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儿建筑工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都说农村现在是老人在守候,可我却见到太多老人在建筑工地上忙碌的身影。我所知的郑州市一所高校教学楼施工工地有200多名工人,工头儿朱师傅介绍说,工人的年龄大多在35岁以上,50岁以上的也不少。他说:“这些工人基本上是从偏远贫穷的农村过来的,秋收的时候回去打理农活,忙完了再返城。你瞧,我们这个工地上,不但有61岁的老头儿在干搬砖、打灰浆之类的活儿,还有56岁的老太太在工地灶上蒸馍煮饭哩。我多次劝他们回去,可他们说家里急需钱用……我心里不是滋味,叫他们干活儿我于心不忍啊,可是真没办法!”“不出来打工怎么办?大儿子结婚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小儿子立等盖房子娶媳妇,没有钱怎么盖房子,怎么娶媳妇?这不,我和小儿子天天都来工地干活。”在内乡县城某住宅小区工地上,51岁的胡立勇老汉对笔者如是说。

老头建筑工增多,除了活计脏、累、险,保险待遇差,越来越难以吸引年轻人加入外,另一个原因还是“80后”赡养老人有点力不从心。“可怜我的老父亲年近花甲,却为了供养我的小妹妹上大学,还要在农闲时到城里的建筑工地打工,我真是惭愧,可我现在实在没有办法……”大学毕业一年的屈中意刚到南阳市一家化工公司当会计,1300元工资吃饭交房租后所剩无几。日前,笔者到屈中意的老家内乡县灌涨镇屈营村采访,他的父亲到镇上一个建筑队干活儿去了,其母告诉笔者:在农村,家庭贫困的孩子上高中、上大学早就花光了家中的积蓄,多数家庭还债台高筑。谁知道这些年大学生毕业后遇到就业难、买房难、结婚难,家中父母焦虑坏了。为了孩子能过上体面的生活,父母们仍然捉襟见肘地过活,年近六旬还要到建筑工地打工挣钱,除了要供孩子上大学,还希望帮衬孩子一点买房的“首付款”,还有结婚什么的,都需要钱啊!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用工荒”造成的建筑工缺口近年来往往被农村老人弥补上了。

“要让人民有尊严地生活”和“要让人民舒心地生活”,都给予社会一个信号,那就是中国今后重在民生建设,着力社会幸福感的提升。寄望不久的将来,建筑队伍中的‘老头儿’、‘老婆儿’现象消失,让农村老人像城市老人一样,能够享有一个舒心安逸的晚年。

(文 /   许圣义) 建筑工老头儿

下一篇: 我想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