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拍秋意浓

作者:李晶晶

( 张晓刚1988年创作的《生生息息之爱》以7906万港元成交 )

来到香港的这天,恰好赶上苏富比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破晓——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源”夜场专拍,这是尤伦斯撤出中国的谢幕之拍。当晚,105件作品总成交额为4.27亿港元,超出拍前估价的3倍。张晓刚1988年创作的《生生息息之爱》以7906万港元成交,刷新了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此外,张培力、王广义、耿建翌、余友涵、丁乙等艺术家的作品都打破了个人最高纪录。这晚的盛况,让那些还没有从纽约拍卖1800万美元花瓶高潮中走出的人们,又再次亢奋起来……

2010年5月底,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主办“往返:北京—纽约现在”展览时,尤伦斯夫妇特意来到北京参加开幕展。当时在接受本刊专访时,尤伦斯对所涉及的中国书画收藏的话题已经毫无兴趣,只在寥寥作答。他更愿意去畅谈他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并激动地表示:“对作品的选择就是凭心的感觉,就好像这个展览一样(往返:北京—纽约现在)。我看到李松松的画,还有李晖的那张床——装置作品《轮回》,我就觉得特别好,昨天我买下了它们。”

2009年春,尤伦斯在第一次专场拍卖前,对自己出售中国书画作品有过一番解释。在他看来,收藏中国古代书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们太稀有,收藏很难达到一定的量和规模。而他们夫妇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所以想将手中的中国古代书画置换为当代艺术作品。这种“换手”似乎与他2010年北京之行的购买行为是吻合的。

此时,北京保利已经为尤伦斯的中国书画收藏进行了三次专拍。市场上开始有消息传出,尤伦斯意在出货。记者在采访完尤伦斯之后的第二天,与一位跟尤伦斯极为相熟的业内人士长谈时,他说:“现在没人谈收藏兴趣是怎么来的,尤伦斯是做‘风险投资’的,如果我一定说这个项目是为了赚钱,就很扫兴,可事实就是这样很扫兴的投资行为。”在提到尤伦斯仍在购买当代艺术作品时,他继续说:“事实上尤伦斯所有的东西都要卖,接下来还会有几场拍卖说不好,但肯定是要接着卖。他再买(当代艺术)是为了维持形象,这是战术,他有他的想法,买几样东西都是小钱,他要做出个形象给大家看,证明博物馆基金会名誉都很好,所有事情都有个兴衰。”

仅一年时间,这话成为现实。从2009年至今,尤伦斯在中国套现超过10亿元人民币。对于他来说,丰硕的秋收提前到来。尤伦斯曾公开表示:之所以选择在中国拍卖,是希望最后能将这批书画作品留在中国。如今,确实如他所说,画作是留下了,钱袋子却跟着老尤满载而去,这是一场完美战役。然而他的撤离,让国内曾经追捧过、甚至吹捧过尤伦斯的人们都一脸无奈的茫然。

春拍秋意浓1( 明崇帧犀角雕山水人物图杯“己卯夏日秣陵兴城制”款,1410万港元成交 )

香港苏富比“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专拍以4.27亿港元的成交额落幕,这对低迷了许久的中国当代艺术来说,的确是一针兴奋剂。但在这个数字的背后,买单的并非是中国人,来自西方的个人及投资基金是最主要的买家。苏富比面向全球客人的内部英文杂志,本月是以曾梵志为封面,或许这是一个风向标。4.27亿港元的这笔资金仅约合5500万美元,对于西方任何一个基金的投资来说都不算大钱,这个数字仅能购买一幅莫奈中等水平的画作;或者碰碰运气,看是否能买下一幅毕加索的作品。可是当晚这个数字已经被超量放大,所有人信心满满地等待着第二天中国古董部分最重要的夜场——玫茵堂的出现。

玫茵堂是市场上最后一个源自欧洲的重要中国艺术品收藏。取义玫瑰如茵,花开遍地。藏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收集而成,据苏富比说玫茵堂与阿尔弗雷德·克拉克(Alfred Clark)及玻西瓦尔·戴维德(Percival David)齐名。克拉克和戴维德都是富有激情的收藏家,其所藏为北京和台北故宫之外最为珍贵的藏品。香港苏富比将此次“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专拍誉为“世纪之拍”,充满了期待之情。76件拍品的估价在7.1亿~10.7亿港元,其中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明成化青花“瓜藤纹”宫盌、清雍正粉彩蟠桃献瑞图圆盖盒更是被寄予厚望。外界也大胆预测,锦鸡花石图胆瓶有望打破新纪录。

春拍秋意浓2( 17世纪犀角雕仿古螭龙饕餮纹觥“尤以良作”款, 1850万港元成交 )

去年11月11日,英国郊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拍卖行,创下中国艺术品的世界纪录,一只乾隆时期的套瓶以折合5.5亿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这个偶然的事件把中国艺术品市场推向一个高峰。一时间,与这个行业有关、无关的人们都奔走相告,以为中国艺术品的黄金时代到来了,之后的若干场拍卖都显得微不足道。连带影响,这些拍卖中行家们认为不起眼的古董都能卖出好价格。今年开春,从3月纽约开始进入拍卖季,与大家之前的判断一致,拍卖超行情发挥,大面积修补过的瓷器,也能轻而易举地卖出高价。这时又爆一冷门,估价800元的“类属民国”的花瓶,卖出了1800万美元的天价。大家于是觉得市场正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玫茵堂夜场专拍前,我拜访香港一位收藏家。聊天的过程中,他表示将竞拍玫茵堂一场中明洪武釉里红开光式寿菊图棱口折沿大盘,预算在4200万港元左右。如果这场拍卖继续英国、纽约的行情,那么他的预算对于拿下这只估价在2500万~3500万港元的折沿大盘会有难度。

春拍秋意浓3( 清乾隆胭脂红轧道锦地洋彩缠枝花卉纹套炉钧窑釉变双象耳转心瓶,此瓶通体施炉钧釉,观看时无视觉变化,并没有旋转的意义,拍前行家普遍不看好,最后却以7010万港元成交 )

4月7日晚18点30分,玫茵堂专拍开始。现场的气氛并没有预期的热烈——8号拍品流拍,10号拍品流拍,12、13号流拍,15号拍品,备受瞩目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也流拍了。看到此时,已经可以判断朋友当晚的竞拍十拿九稳。约在20点20分左右,明洪武釉里红开光式寿菊图棱口折沿大盘起拍,3600万港元落锤,加佣金最后成交价为4098万港元。最终76件拍品成交54件,成交额为3.99亿港元,远不及事先所预估的7.1亿~10.7亿港元。成交额低于预估价,这在近年拍卖中是极少出现的情况。当晚,最高成交拍品为明宣德青花鱼藻纹棱口洗,以5106万港元成交。明洪武釉里红开光式寿菊图棱口折沿大盘紧随其后。

在苏富比对外发布的官方消息中,把这一现象归为“投标者对于高价拍品的审慎竞投”。先来说一个小插曲:4月4日英国《每日邮报》称,“由于中国买家至今仍未支付5.5亿元拍卖款项,乾隆花瓶的卖家约翰森上周专程飞到中国上海,劝说买方付款”。这在世界拍卖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买家和卖家本不认识,也没机会认识。通过拍卖行这样一个平台被迫走到一起了。约翰森先是空欢喜了一场,等心情平静之后又陷入到另一场烦恼。拍卖后,卖家约翰森都为自己的后半生画出了宏伟的蓝图,跟各种人、各种机构都接触了,没想到这钱就是收不到,逼着他来到了一辈子都没来过的中国。显然约翰森是不理解中国人的文化,而对于在那一天很多出过高价的人,现在都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拍到这只花瓶。

春拍秋意浓4( 明成化 青花瓜藤纹宫碗 大明成化年制款 直径15.4厘米 明成化青花花果纹宫碗可能为宫廷饮食器具,其模制、瓷制触感至臻,画工妙美柔和,花果纹样简约内敛。这件宫碗薄胎深壁,口沿微张,内外以青花绘花果纹样。宫碗约有12种样式,此件作品则属于唯一绘果纹,其余皆装饰花卉图案。青花花卉和花果纹碗在永宣两朝的时候已经流行,但成窑纹饰并没有全盘承袭,而是加以变奏。此类瓜纹图案多取瓜瓞绵绵谐音,寓意繁荣兴旺,子孙万代。 拍前估价在8000万~1.2亿港元,高估价使得此件拍品并未成交,拍后以私人洽购方式,9000万港元成交。 )

拖欠的消息迅速扩散,想来也传到了玫茵堂主人斯蒂芬(Stephen Zuellig)那里。他要求苏富比按照过去的传统,必须35天结款。苏富比采取了史无前例的最严厉措施,若要参加玫茵堂专拍,必须先支付800万港元的保证金。不过这一举措只针对两类人:曾有违约的和长期拖欠拍卖款的买家,对于个别记录恶劣的买家,不予以办牌。当晚只有7字头和8字头的号牌可以竞投,对于4件高投标拍品,只有8字头号牌可以参加。这些年在拍场中最活跃、最起劲的人一个都不见了。

800万港元的保证金并非所有人都要支付:香港、台湾地区,欧美以及内地信誉记录优良的买家都不需要支付,苏富比都主动提出为之办牌。如果这次又是常规的拍卖,或许又是一场盛宴,结果就是吃完饭不给钱的“霸王餐”。苏富比这一次不再给任何人面子,他们的措施,或许能让买家警醒。玫茵堂拍卖结束后,两件重要流标拍品——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和明成化青花瓜藤纹宫盌,以私人洽购方式成交。

春拍秋意浓5( 明成化 青花瓜藤纹宫碗 大明成化年制款 直径15.4厘米 明成化青花花果纹宫碗可能为宫廷饮食器具,其模制、瓷制触感至臻,画工妙美柔和,花果纹样简约内敛。这件宫碗薄胎深壁,口沿微张,内外以青花绘花果纹样。宫碗约有12种样式,此件作品则属于唯一绘果纹,其余皆装饰花卉图案。青花花卉和花果纹碗在永宣两朝的时候已经流行,但成窑纹饰并没有全盘承袭,而是加以变奏。此类瓜纹图案多取瓜瓞绵绵谐音,寓意繁荣兴旺,子孙万代。 拍前估价在8000万~1.2亿港元,高估价使得此件拍品并未成交,拍后以私人洽购方式,9000万港元成交。 )

此次香港苏富比春拍,古董部分最大的特点就是:小件低估价的拍品,价格冲高幅度大;高估价拍品多数流拍。但有一件例外,4月8日瓷器工艺品专场中,封面是一件标为“清乾隆胭脂红轧道锦地洋彩缠枝花卉纹套炉钧窑釉变双象耳转心瓶”,底落大清乾隆年制款。这件转心瓶器身整体为炉钧釉,瓶颈及足绘洋花,余隙作胭脂红地锦上添花。此瓶无来源、无记录。拍卖前,许多行家和专家都不看好这只转心瓶。

转心瓶是乾隆时期创制的一种瓶式。在一个镂孔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透过外瓶镂空部分可看到内瓶上的画片。另有一种相似的称之为套瓶,内瓶不能转动。拍卖的这件“清乾隆胭脂红轧道锦地洋彩缠枝花卉纹套炉钧窑釉变双象耳转心瓶”不设内瓶,通体施炉钧釉,观看时无视觉变化,与常见的转心瓶明显不同,并没有旋转的意义。最后由某古董商陪其客人现场拍得,成交价为7010万港元,着实让所有行家都看不明白了。

春拍秋意浓6( 明宣德 青花鱼藻纹棱口洗 大明宣德年制款 直径18厘米 这种器型的棱口洗几乎仅见龙纹、凤纹或龙凤纹装饰,应该说象征皇权的重器。而这件作品,描绘文人气息浓重的鱼藻纹饰,皇帝身处宫廷内院的时候,或为法书丹青之用。宣德皇帝善于赋诗作画。鱼藻纹绘于笔洗上,用于盛水洗笔,雅趣横溢。 明万历初年,屠隆在《考槃余事》一书记述文房用具时提到:宣德有鱼藻洗、葵瓣洗…… 玫茵堂夜场拍卖以5106万港元成交。为当晚最高成交价。 )

苏富比春拍是一个风向标,紧接着就是大陆及香港佳士得的拍卖,整个春拍要到6月底结束,那时候已经是夏季了,再回顾2011年的春拍会有更清晰的答案。■

春拍秋意浓7( 明洪武 釉里红开光式寿菊图棱口折沿大盘 直径45.5厘米 此类釉里红大盘,烧成难度极大,为明初制瓷艺匠罕见成功典范。仅有5件尺寸相仿的作品见于拍卖。此盘有三种装饰元素,菊花、莲花以及波涛纹为洪武时期瓷器典型纹样。但迄今罕见此纹饰组合于同一大盘上。比较相似的一例,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盘心绘三所折枝菊花。另一件形制设计相似的洪武釉里红折枝牡丹纹棱口大盘则藏于上海博物馆。 玫茵堂夜场拍卖以4098万港元成交。为当晚第二高成交价。 )

(文 / 李晶晶) 春拍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