了,意大利、德国、南非,都卖了发行权。我们很幸运。

三联生活周刊:除了李安,没有华人导演进入真正的美国主流市场,就算《卧虎藏龙》,也是靠东方神秘主义色彩和武打吸引,你比较了解西方人的趣味,所以才选择“女书”这样的题材?

邓文迪:我觉得“女书”是很神秘。对西方很神秘,对我们也很神秘。我拍这部电影之前不知道有“女书”这回事,后来我拍电影的时候专门找了大学教授当顾问,专门研究“女书”的。“女书”是女人之间的沟通语言,男人不能了解,写在扇子上面。我觉得有些中国导演,像李安、吴宇森,还有王颖,王颖在美国拍了20多部电影,在中国放映的不多,但是在美国蛮好的。在好莱坞,他们看电影时不觉得是中国的导演还是法国的导演。

我是想通过以后尽我自己的能力,尽我自己的资源,去拍一些中国题材的电影。然后这个队伍我想搞成国际化的电影。好多中国电影在中国很红,但在国外放的时候他们好像不是特别看得懂。我想从剧本开始,就可以找一个国外很有名的人写剧本,叙述故事,讲故事的方法比较让西方人接受。实际上我们《雪花秘扇》这个故事,写的手法和拍的手法国外人已经能够看懂了。

然后我们有国外大明星,休·杰克曼在里边,在国外有票房比较容易。我觉得这样的话可以把中国电影带到国外去,让更多人喜欢上中国电影。就可以有制片人去拍中国电影,是这样的关联。不是野心,也是种想法。

三联生活周刊:虽然《卧虎藏龙》很成功,但它最初在中国上映时,票房也一般,你怎么取得东西方微妙的平衡?

邓文迪:对,我觉得是有差异的。但是不管哪个文化,比如说中国啊,外国啊,都有差异。但我觉得人讲友谊,讲那种感觉,有些东西是有共鸣的。另外,李安的电影是武打,武打片“老外”会去看。

我很喜欢看武打片,“老外”也很喜欢看武打片,每隔几年就会有武打片过来。比如说我在旅游,不管在哪个国家,他们都会说,你给我讲讲现在中国怎么回事?发生什么?或者你推荐我一部电影去看,不是武打片,就是讲中国现代生活的小片子。好像都没有这种片子他们可以看,因为在国外看不到。所以我觉得我就想拍这种电影。

三联生活周刊:假如你先生现在让你推荐几部中国电影,你会推荐什么?

邓文迪:我们的电影,哈哈!在中国有很多,在国外市场上很难看到,因为一般都没有发行权。每次我来中国出差,我就会看好几部,在美国看不着。我喜欢,最近好几部电影,姜文的电影,《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非常完美》,都很好。可惜在国外都看不着。

三联生活周刊:很多观众好奇的是电影《雪花秘扇》里为什么把章子怡换成李冰冰,你也提到她没有档期,大家也会想到是不是因为“捐款门事件”导致你们合作中止?

邓文迪:我知道好多报纸上说这事,因为我一直没有就采访说这事。其实当时子怡对这部电影很感兴趣,一直想演,后来拍《一代宗师》,时间就没有赶对,没有演成。冰冰来演特别好,因为特别适合那个角色。

三联生活周刊:你和章子怡还是好朋友吗?

邓文迪:经常联系,在上海的时候有见到她,在戛纳的时候也有见到她。

三联生活周刊:李冰冰也说她在戛纳时你还为她介绍男朋友?

邓文迪:因为拍电影特别不容易,像打战一样,“战争”之间的友谊建成了。因为工作特别辛苦,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蛮好玩的。她和全智贤也是好朋友,都是通过电影认识的。拍电影是特别紧凑的一个团队,每天都见面,蛮好。

三联生活周刊:电影拍完团队也就散了?

邓文迪:对,可是友谊还在。上回冰冰和全智贤去美国拍《Vogue》,在戛纳我们也有见面。明天吧,在上海会见面,和全智贤一起,还有王颖导演,在上海电影节。我觉得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有缘还会变成好朋友,看缘分。

三联生活周刊:你是随缘的人吗?怎么评价自己?

邓文迪:我觉得人生有很多事,你很难……你是自己人生导演。我觉得最主要是我从小到大,我父母对我特别严,一定要有很好的知识,很好的教育,你准备好的话,有机会来就可以抓住。另外,我觉得每个人要愿意接受新的东西,新的挑战,新的机会。

三联生活周刊:你有没有曾经错过很好的机会呢?

邓文迪:肯定很多,每个人都很多。但重要的是抓住什么机会,比如说我,我以前搞电视,后来搞网络,现在搞电影,也是种很自然的演化,我很幸运,正好机会又有。

三联生活周刊:你也曾经试图在中国拓展其他业务,如人人网,后来进行得怎样了?

邓文迪:我是帮助他们在中国介绍好的公司,介绍投资人。我没有时间去运营,新闻集团在中国做很多投资,我都有帮助,因为不管我在哪里,在我们公司,或者在国外,朋友都会问我中国怎么样了,或者中国想投资的公司你觉得怎么样,都会问我一些事,所以我都会尽力给他们讲。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的合作模式要延续下去?

邓文迪:我觉得我现在特别喜欢拍电影,另外现在好多人来找我,特别是好莱坞大的电影制片公司,他们都想来找我拍。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虽然是文艺片,不是很大的动作片,但是勾动了很多人的好奇。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好莱坞的制片人会来跟我拍电影。他们都来找我,好几个项目跟我谈,可能过几个星期我会公布我的第一个项目。通过这次合作学到哪个适合,哪个不适合。然后我就会有下一个项目,慢慢做。

三联生活周刊:投资会一步步加大吗?

邓文迪:要看哪个电影,而且要看哪个题材,不能说要找一个大投资的电影,至少那个故事我得特别感兴趣。主要是集中在讲中国发生的故事,人情味比较浓,世界别的地方的人会有共鸣,现代的故事,不是古代那种。你要看每个故事不一样,导演是谁,演员是谁,每个人的价格不一样,可能再定投资。

三联生活周刊:你在考虑预算方面是很精打细算的人吗?

邓文迪:我觉得不用浪费钱。但是你要依靠导演,还有他们想选哪个演员,他们来预算。因为是一个团队合作,不是我一个人说,你要听导演他们的意见。

三联生活周刊:性格对你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吗?

邓文迪:我觉得应该是有吧,但不是说要对工作有帮助就要乐观,我觉得人的性格是怎么样,生的环境是怎么样,就能培养什么样的性格。

三联生活周刊:听说你在派对中特别热情,要照顾到每个人都不受冷落?

邓文迪:对。有些人觉得自己不重要,没人跟他说话。我可以让别人叫他过来,让他觉得自己不会被冷落。因为我以前也是很害羞,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性格会慢慢改变。是慢慢的过程,不是一件事或一个时候。我觉得我自己见识可能比较广,学的也比较多,拓展知识比较多,也就慢慢改变,所以人的性格会慢慢地改变。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对女性的教育比较含蓄。

邓文迪:但我觉得有了知识以后你会更自信,就会表达多一点。不会乱表达,但会对自己比较自信。

三联生活周刊:你的同学李皖回忆说你在学校里还挺平凡的,他们对你现在的变化很震惊。

邓文迪:肯定有很多人会这样说那样说,我觉得好多时候,我都不会看别人怎么看我。

三联生活周刊:你自己觉得你的人生是传奇吗?

邓文迪:我觉得还好吧,一般。我现在很年轻,等到变成奶奶的时候可以回忆一下以前怎么样。

三联生活周刊:你曾经说过,最欣赏的同性是《华盛顿邮报》的前董事长,有没有最欣赏的异性?

邓文迪:那个时候我讲她是因为我和她特别熟,但她去世了。各种各样的人,欣赏的人太多了。比如说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特别能干。我觉得不管是有名的还是没名的人,我们都可以在他身上学到东西。

三联生活周刊:你的中国背景对新闻集团在中国内地的拓展有一些帮助吗?文化产业进军中国是个很难的过程,之前很多大的网站都失败了。

邓文迪:我希望是吧。因为媒体公司在中国还是比较困难。各种各样的……我觉得对我们在中国也是不容易,所以很少国外人会在中国投资电影。我希望通过我们的电影建立商业模式,让大家看到在中国拍电影,以后有更多的人来中国拍电影。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只是外国大片的取景地,但并不是文化输出。

邓文迪:我希望带个头,让别人也赶紧来,希望可以这样。《雪花秘扇》是我的第一部电影,希望有支持。

三联生活周刊:你现在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时间分配如何?

邓文迪:家庭很重要,但我工作,比如说在这边拍电影的时候,我先生就会支持,他就会把他的出差调整一下,希望住在一起。有时候拍电影正好放春假,我的两个小朋友就会一起过来,在拍摄现场帮我做翻译。当时我带休·杰克曼拍电影,我的大女儿帮他做翻译。她们知道妈妈很辛苦,做的事很有意思,她们知道我想成为她们最好的榜样。不是说女孩一帆风顺的生活,可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儿。

三联生活周刊:有个专栏作家评价你的话很有意思,她说:没人知道你过去10年干了些什么,但大家都知道你未来要干什么。对于中国内地的读者,你有神秘性,又知道你在拓展中国业务。

邓文迪:她说知道我未来干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

三联生活周刊:你这部电影是两个女性的搭配,不是成龙、李连杰那种高票房的搭配,你对票房有预期吗?

邓文迪:我觉得要看不同的电影。比如说《黑天鹅》那部电影,福克斯的,他们讲芭蕾舞,本来应该票房不是特别高,但他们的票房也是特别高。去年的印度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也不是好莱坞大电影,但也赢得了全世界的第一名。我们是福克斯同样的一个队伍,在美国帮我们运营,我觉得只要电影好,总会找到观众。我觉得我还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的,因为我们的队伍就是最好的。■

(实习记者方婷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 / 孟静) 拍电影自己人生李冰冰雪花秘扇中国电影导演剧情片三联生活周刊邓文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