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床的一部分竟然是壁橱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图 谢驭飞)
文/欧阳宇诺
1991年夏季的某一天,都筑响一突然脑子一热,到相机店买了相机,认真学起了摄影。之后两年,他拍下了100多套公寓的照片,将其结集出版。这些公寓几乎共具的特点是,空间极其狭小。其中有一个靠打零工为生、梦想成为音乐家的人的房间令我印象极为深刻。他的整个生活空间只有5平方米,屋内只有一个小水槽,冰箱放在屋外走廊上使用。房间里堆满了吉他等乐器,连张床都没有。为了睡觉,他巧妙地利用了屋内的壁橱空间打地铺,脑袋伸进壁橱,下半身在壁橱之外。据说黑暗的壁橱空间非常有助于他的睡眠。
看到这位有着音乐梦想的人在如此狭促的空间里生活,我并没有对他产生诸如“怜悯”“同情”这样的情绪,涌现于心中的反而是“钦佩”“羡慕”这样的感觉。相较于那些虚度光阴、心中无梦的人,这位在如此逼仄的空间内,依然坚持梦想、认真生活的人,的确更具备阳光感。
比起那些空间足够宽敞的住宅,“迷你型”公寓或许能给居住者带来更多的内省及温暖。在小小的公寓里,居住者必须舍弃无用的东西,只保留那些对其而言最为重要且必需的物品。经历了这样具备取舍感及深沉感的思考,居住者的人生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升华。那些历经“断舍离”而得以保留下来的物品,在小小的公寓里各居其位,给居住者带来温暖。
剧集《健康而有文化的最低限度生活》里,义经伊美瑠的工作是帮助那些领取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们,工作时间她全力以赴。结束工作后,她回到公寓,在浴缸里舒服地泡个澡,带着粉粉的脸颊走到柔软蓬松的床上,打开冰凉的罐装啤酒,边喝边观看投影在对面墙壁上的电影。而承载这一切美好景象的卧室,只是一个窄小的空间,房间的宽度仅仅足够伸展开双臂。梳妆台、穿衣镜、储物箱、冰箱、桌子……所有的物品在她小小的公寓里摆放有序。我边观看这部剧集,边对我所居住的公寓户型产生了不满,我真想有一个义经伊美瑠那样的狭长公寓啊!
我居住的酒店式公寓几乎呈正方形,面积很小。我喜欢常常改变居住空间的风格,此时我着迷工业风,彼时我可能又会迷恋北欧风格,再过一阵,我可能又想尝试一下巴洛克式。当我想转变公寓风格的时候,就将现有的各式物品送人或者在二手网站上卖掉,然后买入新的家具和物品。好在公寓足够小,不用花很多钱,我就能够快速地在各种风格间自由切换。我常常想,如果是很大的公寓,我应该就无法负担这样的精力和金钱了吧。我在这小小的空间里自得其乐,在有着橘色灯光的安静夜晚,我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半躺在沙发上看书。想睡觉的时候,起身站立在沙发上,一步迈过沙发靠背,直接卧倒在柔软的床上。 生活圆桌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