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破产制度要来了
作者:谢九所谓“个人破产”,是指自然人的债务到期后,全部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由法院宣布破产,并对其财产进行清算和分配,在破产程序完成之后,对未能清偿的债务进行豁免。
实施破产的出发点之一是为了保护债权人利益,当债务人没有能力足额偿债时,在法律的保护下还可以尽量得到有序偿还,更重要的目的是,给“诚实但不幸”的债务人一次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破产通常又叫做破产保护,最通俗的理解就是,使得欠债的人不至于因为债务被逼入绝境,过去有很多因为欠债而自杀的悲剧,有了个人破产法之后,或许就能够得以避免。破产制度的一大难点在于如何在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之间尽量做到平衡,既能给债务人新生的机会,又不过度侵害债权人的利益,对即将建立破产制度的中国将是一个重大挑战。
破产在西方国家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概念,但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即使是企业破产法,也仅仅诞生了十多年,个人破产由于更富争议,也就一直难产。2006年破产法颁布之时,只有企业破产的内容,而个人破产法未能随之诞生,所以,当年的企业破产法也被视为残缺不全,业内人士甚至戏称为半部破产法。
最近几年,推进个人破产法的呼声一直较高,但伴随的争议也很大,所以个人破产法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此次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提出研究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是放在加快市场主体退出制度的大背景之下,目的在于“逐步建立起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覆盖企业等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自然人等各类市场主体的便利、高效、有序的退出制度,市场主体退出渠道进一步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成本明显下降,无效低效市场主体加快退出,为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提供有力支撑”。
在当前背景下推出个人破产制度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从客观上而言,个人破产制度可以鼓励更多人积极创业,进而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在当前经济背景下,更多的创业能够解决更多的就业,也能为经济增长带来更多可能性。在没有个人破产制度之前,如果个人创业失败,创始人可能会因为债务问题拖累家庭,甚至一辈子都难以翻身,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吓退很多创业者的勇气和信心。有了个人破产的保护,即使创业失败,也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从发改委此次的文件内容:“研究建立个人破产制度,重点解决企业破产产生的自然人连带责任担保债务问题。明确自然人因担保等原因而承担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负债可依法合理免责。逐步推进建立自然人符合条件的消费负债可依法合理免责,最终建立全面的个人破产制度。”不难看出,企业破产产生的自然人连带责任担保债务问题,是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重点。
从国外的个人破产制度来看,个人破产的主要对象包括两类,一类是经商的个人,被称为商自然人;第二类是消费者,主要是那些因为买车、买房甚至信用卡投资等欠下较大债务的自然人。从美国的数据来看,在个人破产的案例中,绝大多数来自消费者破产。从发改委的文件来看,我国的自然人破产将会先以经商的自然人试水,主要还是因为对商自然人实施破产保护可以更好地鼓励创业,刺激经济增长。如果商自然人破产推进顺利,然后逐渐过渡到消费者,最后建立全面的个人破产制度,遵循的也是先易后难的原则。
对于个人破产制度,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破产之后,真的就意味着可以欠钱不还了吗?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没有这么简单。首先,并不是所有的债务都可以豁免,一些特殊的债务必须优先保证偿还,比如税收、罚款、子女抚养费等等,进入破产程序后,债务人的资产被接管,管理人会从其资产中优先偿还部分特殊债务。具体哪些债务不可豁免,不同国家规定不尽相同,预计中国将来也会设置相关规定,而不会将全部债务一免了之。其次,债务人宣布破产之后,也不会马上得到债务豁免,迅速进入无债一身轻的生活状况。通常而言,都会经历5年以上的破产期,在破产期内,债务人只能进行最低程度的消费,大部分资产和收入都用来偿债,债务人可以保留哪些资产,不同国家规定也并不相同,比如有些国家允许保留房产,有些则不能。在破产期结束之后,债务人的债务解除,从此可以开始新的生活。对于中国而言,给破产的债务人保留多少资产,在未来破产法的制定中都将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如果保留资产过多,对于债权人而言并不公平,如果保留过少,又不利于债务人展开新的生活。
过去很多年,中国的个人破产制度迟迟难以推出,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国的个人信用体系等相关制度建设并不完善,如果破产法推出,很多“老赖”可能会借此恶意逃避债务。虽然现在个人破产制度即将启动,但过去几年面临的问题依然存在。中国并没有建立起个人财产公示制度,个人财产并不公开透明,隐匿财产的途径依然很多。如果债务人将财产转移,然后申请破产,就可以达到逃避债务的目的,在有了破产法之后,很多老赖可能将逃避债务合法化。
有了个人破产法之后,客观上将会鼓励更多人大胆创业。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将极大地刺激中国经济的活力,但从负面角度来看,创业成功的毕竟还是少数,一旦失败,在破产法的保护之下,失败的风险将会更多地由银行等债务人来承担,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金融体系的风险。
如果个人破产从经商的自然人扩展至消费者,这可能会鼓励人们更大胆地消费。当然,积极的消费对当前中国经济是大有益处的,但如果更多的人开始以超出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来买车买房,同样也会将风险转移到金融体系。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个人破产法实施之后,对于放贷的审核门槛可能会更高,以此避免承担更多的债务风险。由此带来的结果可能是,部分资质不佳的自然人,将来申请车贷、房贷甚至信用卡,都将会越来越难。 破产自然人市场分析债务破产程序个人破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