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扣押英国油轮背后的三则信息
作者:宋晓军北京时间7月20日凌晨,继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发布视频“证据”指认一天前美海军声称击落其一架无人机是说谎后,IRGC海军宣布扣押了一艘违反了国际海事法规的英国油轮。事后,有朋友认为这是继6月20日IRGC用国产导弹击落一架进入领空的美“全球鹰”无人机后实施的第二件具有明显外交意义的军事行动。当他们在微信群里与我交流此事时我联想到了三则信息。
要解释这个标题,先说我联想到的第一则信息。这则信息是2017年2月美海军情报局发布的一份题为《伊朗海上力量:由两支海军组成的舰队》的报告。简单说,在这份长达42页的报告中,分析了由伊朗海军和IRGC海军组成的伊朗海上力量自2007年开始重大改革后的状况。“报告”中特别强调了改革后的IRGC海军根据伊朗的安全环境不仅扩大了在波斯湾的管辖范围,在波斯湾沿岸增加了阿萨鲁耶(Asaluyeh)和伦格(Lengeh)两个IRGC海军基地,同时还开发出了依托地理位置实施可影响地区安全环境军事行动的各种新战法。很显然,无论是6月20日击落美无人机还是7月20日扣押英国油轮,都可能是兑现这些新战法而影响地区安全形势的具体行动。
再说我联想到的第二则信息。这则信息是7月18日美国媒体报道了美海军前太平洋舰队情报信息作战副主任法内尔(James Fanell)上校写给特朗普的一封公开信。这位曾因“不当涉华言论”被奥巴马政府解职了的上校的这封公开信题为《在中国问题上坚持到底:给特朗普总统的一封公开信》。在信里法内尔不仅以极为罕见的冷战思维对中国近年来的发展进行了充满意识形态的无端指责,而且他还在信的最后列了出了130位支持他观点的美军退役高官、退休政府官员和学者的签名。简单说,以法内尔为代表的美国内这股“对华鹰派”势力是希望特朗普政府要在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上对中国进行持续的“极限施压”,而反对特朗普政府实行任何与中国的“接触”政策。
第三则信息则是7月18日《解放军报》头版的一则新闻报道。报道中说:中央军委日前印发《关于解决“五多”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若干规定》,对各级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解决“五多”问题为基层减负提出明确要求。报道特别强调说:坚持战斗力标准,扭住为基层减负的关键和要害,从压减各类文电、精简各类会议、控制规范各类活动、统筹各类检查考核评比、整治部队管理中不依规不依法问题这五个方面,制定出台20条具体措施,推动国防和军队改革效能释放,激励部队官兵把心思和精力聚焦到备战打仗上来。可见,中国已预期到了安全环境可能的变化,并在通过改革释放战斗力上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伊朗和中国的国情以及在使用军事力量的理念上有差别,但都面临着美国经济上的“极限施压”和军事上的遏制。因此,在通过国防与军队现代化改革释放战斗力、创新战法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改善安全环境的需求应该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伊朗12年前依据其地理位置和安全环境预期对其海上力量的改革,对中国而言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特别是对于后发国家而言,当对手是传统海上强国并擅长通过海上军事行动影响对象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情况下,发展先进武器装备仅仅是一个方面,同时还要通过不断推动国防与军队现代化改革,才能把有限的资源转化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改善安全环境的战斗力。 海军军事伊朗伊斯兰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