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至上:明星榜单的含金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插图 范薇)
实习记者/李晓洁 李秀莉
榜单的天下
“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啊?”7月16日,豆瓣上以此为标题的帖子发出后,迅速引起网友讨论,“周杰伦需要做数据吗?”在17日成为微博热搜。随后几天,周杰伦跨越不同年龄层的支持者们,一边调侃年轻人的追星方式,一边从零学习打榜、做数据。7月21日,周杰伦登上超话排行榜第一名,打破了蔡徐坤蝉联54周冠军的纪录。纪录被打破的下一周,蔡徐坤继续登顶。
周杰伦和蔡徐坤的竞争打榜行为,将超话社区带入更多人的视野。
超话社区是微博内运行的一款产品,2016年设立,内含多个版块,但最为人关注的是明星版块及其设立的明星超话榜。粉丝通过连续访问、签到、进超话转发和评论与明星相关的帖子等互动行为获取积分,再用积分为喜爱的明星打榜。在被周杰伦“打败”之前,蔡徐坤的粉丝从2018年7月开始,每周不间断地在超话社区内为偶像送上大量积分,稳固其榜单第一的位置。
粉丝对榜单的狂热,在2018年的两档养成类真人秀节目《偶像练习生》《创造101》上有集中的体现。节目规定,选手能否出道由粉丝投票决定。规则的刺激下,《偶像练习生》的直播总决赛网络总投票数接近两亿。《创造101》中某成员的粉丝告诉本刊:“我有个朋友喜欢一个成员,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给她投票,我只有一个账号,她可能有上百个账号。”
榜单成为粉丝追逐的偶像指标,是逐渐演化的。微博工作人员告诉本刊,在娱乐产业发达并对中国追星文化影响非常深的韩国,打榜早已是应援过程中重要的一环。2008年开始追韩国男团的文君对此印象深刻,“我第一次知道追星要买不止一张专辑,但是专辑不运回国,在韩国请人代购,就是为了给他贡献一个数据”。
vlinkage是一家专业数据监测公司,创始人彭福利向本刊介绍,2012年vlinkage创立并推出了寻艺指数,其中一个指标是粉丝在他们网站的签到数据,以此反映艺人粉丝的忠诚度和粉丝规模大小。“但当时的签到排行榜只是附属功能。”据彭福利回忆,2012年往后,陆陆续续出现一些平台开始专门做榜单。
2014年,微博推出明星势力榜。排名数据以转发量、提及量、爱慕值三个维度的不同占比来计算,对应的是粉丝对该明星微博的转发、提及、充值人民币后给偶像赠送鲜花的数量。当时的微博商业产品总监王太中在发布会现场讲述明星势力榜出生的起源,称“明星鹿晗发表于2012年9月10日的一条微博的千万评论数,是微博正视粉丝力量的开始”。
到2016年,明星势力榜已经在微博上站住脚跟。那一年,微博举办了首届粉丝嘉年华,这场“粉丝们的盛宴”,获奖明星的数据全部来自此前一年内明星势力榜的投票数据,粉丝们通过持续打榜,为自己的偶像送去奖杯。同年,微博开通超话社区,推出超话排行榜。
榜单变得处处存在,根据娱乐资本论矩阵号“明星资本论”今年6月发布的统计,各大互联网平台上需要打榜的明星榜单有25个以上,明星榜单下分设的子榜单至少有77个。
甚至粉丝群体中形成了专门负责打榜、做数据的分工组织——数据站。2015年开始追国内偶像的粉丝林珊告诉本刊:“同一个偶像可以有好几个数据站,一般有个微博群,负责人会告诉你去哪儿做、怎么做数据。如果你不会做,我教你,如果你没有号,我给你发。有的粉丝没有钱买号,但是有时间,数据站也很欢迎,数据站的分工非常系统。”
刷数据的产业
微博之前,百度贴吧一度是中国粉丝的最大聚集地,贴吧业务线的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自2005年《超级女声》爆红,大量粉丝涌入,贴吧崛起。“目前,粉丝群体占据贴吧用户总量的50%以上。”李宇春的14年老粉詹宁参与过最早的贴吧追星,她回忆,“当时贴吧氛围每天都很白热化,粉丝每天都在涨”。但詹宁并没有经历过打榜行为。“那个时候我会买李宇春的专辑,看《当代歌坛》杂志,剪一些杂志上的图片。”詹宁说,“唯一的投票是节目播出时,当时一个手机号可以投五票,但手机在全国的占有率很低。按当时的经济发展程度,我觉得最多可以满足的是一个家庭有一部手机,而且是有工作且工作稳定的家庭。”
打榜、做数据成为一种习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密不可分。一家专门做粉丝数据分析的公司告诉本刊,在货物交易时代,判断一个偶像价值的衡量标准就是专辑销量。但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评判标准变成了用户的反馈、明星的互动热度。而榜单就是这种评判标准量化后的表现。“所以它是互联网工具带来的一个变化”。
毫无疑问,微博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截至2018年9月,微博的入驻明星超过5000位,今年二季度的新浪微博财报显示,超话社区已经覆盖80%以上的明星。在明星聚集的微博,超话榜、明星势力榜几乎重新定义了粉丝爱的表达,“爱TA就送TA去榜首”。
互联网技术普及下兴起的粉丝打榜、刷数据行为,很快得到了商业力量的注意。寻艺平台上专门设置了粉丝排名,彭福利告诉本刊,他们会对打榜最积极的粉丝进行不定期奖励,比如送偶像签名照和周边。爱豆APP是一款资讯类追星软件,内设爱豆守护榜,创始人许超说,他们同样是利用鼓励机制吸引粉丝打榜,例如榜单数据达到一定数值,就会送偶像一个开屏广告,帮助宣传。这对平台来说,增强的是粉丝黏性,对粉丝而言,无形中培养了打榜习惯。大张伟的粉丝爱迪就曾被平台的奖励机制吸引参与打榜。当时是一款微信小程序,平台的要求是满3000人在小程序上连续签到七天,达成数据后,平台会给大张伟在上海某地投放一个为期三天的LED广告屏。用爱发电的粉丝们用打榜换取给偶像的福利。
技术普及下的投票规则与商业力量的参与推动打榜成为习惯,背后长久而深层次的支撑力是打榜迎合了粉丝的情感需求,即对偶像的支持与陪伴。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偶像在哪儿,粉丝就在哪儿。
文君在2015年末开始追一档国内的青少年才艺养成节目,节目最后要选出4位成员出道。除了正常投票之外,决赛阶段要看成员中两位队长的微博转发量。为了送喜欢的人同时出道,文君花了约2000元在淘宝上买小号以及各种能够助力偶像出道的虚拟道具,去刷微博转发量与其他数值。文君说:“数据的变化让粉丝感到恐慌,当时几家粉丝虽然明面上没有说刷数据的事,但我感觉,为了送偶像出道,大家私下应该都买了不少小号。”文君后来也亲手为她追的偶像申请并开通了超话。当时的超话在文君的理解中是一个广场,她会去这个广场上发图片,宣传自己的偶像,因为超话社区是路人观看偶像数据的一个地方,路人池很大,也是粉丝与偶像互动的地方。
这一说法在微博工作人员处得到了验证,她对本刊说,从单向围观到双向互动,微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追星”方式,很快成为明星与粉丝互动的首选平台。从最开始的转发、评论、点赞,再到超话社区、粉丝群、铁粉等功能,都是为了帮助粉丝能跟喜爱的博主更好地互动。微博工作人员说:“明星们不仅把微博当作第一时间发布重要消息的首选平台,还非常重视与粉丝的互动和交流,实现更立体化的展现和表达。微博则为明星带来了更广泛的影响力,进入社交时代,谁能成为明星谁更红,往往与其在社交媒体上的表现密不可分。”互动带来情感上的联系,对文君来说这一情感是正向的。“对于偶像,我觉得我这辈子跟他可能都不会有什么关系,但是他的存在指着一条道路,是一个正能量的东西,我觉得向他学习,我能变得更好。”
对偶像的支持与陪伴也能带来物质的回馈,多位粉丝告诉本刊,为偶像做数据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所以热衷于打榜的粉丝,会在一些后援会的票务分配等活动中享受优惠。比如偶像演唱会、生日会的门票,会优先发给超话社区中粉丝等级更高的人,相当于粉丝内部的鼓励机制。
2018年,刷数据、打榜已经成为公开行为,不少偶像在微博上有粉丝专门创立的数据站账号。彭昱畅是一位青年男演员,他的数据站负责人对本刊介绍了粉丝打榜的方法。“数据站每天早上会发布一条汇总微博,内容包括今天粉丝要做的任务,超话签到、明星势力榜送花之类是最基础的。可能会有一些临时的打榜活动,比如微博的某个演员榜,或者是某个新的需要数据去打投的榜。每天晚上数据站会发布今天的数据和昨天数据的对比。”负责人说,“有时候彭昱畅的微博一发出来,数据站会立马在粉丝群里通知大家去转发、抢热评,而一些可能很复杂的榜单,会单独出一篇教程。”
数据即胜利?
一份榜单可以持续多久?许超觉得,这要区分演员与流量明星。如果是演员,他的流量与榜单数据是跟随作品而起伏的,“演员虽然火,但不持续,跟唱跳型艺人的流量比,不够稳定。”爱豆APP内的“爱豆守护榜”每月会计算排名,当粉丝的投票值达到一定数量后,平台会以偶像的名义做公益活动。不久前,爱豆以李现的名义为山区儿童捐建一间体育室,而根据APP上目前最新的榜单排名,李现即将跌出前十。
榜单数据对部分艺人来说无法持续,而持续占据榜单前列的艺人,有可能陷入数据造假的舆论。今年6月,公安部开展的“净网2019”专项行动中,2018年蔡徐坤新歌视频1亿转发量的幕后推手——星援APP被查。该软件应粉丝刷流量需求,在半年内牟利800余万元。7月,新浪微博明星势力榜因虚拟鲜花退花不退款、拖延退款等行为被消费者投诉,北京市消协联合海淀消协约谈新浪微博相关负责人,对有关投诉情况向新浪微博进行通报,并就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和现阶段的退款情况等事项进行查询。关于造假数据带来的负面消息与评论不断涌入,粉丝投票带来的榜单数据也遭受质疑。
在一些粉丝看来,对榜单及数据的看重,有时候像是在被“玩弄”。文君对微博明星势力榜中的“搬家”规则嗤之以鼻。“搬家”是将偶像从新人榜搬到内地榜,“因为偶像长期待在新人榜,说明他没有人气”。文君介绍,新人榜中每个月的前三名才能搬到内地榜,而想要成为新人榜前三,需要粉丝大量的互动、转发,以及赠送鲜花数量。鲜花两元一朵,是增加明星爱慕值的唯一方法,也是快速涨数据的渠道。“这完全不是一种主动的行为,而是一件必须要完成的事。大家像是为了要完成任务,要么花钱,要么花时间,很辛苦也很头疼,没有谁是快乐的。”李宇春的粉丝詹宁,从来没有参与过微博上的打榜行为,她认为年轻人热衷的榜单数据更像是自娱自乐。“虽然微博在市场上占的比重较大,可是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它仅仅是个APP而已,别把它看得太重,艺人还得靠自己的发展,没有作品,什么都不是。”
数据对偶像到底重不重要,其实要基于整个偶像市场的发展来说。寻艺指数的彭福利觉得,品牌方或者广告商最在意的指标是投资回报率,有的品牌注重粉丝购买力,有的则注重品牌形象的传播与提升,不同的需求对艺人榜单数据的看法不同。彭福利说,刷量行为永远都会存在,粉丝支持自己的偶像,当然希望他变得更好。“有的时候,一个粉丝用两个账号给偶像投票,你也不好定义这到底作假还是没作假。只不过有的行为会异常。”针对异常的数据行为,寻艺利用技术对数据做清洗,对脱水后的榜单数据及粉丝行为进行分析。
Owhat是一款少有的未涉足打榜的追星软件,其创始人丁杰告诉本刊,“Owhat从来不会做与投票、榜单有关的事情,因为一旦牵扯到投票,就有大量的假数据,我们希望得到的是真实数据。所有品牌方都在意的是转化,而不仅是投出来的榜单”。在这一点上,许超表达了类似的想法: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非常有权威性的榜单。“数字它就是反映了一个数量,这个数量对应的榜单权威性没有那么强,榜单并不能说明粉丝的购买力,品牌方考量的还是这个偶像能够触达并且调动的粉丝,这一切的前提是艺人本身要有足够的实力。”
根据微博明星势力榜的最新规定:9月1日起,鲜花将作为会员福利,不再单独售卖。微博工作人员对本刊说,社交平台上的人气榜单,是衡量明星影响力的指标之一,如果这些数据是虚假的,就无法客观评价一个明星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这对明星本人、对他的作品、对粉丝而言,都是不公平的。(文中粉丝均为化名) 数据文君蔡徐坤偶像榜单周杰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