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访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我们单位设了一部维权电话,来电咨询的大多数是乡村医生。他们反映的问题五花八门,但多以长年未能解决的养老问题和补助问题为主。我是通过这部电话与老王逐渐熟知的,他是安徽省六安市寿县的乡村医生,工作几十年却仍在为生计苦恼。
老王向我反映:“我住在镇里的一个小型社区,社区没有设立卫生室,不得已,执业注册时我只能注册在临近的一个卫生室。但实际中,我一直负责我所在社区的公共卫生和基本诊疗工作。近两年,国家出钱补偿乡村医生,每人每月有几百元的补助,条件是每个卫生室只有一个名额。于是,我就成了没有‘身份’的人,至今未得到过任何补助。”
老王的问题的确有特殊性,我抱着“特事特办”的希望打开了六安市卫生局网站,很幸运地发现网站首页设置了“卫生信访”专栏,可以直接给局长写信反映问题。花了很长时间填完所有信息,点击提交,弹出对话框:“您填写的电话号码有误。”检查一遍发现没有错。我想也许不能填手机号码,就换了个座机号码,仍然有误。我又想也许是电话号码的格式不对,换了几种输入格式,依旧有误。此路不通,就直接打电话吧。寻遍整个网页未发现电话号码,打114咨询,终于如愿以偿。可是打了半个多小时一直无人接听。再次转变策略,隔半个小时打一次,终于在第N次尝试后接通了。说明来意,答复是:“你这个问题不归我这里负责,你还是直接给局长写信吧。”“咵”一声,电话挂断,再打无果。
总要给老王一个交代,我又硬着头皮给寿县卫生局打电话。电话很容易接通了,工作人员的态度比较温和,只是他们的答复却很荒唐:“当初他注册在别的卫生室属于个人行为,既然是个人行为我们就不能负责,除非他变更注册地。”我说:“问题就在于他所在的社区没有卫生室,即使变更还是没有补助啊?”“那就没有办法了。”电话中断。辗转问了其他工作人员,仍未给出具体解决办法,我只能如实回复老王。电话那头儿的老王很无奈:“没关系,就知道是这个结果。”
经常守着这部维权热线,渐渐体会到与政府部门接触的艰难,也体会到身在基层遇到问题无从依靠时的无奈与茫然。我就不明白,既然提倡官民互动,既然已经设立了“卫生信访”的专栏,为什么还要百般“阻扰”?看来只是做做样子,赚取点上级的口碑罢了。(文 / 王真) 信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