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亡集中在最佳的天气时间窗口
作者:张斌一个周末,又有3人丧命,10人倒下,似乎尚不能展现登山运动的独特艰险,但集聚在狭小的时间窗口中发生,倒在冲击顶峰“生死区域”里,对人生的刺痛显而易见。尼泊尔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在喜马拉雅山各类登山活动中,已有17人丧生。五月下旬出现在珠峰登顶通道上的拥塞导致生命愈加无常,并非是寒冷与大风的肆虐,而是在登顶时间节奏被打乱后,那些准备不足的个体或团队,也许就是因为缺少一瓶宝贵的氧气,而无力护住生的希望,而已然抵达近8500米高度时,一次放弃,就因为需要来年此时再来,或再也没有了机会。徘徊犹豫之中,极端环境下,死神可以轻易得逞。
夏尔巴人,护佑地球人一次次攀登珠峰,他们反复上下人间极地,见惯生死了,但谈及今年的“交通阻塞”也会不寒而栗,将其称为“历史最惨烈的一次”。很多攀登者根本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救命的氧气格外稀薄,谁有充足氧气,谁就有可能活下去。
近些年来,因为各种因素,冲击珠峰主要集中在从尼泊尔一方出发,攀登者向尼泊尔政府交纳11000美元,拿到许可,做足准备,实现梦想。现实中,做足准备的往往只是少数人,尼泊尔本地的支持团队为赚取更高的利润,导致设备更新缓慢。更为关键的是,梦想登顶者越来越平民化,他们更愿意在最佳的天气时间窗口发起冲击。具体到2019年,天气预报显示,5月21日到23日是天赐良机,通向顶峰的命运大门会悄悄地开启。
珠峰大本营根据天气资料,将冲击顶峰的人们相对均匀地分布在了三天最佳时间窗口内,122人选择了21日,297人选择22日,172人选择23日,三天内将近600人将沿着同一条道路,缓慢接近峰顶。批评者认为,尼泊尔政府没有合理地疏导登山者的热情,今年已经批准了381名申请者,比去年又多出了35人。但尼泊尔相关方面则辩白说,导致今年惨剧的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此前珠峰天气恶劣,原本派出直升机为最后冲击道路上安装保护绳的工作计划被迫推迟,因此即便是在最佳的天气窗口行动,也缺乏了周全的保护,攀登难度无形中增加,也许这就是登顶速度减缓,导致通道拥塞的根本原因。
登顶通道最拥塞的时候,居然聚集了近300人,所有人的登顶计划都被迫推迟至少三小时。如果有什么值得庆幸的,那就是老天爷信守了诺言,那三天里天气温和,只要是再残酷一点点,这一次的灾难将更具毁灭性。此次丧生的7位登山者中有两位是在登顶之后殒命的,54岁的美国人卡什正在为登上七大洲最高峰而努力,经验不可谓不丰富,但就是因为前所未有漫长的登顶过程,耗尽了他的生命能量,夏尔巴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客户在下山过程中永远闭上了双眼。还有一位同为54岁的印度女登山者也是在登顶下撤时死在丈夫的怀抱中,她无力与亲人一道回家了。夏尔巴人回忆说,今年的惨剧与2017年很相似,同样是延后三小时撤回营地,身体脆弱者便倒在了死亡线上,珠峰之巅,分分秒秒都事关生死。
2018年,人类一道完成了壮举,登顶珠峰可谓空前热闹。尼泊尔一方发布的数据是,包括攀登者和辅助团队,总计563人登顶,从中方一侧登顶人数是239人,总计802人,在日常的年份里,这个数字大约是600人。这无疑给了更多有登顶梦想的人们以鼓励,而大家有意无意之间会忽略,在通向顶峰的路上,有5个人倒下了。 天气体育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