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望的旅程
作者:harps(图 谢驭飞)
文/孙欣
“网红打卡景点”,这个词组在10年以前即使是资深网友也要动用一下想象力才能模糊理解,如今已经是所有不顾一切抓取流量的社交网络账号每天离不了的关键字。社交网络账号们,无论中外,都在挖空心思找出世界上还没有被如潮的游客踩扁的风景名胜,然后迫不及待地告诉所有人:再不去的话,这个地方就要被别人踩扁了。
以前火车很慢,飞机昂贵,私人汽车是电视里外国的事情。人们好不容易去旅游一趟,就去看最是众口相传的风景:去杭州看西湖灵隐,去北京看故宫景山,去纽约看帝国大厦,谁也不会嫌弃陈腐没新意。旅行舟车劳顿,移步换景,几天几夜过后身边的风景人物都换了新的没见过的,自然是新奇的体验、难忘的记忆。如今机场对接机场,到处一样的高耸穹顶、香气扑鼻的免税店、让人无法入睡也无法打起精神的人工照明。旅客们下了飞机,感受环境的那部分大脑无法理解自己已经离家很远、在另一个地方了。便利的飞机与航船,不要说覆盖五大洲,就连南北极也不在话下。既然交通如此便利,旅行只去一两个众人皆知的地方,就变得不满足,一定要发掘别人还没去过还不知道的地方到此一游才好。问题是,在交通信息不便的时候已经天下扬名的风景各有各的精奇与秀美;摄影发达以后才出名的地方,就有点名不符实;至于社交网络和修图软件捧红的景点,就更要看运气和判断力了。
我去过的最令人失望的景点是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作为傻游客,去看撒尿小孩铜像有点蠢,刻意不去又未免清高,所以还是顺路去了。比利时不是一个特别小的国家,有美丽的原野、多样的啤酒,有过光荣与耻辱。然而全世界包括欧洲的一般人对比利时的全部印象就是那么一个熔掉三只锅子就能铸出来的一尺高的小孩铜像。好在附近的城市涂鸦让人觉得这点路没白绕。这个地方可能是网红打卡景点的先驱。然而我们离开撒尿小孩没多远,就在一栋建筑的侧面看见了一幅巨型的撒尿小孩的涂鸦画,是街头艺术的杰作。如果旅程的目的不仅限于打卡,还是很容易让自己愉快的。
木心的“从前慢”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慢诗在快时代反而特别流行,可能是因为在急急追着景点打卡的同时,也无可救药地怀旧。根据相对论,要追上历史,就得跑得比光速还快才行。 生活圆桌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