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整百亿,看了什么?
作者:李东然( 电影《唐山大地震》剧照 )
刘嘉是著名的电影产业研究专家、《中国电影报》专栏作者,每周,她都会为《中国电影报》写有关全国电影市场的评点,而点评中的数字,威信度不仅体现在业内已成为诸多决策制定上的重要参数,算得上产业内最权威的数字之一,也是公认的官方数据之一。
每年和刘嘉一起编写《中国电影年度产业报告》的合作者们,都对这些数据尤其感激。“刘嘉原来从事一线的电影发行工作,是当年太平洋院线的经理,那些数字,每周是她亲自打电话从全国各地要来的,大家相信,其中的泡沫成分最少。”《2010年中国电影产业报告》类型部分写作者、中国传媒大学影视学院教授蒲剑告诉本刊。
惊喜地站上三位数量级
截至本周发稿时,贺岁档三部大片在影院里拉开的阵势,成为12月街头巷尾最有热度的话题。《赵氏孤儿》自12月4日起在国内公映,首日票房2670万,第二天2440万,“保2亿争3亿”是迄今认可度很高的预估。《让子弹飞》12月16日上映两天半便破亿元人民币票房,上映8天更冲破3亿元人民币,其中更创下单天收6000万元人民币的票房纪录,制片人马珂因此为影片立下了打败《阿凡达》的壮志。而《非诚勿扰2》上映首日3300万元票房的火爆成绩,不出意外,3亿元级别合情合理。
总瞰2010年度,“高开高走”是刘嘉对本年度票房的整体综述,作为资深的业内人士,她的冷静中不乏相当程度的欣喜:“2010年的中国电影市场100亿票房是可以保证的,2010年正好是我们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市场的产出上能达到三位数,这对于刚刚走上产业化的中国电影市场而言,既是个辉煌的收尾,也是新的起点。”
( 电影《叶问2》剧照 )
统览全年度国产电影单片票房统计,在国产影片范畴里,《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预估)必将各以6亿以上的票房遥遥领先于其余影片,其余前10之内后7部影片的票房从1.3亿到1.6亿元不等,呈现了一个相对平缓的分布状态。看来,去年初《阿凡达》的13亿票房,除去正在冲刺的“子弹”,仍旧是绝大多数中国电影可望而不可即的标杆。
“去年1月的《阿凡达》给中国电影带来巨大的冲击,它爆炸式的表现让我们中国电影人清醒,我们产业制造的工业模式到我们进入市场的整个形态 离国际上成熟的市场发达的电影工业差距相当之大,《阿凡达》给了大家一剂清醒剂,实际上对这一整年,倒是一个很好的开局。”刘嘉说。
( 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剧照 )
整整百亿我们都看了什么
花了整整百亿元,我们看到了什么?以最受注目的票房十佳影片为例,从类型的角度,动作片优势地位依旧。除《叶问2》、《锦衣卫》、《大兵小将》、《陈真》这4部直接被划入动作片类型的影片之外,香港导演徐克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虽然未以动作标签登记在案,但动作打斗必然是较之历史、悬疑更易与观众达成共识的卖点。另外《让子弹飞》这样一部无法进行传统分类的电影,在官方统计中,同样归纳为动作片,因此,2010仍旧是动作电影的繁盛年头。
当然,除了颇为热闹的打斗继续,一部《唐山大地震》以6亿票房,强有力宣告了现实主义剧情片的回归。相对于往年的电影产业报告中,爱情片素来被笼统地归入剧情片范畴进行统计的状况,2010年的“单片票房前10”中,爱情片已经被作为一种特征突出的类型开始被独立出来,所占份额也近两成。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年度电影产业艺术报告重要作者之一尹鸿对本年度的电影市场中的类型样式持这样的观点:“2010年的中国电影从类型上讲,确实相对比过去丰富了。这一年国产电影票房过亿的大概在15部左右,这15部的风格类型多种多样,既有《唐山大地震》这样现实主义题材的情节剧,也有像《赵氏孤儿》这样非常严格的古装历史情节剧,并且有如《让子弹飞》这样难以归类,但是风格化尤其明显同时兼具商业卖点的电影。当然,中小制作的也非常出色,有《叶问2》,延续又发展动作类型传统的,也有比如《恋爱通告》那样针对性明确的影片表现不俗,为一度在中国电影主流市场中相对缺失的青春爱情题材,寻得了突破。”
回顾这一整年,刘嘉对市场的突出感受,也集中在小成本电影的崛起上:“我倒觉得,今年市场上三种片很有特色的,喜剧片、爱情片、惊悚片,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投资不用很大,只要品质达到,营销对路,一般收回成本和赢利就没有什么压力。”
但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年度电影产业报告类型专题研究者蒲剑告诉本刊记者:“至今为止,说中国电影已经开始了广泛的类型化进程,也是为时尚早。就2010年而言,《人在囧途》这样以小搏大,具有针对性受众,同时收益颇丰的类型化影片,确实已经能作为一种新的电影现象出现,也有诸如《西风烈》那样具有比较鲜明类型意识和类型努力的电影,但总的说,无论创作者的类型观念和类型意识,还是观众的类型欣赏习惯和诉求,都是有待培养和完善的。尤其在类型片中所呈现的作者类型意识上的摇摆和欠自觉,让人感到,在一片相对盲从的环境里,整体去谈中国电影的类型化进程,还操之过急。反而现在有这样一个现象,所谓大搞全民营销的‘一样式’电影,越发让中小成本的电影在市场上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在蒲剑看来,就像快餐一样,类型也是一种文化范畴的概念:“我们说类型是以美国为标准的,但其实美国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类型划分的表,它也是在学者、制作者在工业生产之中的讨论、认识而已,大概有一个概念和方向。制作者从同样的认识框架内得到生产的把握,大众在选择电影的时候,也会用类型的观念去想象这个电影会给自己怎样的感受,形成所谓的观影期待。”
虽然自2002年的院线制改革,产业之说兴起,所谓类型化和一样式的道路之争就在业界不绝于耳,可是具体到2010 这个大丰收的年头,无论从统计数表分析,还是从电影市场现实,以类为划分去分析中国电影产业的进退发展,其结论似乎永远不如以作者为划分来得清晰而精彩,几大导演群雄逐鹿早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最独特风景。
“虽然总产值达到了百亿数量级的可观,但是全民营销的大片,尤其是几大导演的年度作品,仍旧是国产电影市场的主力产品,是国产票房的基石,实际上这并不是符合产业合理化的生存结构。比如,在工业化了近百年的好莱坞,全年提供给电影市场的绝大多数影片,是丰富的、具有创造力同时具备类型属性的电影,犹如金字塔的基石,这样的电影产品构成了整个产业相对更加稳固、抗风险的基础,不仅仅是提升总体票房的问题,而且电影的丰富性才是带动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的前提。”蒲剑说。
对中国电影产业类型化商业道路持审慎态度的刘嘉,并不否认类型化应该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方向,至于眼下的道路,她用“1和2”的关系形容银幕数和类型化之间的关联——银幕数的增长是1,产品内部的类型化进程是2,在她看来,限制中国电影类型化脚步的瓶颈,不仅是影片本身类型化进程的问题,而是观众数量的问题,而观众数量的解决之道,就现阶段而言,与其要抓类型的电影数量,不如去考虑银幕的进一步合理优化配置。
对比2006~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及观影人次的数字,最明显的趋势是,一方面,年度票房总收入的增长幅度越来越大,增速越来越快,短短5年间已经翻了两番。另一方面,年度观影人次尽管绝对数量在不断增长,但自2007年人次首次过亿后,增长速度在不断放缓。“2010年中国票房过百亿,全年增长可达到60%,但是2009年的城市观众统计人次是2.1亿,今年我预计可能是2.5亿,全年观影人次与票房增长不仅不同步,甚至相差了3倍。”她强调,观众人次恰恰是制约我们这个产业升级的最大瓶颈,“外国人的说法里,中国电影市场是处女钻石矿,因为不是我们有100亿票房,而是我们在人均每4年看一次电影的前提下,竟能有100亿票房。类型的多样化、丰富化、标准化,自然是吸引观众的前提之一,但是相比这个问题更加亟待解决的是,我们如何更加合理地增加银幕数量,使得观众在观影的活动中,付出的交通经济成本都有所下降。”
刘嘉认为,中国电影市场暂时还谈不到产品多样性与否的问题,问题症结尚处于“卖场”不够多的阶段。“当做到了卖场的充足,才会对产品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举例说,我们也有不错的艺术片、纪录片,比如贾樟柯的《海上传奇》、蒋雯丽的《我们天上见》、陶虹的《米香》,有些是有历史感的纪录片,有些是很贴近当下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而它们百般挣扎挤上了院线,也只能在市场上一带而过。不能说生产这方面没有提供各种类型的东西,而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卖场去分门别类地摆放,《米香》的档期是2010年9月29日,《剑雨》那样的电影都要因为没有空间(国庆档期)而损失了很多票房,一部文艺片怎么可能在那个时间档竞争到空间呢?如今影院里,文艺片上线,永远被排在早9点的最小厅,一个星期就悄然离场是惯例。” ■
(感谢实习生蒋雨欣、王璐整理录音)
2010年国产电影单片票房排行榜(仅含票房进入统计范围的影片)
十大票房最佳影片
名次 影片名称上映档期 类型
1 唐山大地震 62900 暑期档 剧情
2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29550 秋季档 古装+悬疑
3 叶问2 21780 春季档 动作
4 大兵小将 16059 贺岁档 动作
5 锦衣卫 14500 贺岁档 动作
6 山楂树之恋 14413 秋季档 爱情
7 精武风云·陈真 13668 秋季档 动作+剧情
8 全城热恋 13153 贺岁档 爱情
9 月光宝盒 13103 春季档 喜剧
10 喜羊羊2 13000 贺岁档 动画
十大票房最差影片
影片名称上映档期 类型
好雨时节 10 春季档 剧情
如梦 30 春季档 剧情
歌舞青春 50 暑期档 歌舞
复兴之路 60 春季档 历史
北纬31度录像带 60 春季档 惊悚
老虎都要嫁 60 秋季档 爱情
西游新传 72 秋季档 动画
终极匹配 75 春季档 爱情
四个丘比特 80 春季档 喜剧+爱情
打擂台 80 春季档 动作+喜剧
2006~2010年
中国电影票房及观影人次
增长状况对比统计
年度票房
总收入
(单位:亿)
年度票房
增长率
年度观影
人次
(单位:亿人)
年度观影
人次增长率
2007~2010年国产影片分类型统计
主流市场、规模上映的影片的分类型数量及比例统计(单位:部)
2007 32 38.6% 13 15.7% 11 13.3% 11 13.3% 1 1.2%
2008 38 53.5% 7 9.9% 14 19.7% 7 9.9% 2 2.9%
2009 44 46.8% 20 21.3% 12 12.8% 5 5.3% / /
2010 31 35.2% 14 15.9% 15 17.0% 7 8.0% 2 2.3%(文 / 李东然 石鸣) 整整百亿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