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伊间谍门:阴谋与外交

作者:俞力莎

科伊间谍门:阴谋与外交0( 去年5月,科威特政府发言人巴赛瑞就捣毁一个为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工作的间谍组织做出说明 )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也指责伊朗侵犯这一组织成员国主权,同时涉嫌“通过在科威特境内安插间谍网络、公然干涉科威特内政”。一周后,作为对科威特的报复,伊朗也驱逐了3名科威特外交官。

去年5月,科安全部门破获一个涉嫌为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搜集关于科军事目标和驻科美军基地情报的间谍团伙。今年3月29日,科威特一家法院以间谍罪判处两名伊朗人和一名科威特人死刑。这3个人被逮捕时都在科威特军中任职。3月31日,科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萨巴赫又称,一些证据显示,多名伊朗外交官与这一间谍团伙存在关联。于是就出现了本月初两国互逐外交官的一幕。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科威特安全官员向媒体透露,这次破坏的间谍团伙只是冰山一角。伊斯兰革命卫队还秘密招募了黎巴嫩和叙利亚国民加入科威特的8个间谍团伙。被招募的重点对象是那些为科威特军队服务或者在敏感、重要部门任职的人。一个代号为A.T的地下情报人员曾经是伊朗驻科威特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负责旅游方面的事务。他利用工作之便展开间谍招募活动。2009年12月,他在科威特安全部门将其列入调查名单后与另外3名外交官离开了科威特。

以色列海法大学中东历史系主任迈克尔·埃派尔教授认同伊朗在海湾国家部署了庞大间谍网络的观点,他对本刊分析:“对这一事件的理解必须要与伊朗想要主宰波斯湾与中东地区的野心联系起来,也要与伊朗和沙特的敌对关系联系起来。这很有用,伊朗可以借此向逊尼派国家发出威胁:如果美国或者其他国家想要进攻伊朗,那么它们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伊斯兰教改革派”项目主任、美国乔治敦大学访问学者希琳·亨特告诉本刊记者:“伊朗在科威特有不少同情者和社会关系。在过去的20年里,关于伊朗系统性的间谍和破坏活动的问题变得格外突出。”

伊朗对于“间谍门”有自己的解释。伊朗外交部长萨利希在9日的一个记者招待会上说:“科威特说破获了伊朗间谍网,这完全是人为案件,是个大谎言,是与巴林局势有关。”希琳·亨特证实:“‘间谍门’发生之初,科威特说伊朗政府并未牵涉在内。伊斯兰革命卫队被指控为所有间谍活动负责,因为它的行动被认为是独立于伊朗政府之外的。但是,巴林危机发生后,科威特的立场就变了。”迈克尔·埃派尔说:“科威特很担心巴林局势的进展。本来人数不多的科威特海军还派出了一支小分队前往协助巴林政府。”

希琳·亨特认为,海合会指控伊朗为巴林危机幕后黑手,部分是为了替沙特出兵干预巴林局势的行动辩护。“历史上巴林曾是伊朗的一部分,大部分巴林人都是什叶派教徒,许多还有伊朗血统。沙特阿拉伯的产油区也居住着大量什叶派教徒,因此沙特政府很担心巴林的动乱会蔓延到自己境内。沙特或许试图激怒伊朗,诱使后者干预巴林局势,这样就可以为自己找到一个对伊朗发动武装袭击的理由。最近这些沙特向伊朗发出的威胁表明至少在沙特的一些利益集团内有这样的倾向。”迈克尔·埃派尔也认为伊朗并没有采取行动引发巴林的示威活动,但它应该会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巩固自己的立场以及削弱沙特和美国的势力。

萨利希还说,海合会的指责是“一场由嫉妒伊朗和科威特友好关系的人制造的阴谋”。伊朗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也宣称,海合会之所以对伊朗发出警告,是因为“受来自美国及其盟友的压力”,伊朗没有必要秘密监视海湾地区的“朋友”。希琳·亨特说:“沙特与科威特的拉斐圣战分子一直反对科伊发展友好关系。它们还支持那些与伊朗政府唱反调的‘人民圣战组织’以及库尔德游击队等恐怖组织。”迈克尔·埃派尔说:“科伊之间有很多经济联系。科威特一直想取信于伊朗,表明合作意愿。但是,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惨痛经历让它惧怕什叶派会控制伊拉克,以及伊朗会控制海湾地区。因此,美国人的存在对科威特的国家安全变得十分重要。那些海湾产油小国家处在地区强国的夹缝中。它们认为伊朗存在危险挑战而视沙特为国家安全的保障,这种观念建立在与沙特和美国合作的基础上。但与此同时,它们也竭力避免过分依赖沙特,还试图安抚伊朗,降低与伊朗关系的紧张程度。”■(文 / 俞力莎) 沙特间谍阴谋外交科伊伊朗革命科威特中东局势伊朗伊斯兰革命伊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