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Yes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我的朋友Yes0

Yes的原名叫柴田泰时,从东京来。Yes刚来时我正在旅行。有一天和另外一位室友通电话,他兴致勃勃地向我描述Yes:“热情活泼,心理年龄挺年轻,爱喝酒。”2月我回了学校,第一次见到了Yes本人,发现室友描述得挺准确。初次见面,Yes饶有兴致地告诉我“泰时”英文拼写的第一部分是“Yas”,于是他就给自己取了“Yes”这个英文名。我猜想,之前他必是对每个室友都已经解释过他名字的缘由了,但是再一次重复时,他仍然神采奕奕,可见他的确对这个名字很满意。

Yes天性活泼,喜欢交际。不幸的是在我们这个英国小镇,总共只有9个日本人,其中7个还是男生,这一度让Yes很失望。暂时的受挫自然挡不住Yes的热情,他决定努力使自己的交际圈国际化。于是,每晚我都可以听到Yes在隔壁学英语的声音。Yes学英语的方法很简单,他复述英文电影的每一句台词。台词数量的多少成了他评价一部电影好坏的标准。如果说每晚持续背电影只是愚勇的话,Yes却是有勇有谋。

有一天,Yes突然让我教他用中文说“我是日本人”。就为了这么一句话,他整整纠缠了一刻钟,直到我向他保证我爸爸能听懂他说的“我是日本人”。之所以要学这句并不是出于民族自豪感,而是因为他想认识实验室里的一个中国学生。这就是Yes的谋略所在:既然自己作为日本人在镇上是珍稀物种,那么他在交际中就不能浪费了这份天然优势。

就这样,Yes变得越来越日本人了。他让我邀请朋友们来聚会,他自己却花费一个下午的时间为大家准备生鱼片和寿司。聚会上Yes总是乐于挑起新的话题:“在你们中国,妻子在婚后还会工作吗?在日本……”“我小时候就对鲸特别感兴趣,所以我才选了这个专业。在日本,鲸……”Yes不停地给我们普及有关日本的知识,从电影到动漫,从剑道到棒球。Yes总是乐在其中,似乎大家同他的交谈就是他忙碌一个下午的最好回报。

其实Yes并不想当日本文化宣传大使,他想要的只是一些朋友,可是这个大使角色却自动地落到了他身上。我的朋友们之后在我面前习惯性地称Yes为“你们家那日本哥儿们”。想到Yes的热情最终被人忽视,我不禁觉得有一些惋惜。大家都记住了他是日本人,却没发现其实他对自己的名字十分满意。

若是记住了名字,那又是多大的区别?我们不都是没有耐心逃脱符号化的交流吗?前几天学校有一个红色派对,参加者必须穿红色衣服。我去邀请一个英国朋友跟我一起去,不巧他当天有事去不了,他笑着对我说:“我就不去参加你们共产主义者的派对了。”他这话当然是幽默,但是幽默也不是凭空而起。这位英国朋友研究的是日本电影,或许我当初该把他介绍给Yes认识。■

(文 / 小柏) Yes朋友

上一篇: 失败者传记
下一篇: 声音(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