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投资的“春天”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我国居民储蓄总额截至2010年已超过20万亿元。而散落在民间的资本又有多少呢?谁也说不好,但据说仅温州就有5000多亿元的闲散资金。尤其是在民间资本最为充裕的东部沿海地区,数以万亿计的民间资本如无根的浮萍在市场上“飘荡”。他们目标不定,左冲右突,哪里有获利的“缝隙”便一窝蜂地往哪里钻,甚至虚拟产业平台在资本市场逐利搅局。坊间风传民资是资本市场和个别农产品价格暴涨的背后“黑手”。

其实,说躺在银行的20万亿元储蓄失去了货币的功能是有一些道理的。笔者有个朋友从南方“淘金”归来,不甘心手中的钱仅在银行生息,想“以钱生钱”的门路都“想疯了”,却始终没找到好项目进行投资。其实,如果把资金比作“新郎”、把项目比作“新娘”,被招商任务快“逼疯”了的地方政府很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引导资本流动。据我所知,温州去年就建立起国内首个以“为资本找项目、为项目找资本”的民间资本与项目对接服务平台。笔者以为,温州的思路值得借鉴。服务平台在保障丰厚的民间资本有序、有效地流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同时,也有望使部分游走于灰色、非法边缘的民间资本实现转型。

2009年,在政府4万亿元投资带动下,全国投资总额达19.4万亿元,而民间投资仍占大头,比重达56%。诚如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胡宏伟所言,只要给民间资本“一片沃野”,就会立即“落地生根”。《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但实际上很多垄断行业民间资本是很难进入的,这就是所谓的“看得见、摸不着、进不去”的“玻璃门现象”。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文 / 刘英团) 期待投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