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积极推动“东海正名”
作者:俞力莎( 一名韩国士兵在“独岛”(日本称“竹岛”)站岗 )
5月1日,韩国政府对外表示,已再次向联合国下属的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提议,将现在的“日本海”名称更改为“东海和日本海并记”。IHO将于2012年举行每5年一次的国际海道测量大会,第四次修订《海洋边界》。该文件对世界范围内各海域界线加以规范化,其对海域的命名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名称。
尽管在过去一年中朝鲜半岛的局势十分紧张,但是为了推动国际社会对“东海正名”问题的关注,这次韩国还积极鼓动朝鲜加入论战,在4月29日向朝鲜发送的公文中,提醒其在IHO对成员国提供的关于海洋名称的申请限期内反映意见。韩国学术界也提议5月中旬在朝鲜开城举行韩朝双方关于“东海正名”合作的学术会议。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的约翰·肖特告诉本刊记者:“直到不久前,韩国还仅仅只是在提防朝鲜,而将日本视为盟友。”相比之下,举步维艰的震后重建似乎让日本政府还无暇做出回应。2007年国际海道测量大会召开前夕,日本曾大张旗鼓地向全世界著名的地名专家发送正式公函,指出“日本海”标记是从1929年获IHO正式命名以来就一直使用的,全世界主张“东海”标记的只有韩国和朝鲜两个国家。
日本海东接日本的北海道、本州和九州三大岛,西濒朝鲜半岛和俄罗斯,北至俄属萨哈林群岛,在历史上曾经被称为“东海”、“朝鲜海”等。“1929年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发行第一版《海洋边界》,当时朝鲜半岛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因此,对这片海域最初的正式命名完全是在日本影响下产生的结果,没有顾及朝鲜半岛的意愿。”约翰·肖特告诉本刊记者。而1953年第三版《海洋边界》发行时,韩国还不是国际航道测量组织的会员国,因此“日本海”作为对这一海域的单一命名被继续沿用。1991年,韩国加入联合国后,开始在国际上提出“东海正名”问题,日方则认为不存在“殖民地改名”问题。“日本海”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1620年意大利牧师绘制的世界地图中,18世纪后期,来自法、英、俄的3名探险家相继在日本附近进行调查,逐渐明确了日本海的形状。到19世纪初,“日本海”的名称即已在国际上成为该海域的单一名称。
“近来西方和北美地图出版商发行的地图都越来越多地使用‘东海/日本海’双重命名,这逐渐成为国际通行的惯例。但在联合国和IHO层面,官僚政治倾向于避免处理‘政治性问题’,它们更愿意处理所谓的技术性问题。”约翰·肖特如是说。2002年,IHO曾决定在修订《海洋边界》第4版时删除单独标记的“日本海”并通过投票解决地名问题,但在日本的压力下一个月后不了了之。对于日本而言,作为IHO的最大经济援助国之一,若不能维持“日本海”标记,也是它所不能接受的。但是,2007年在俄罗斯海参崴举行的国际地理名称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已经共同发出了为该海域正名的呼吁。
对韩国而言,它所要推动的“东海正名”问题,也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规范化问题,而是一个极具政治象征意义的历史问题。教授告诉本刊记者:“韩国人现在正在清算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韩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民族主义情绪与民族自豪感的勃发。”而韩国的最终目标是使“东海”取代“日本海”,成为该海域唯一一的国际通用名称。
牵动韩日两国敏感神经的还有关于位于这片海域的“独岛”(日本称“竹岛”)的主权之争。挪威大学教授、日本和平与安全研究所的专家保罗·米德福德告诉本刊记者:“尽管韩国政府已经对‘独岛’进行了有效控制,但它在面对一个更为强大的邻国日本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不安全感,以及对日本殖民统治的阴影。实际上,这些岛礁本身并无多大价值,韩日两国都不是因为海洋资源或者军事战略部署而争夺‘独岛’。”
这并非意味着“日本海”在战略意义上不重要。“‘冷战’时期,它既是苏联太平洋舰队进出太平洋的必经之地,又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对前者进行遏制的重要场所。苏联解体后,“日本海”周边再没有与美军相对抗的力量,韩日两国又都是美国的盟友。”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乔恩·戴克告诉本刊,“美国的政策是紧跟IHO的标准。它并不想介入两个重要盟友的纠纷中,做出明确支持任何一方的表态。相比之下,俄罗斯的远东复兴计划和俄太平洋舰队在‘日本海’上的军演或许更能引起奥巴马政府的关注。”■(文 / 俞力莎) 东海韩国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