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再度演绎“保鲜革命”

作者:李三

西门子再度演绎“保鲜革命”0食品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人们对食物保鲜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而在征服技术瓶颈和创新保鲜效果的探索中,西门子冰箱总能乐此不疲。早在2004年,西门子冰箱就以零度生物保鲜引爆了一场行业革命,博西家用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盖尔克介绍说:“真空零度保鲜技术,通过在‘零度’基础上的‘抽真空’,有效抑制细菌繁殖,在低压低氧的环境下延长食物的保质期,让新鲜方式以二次方的速度升级。”

真空和零度技术的结合到底能收获什么样的保鲜效果?一项“三文鱼试验”形象地为这项技术注释:专家曾以三文鱼为样本进行试验,经过两周保存,真空零度保鲜冰箱中三文鱼的细菌含量是西门子普通零度冰箱的1/3,是对照冰箱的1/140。

西门子再度演绎“保鲜革命”1三联生活周刊:对于冰箱而言,零度意味着什么?这个温度的背后有怎样的科技结晶?

盖尔克:冰箱里温度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很重要,我们的电脑冰箱研发团队通过电脑温控确保冰箱箱体内的温度精确和稳定,从而使保鲜效果更好。把温度精确控制在零度,能保证食物在不结冰的最低温度保存,因为结冰会破坏食材的细胞结构,导致变质和营养流失。而精准的零度控温则是很有难度的技术点,也是我们的核心技术之一。如今,在冰箱的保鲜、保养分以及延长储存时间三个功能上,零度技术已经有很好的表现。

三联生活周刊:在零度之后,保鲜技术还有哪些提升空间?

盖尔克:提升的方法是研究真空功能。我们通过两步来实现真空的功能:第一步推出真空盒,进一步研发后让整个冰箱的温室内实现真空,舱是真空舱。这也是我们了解到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后做出的研发。

三联生活周刊:西门子冰箱升级换代的依据是什么?

盖尔克:我们在做产品研发时候首先要做专业的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我们在1999年曾经做了一次调查、测试,了解到非常重要的一点,消费者对冰箱的基本需求就是食品在冰箱里保鲜时间既要尽可能长,又能保持营养。

三联生活周刊:在你看来,中国消费者和发达国家消费者对产品定位有什么不同?

盖尔克:在对产品品质和保鲜节能效果的要求上,中国消费者和德国消费者是一样的。但是欧洲消费者更加保守,对新技术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接受。但中国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新东西,更有探索精神。

三联生活周刊:西门子今天推出的新一代真空保鲜,功能的提升是否与能耗、环保等其他的指标有冲突?

盖尔克:这两个指标确实有一定的冲突。西门子家电也一直致力于在环保上大力投入。但归根结底,冰箱是有功能性需求的,最大的用处是要保鲜,同时还要能保存一定量的食物。我们必须在实现这两个要求以后再考虑如何提高节能指标。很难想象一个容积只能保存一天食物的冰箱的实用性,虽说耗电小,但用处却不大。所以,我们面对的挑战难点在于,既能够使功能达到消费者需要,同时又把能耗降下来。这就需要通过保温和其他材料的选择,通过改善压缩机的功能,改善冰箱制冷的管路,甚至通过采用更好的电脑软件等,最终实现能耗降低。

三联生活周刊:西门子作为家用电器公司,如何破解节能环保问题?

盖尔克:节能环保也是我们公司非常重要的战略,我们在欧洲已经有一个专门负责能效的人员,博西全球总裁顾伯乐博士致力于推动整个能效的提高,让产品越来越节能,他也因此被评选为欧洲的环保企业领袖。

能耗不光是产品使用中产生的能耗,还有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整个生产设备,以及工厂的整个生产流程、流水线,这些都可以降低能源的使用。我们IT部门也开始考虑用电脑来达到节能效果。

三联生活周刊:西门子冰箱的核心技术研发是在哪里完成的?

盖尔克:西门子在全球有共享的研发平台,中国的南京和土耳其、德国是三大冰箱研发中心,每个研发中心的侧重点不一样。我们的优势就是可以共享资源,我们在中国的研发布局投入很大,在南京有专门的智能研发中心。

在中国,大家对保鲜技术、电脑冰箱以及外观设计等非常感兴趣,但欧洲的优势在于怎样做到更节能。欧盟出台了新标准,对节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节能等级会提高,从而促使欧洲的研发中心把更多精力放在节能上。

三联生活周刊:你如何看待中国电冰箱市场的发展趋势?

盖尔克:我们认为冰箱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机会。从宏观经济看,整个中国市场需求也还会继续增长:一是在未来的10年至15年内中国的人口还会持续增长;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更多的农村人口在进入城镇,继而带来更大的需求。也就是说,中国三、四级市场还在发育期,还会经历市场的较快发展阶段。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已有产品升级换代。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冰箱市场的产能是否已经过量?我们注意到一些调查机构已经调低了中国今年冰箱增长的速度,你如何预测今年中国冰箱市场的容量和增长潜力?

盖尔克:至于产能过量的问题,我们以汽车领域为例,如果把所有汽车制造业的产能加起来,的确存在供给过剩的问题,但对于一些有竞争力的品牌,则不存在所谓的过剩。

所有的预期都是基于过去的表现。我认为,中国市场2010年后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相对于经济危机的2009年来说,去年第一季度增长很快,今年一季度的增长是基于去年的高位,所以增长相应放缓也很正常。短期看,市场受很多因素影响——购买房产的意愿以及材料涨价等等。我们认为下半年情况会有所好转,今年依然可以实现增长。现在国家有些新的标准,大家对节能的考虑会更多,对好的、节能的家电产品的需求也会增加。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面临的原材料和成本上升压力是否会更加严重?竞争是否会更加激烈?

盖尔克:原材料价格上涨基本不可避免,政策融资越来越困难,给企业现金流带来压力,所以对一些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困难在所难免。但我不太担心制冷行业,因为中国现在很多家电制造商都是私有企业,他们非常灵活,如果不能生产冰箱,还能马上去生产别的产品。

西门子在中国执行的是长远规划,所以我们不太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比如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一些企业关门、停产甚至倒闭,而西门子却继续加大投资。因为我们认定中国发展是第一位的,我们坚持在中国做长期投资。

三联生活周刊:很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都会选择通过与中国公司整合来适应本土市场。西门子是否有类似打算?

盖尔克:是否选择与当地企业合并,最终还要取决于企业的发展方式和进入市场的方式。我们进入市场比较早,那时还没有大规模的并购潮。这几年,纵观中国家电企业整合,更多的是国内企业,鲜有和国外企业合并的。现在,我们的策略还是聚焦于目前正在做的事情,而且,现在并购中国企业也实在是并不便宜。

三联生活周刊:西门子长期主打高端产品,在未来越来越多地进入二、三线城市后,如何既保持高端高品质的特性,也让更多的人买得起?

盖尔克:首先我觉得即使在三、四级市场,也有西门子的受众人群。我去过甘肃和青海等地的中小城市,那里的消费水准虽然比较低,但依然可以找得到比较有资金实力的人,也有人做较大的生意,有人开丰田越野车、买宽敞的房子。我认为,这些人买西门子冰箱完全不是问题,所以,我不认为三、四级市场就没有西门子的目标消费者。

我还发现,三、四级城市近年发展很快。去年我从长沙开车到凤凰,沿途看到有少数民族的房子,很多地方不太发达,但可以看到周边城市的崛起,新的楼房在兴建。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给他们带去财富的原因,这些地方的小镇发展都很快,消费者也能消费更高价格的产品。整个的富裕人口比例还没那么高,但他们的发展比例在增加。我们的想法是这样,给消费者提供的产品不能只考虑相对便宜,而是要把所有的产品展示给他们。

三联生活周刊:既然您已经注意到中国城镇化进程非常快,这意味着在一段时期非高端市场将越来越大。西门子在这方面是否有过其他想法?

盖尔克:每个企业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对西门子来说,核心战略就是好技术、新技术。我们的规模很大,我们不是一个以规模充量的企业,不会为了迎合非高端就去降低产品的品质和技术。反观中国家电市场的发展,我们也会发现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思考从规模到质量,再到效果的发展道路。

三联生活周刊:去年在世博会看到西门子展示的智能冰箱何时投放市场?

盖尔克:智能家电有两个概念:一是联网的概念,不仅是家电之间联网,更重要的是跟智能电网联系,智能电网开发是一个很大的项目,国家也在考虑。这个技术的推广取决于各地方的基础建设。另一方面,我们在世博会中展现的智能冰箱更多是通过一些软件、扫描技术等,让冰箱内部的食品储藏变得智能化,也就是说,冰箱告诉你哪些食品快过期,需要补充哪些食物等等。这跟食品上扫描的标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精确性和联网性过关,理想情况是冰箱自动扫描所有食物,告诉你鸡蛋在哪里,牛奶什么时候过期,提醒你要赶快吃,甚至通过智能测算,可以知道你爱吃什么,什么东西少了以后,可以自动帮你在网上下订单。■ 真空环境零度西门子食品保鲜冰箱西门子家电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