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演员的政治修养

作者:刘怡

喜剧演员的政治修养0“公仆瓦夏”

瓦西里·彼得洛维奇·霍洛博罗德科(昵称“瓦夏”),中学历史教师,离异,长着一张人到中年依然郁郁不得志的脸。在苏联时代获得过国家科学奖的奶奶给自己愤世嫉俗的孙子留下了一套小公寓,里头要装下瓦夏、他的父母、姐姐和外甥女,以及那台用分期付款买来的微波炉。当这个倒霉蛋得知教育部要抽调学生去为总统大选充当无报酬的义工时,不禁怒火中烧,当场对同事发表了一通充满限制级词汇的高论:“知道我们为什么过得像条狗吗?因为那两个候选人都是蠢货,我们只能选其中相对不那么糟的那个。”“整整25年了,什么都没有变。这次居然又是老样子,可笑吧!”“我要是去干上一星期总统,保管叫那些狗东西统统见鬼去。什么特权车,什么豪华别墅,统统见鬼去!让教师活得像个总统,让总统也来过过我们教师的日子!”

一觉醒来,瓦夏发现自己的“英姿”已经被恶作剧的学生偷拍下来,上传到视频网站YouTube,并且收获了百万级的点击量。仿佛是嫌麻烦惹得不够大,学生们还替这位新科“网红”众筹了一笔注册费,怂恿他报名参加总统大选。瓦夏当然觉得这是一场闹剧:开票结果公布那一天,他正打算去银行缴纳微波炉的分期款,却被专程登门的总理告知自己已经以67%的得票率爆冷当选了。始料未及的奇遇接踵而来:以往面目可憎的房管会主任、校长和交警突然变得格外和颜悦色,十几年没见的远房亲戚也跑来托付“亲爱的瓦夏”种种事由。与此同时,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寡头们正在秘密开会,准备搞垮这个初来乍到的政治素人……

在2019年3月以前,这个夸张怪诞的故事还只是乌克兰政治讽刺喜剧《人民公仆》中的虚构情节。但现在,它就是不折不扣的现实:在3月31日举行的乌克兰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中,瓦夏的扮演者、41岁的喜剧演员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作为他筹组的“人民公仆”党的候选人,以30.24%的得票率击败前总理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前能源部长博伊科(Yuriy Boyko)等一众政坛老将,与现任总统波罗申科一同进入决胜回合。而在4月21日的第二轮投票中,泽连斯基更是以73.22%的压倒性得票率收获大捷,创造了乌克兰选举史上的新纪录,也刷新了苏联解体以来乌克兰国家领导人的年龄下限。

喜剧演员的政治修养14月19日,基辅街头的两位市民通过手机收看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前的电视辩论。在4月21日的最终对决中,泽连斯基以73.22%的得票率赢得了一场大捷(法新社供图)

寡头接连落马,谐星爆冷胜出:这无疑是一出喜剧,但远不止是简单的闹剧。它的伏笔,在最近两年东南欧国家的一系列首脑更迭中已经埋下。当欧盟深陷内部分裂危机无法自拔,当本土主义和平民主义的浪潮一路席卷全球政坛,赢得选举的关键已不再是丰富的政坛阅历或统计数据,而是候选人能否直接回应选民最关心的“痛点”。既然从政不到五年的亿万富翁安德烈·巴比什可以成为捷克总理,既然从未参加过选举的律师孔特可以受命领导意大利政府,让身为优秀演员和影视制作人的泽连斯基当一回总统似乎也不算是特别离谱的选择。事实上,泽连斯基本人就承认,他是一位反建制派候选人,并且希望自己的团队成员也出自并无从政经验的素人群体。他甚至拒绝发表一份正式的参选宣言——按照泽连斯基的看法,与其做出一些大而无当并且永无兑现希望的承诺,倒不如让民众自己提出他们最关心的五个问题,由新政府负责解决。这一不对称攻击很快令其他政客感到束手无策:从今年1月起,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就一路遥遥领先,直至最终当选。

而“公仆瓦夏”将要开始管理的是一个深陷局部战争、高失业率和腐败问题的泥潭,人均收入已然下滑至欧洲最末位的国家。他需要尝试召回两位改革派经济官僚阿布罗马维丘斯和达尼柳克,以继续开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监督下的财政和收支改革,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他计划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直接会谈,以解决从2014年延续至今的东部军事冲突问题,同时还要留神不至于让欧盟认定乌克兰变成了克里姆林宫的卫星国。来自选举落败者的暗箭同样是他需要提防的:从泽连斯基参选之日起,波罗申科阵营就暗示他是流亡政经寡头伊戈尔·科洛莫伊斯基(Ihor Kolomoyskyi)扶植的傀儡,“瓦夏”必须对此做出澄清。而在今年10月的议会选举中,波罗申科和季莫申科有可能再度联手,对缺少根基的新总统实施牵制。

关于所有这些,泽连斯基只用一句话作为回应。4月21日晚间,在基辅街头举行的庆祝胜选游行中,他郑重地向支持者宣誓:“我绝不会让你们失望!”他同时还表态称,自己在2024年任期结束后无意寻求连任。

喜剧演员的政治修养2那几张老面孔

没有东部和平,没有收入增长,更没有欧盟抛来的橄榄枝:当泽连斯基于2018年12月31日宣布参选之前,乌克兰民众几乎要怀疑他们跌进了历史的某种黑洞。几张老面孔从黑洞里探出来:季莫申科、波罗申科、博伊科……距离2004年的“橙色革命”已经过去将近15年了,活跃在政治舞台中央的依然是这些人。他们个个身兼报喜天使和“民族英雄”的双重角色,会周而复始地把上一次选举中发表的宣言再度拿出来聒噪,有时还会被送进监狱“度个假”。两次广场革命的喧嚣已是许久以前的往事,现实给人的感觉只有麻木和绝望。

“巧克力总统”波罗申科(Petro Poroshenko)在2019年1月的民间支持率是9%。这位一手创办了如胜(Roshen)糖果集团的亿万富翁曾是2004年“橙色革命”的主要资助者,担任过尤先科政府的外交部长。在2014年亲自策划了颠覆亚努科维奇政府的第二次广场革命之后,波罗申科走上前台,以54.7%的得票率当选为乌克兰总统。如果说他有任何政治主张的话,那么无非是两个词:反俄、亲欧洲。在克里米亚危机以及东乌克兰军事冲突中,波罗申科拒绝一切对话或和谈的可能,坚决与莫斯科划清界限;甚至为了煽动民间反俄情绪,自导自演了一幕“流亡记者惨遭俄罗斯特工暗杀”的拙劣喜剧,令国际舆论为之哂笑。至于他最引以为豪的成就,则是签署了2017年9月生效的《乌克兰—欧盟协议》,使乌克兰得以加入欧盟发起的深度与综合自贸区(DCFTA),乌克兰人也可以获得在申根区做短期免签旅行的便利。但该协议的唯一影响是增加了青壮年人口的流失率:达成初步协议距离正式加入欧盟尚有万里之遥,更何况布鲁塞尔对这位东方伙伴并不感冒。

波罗申科的批评者揶揄说,总统先生不满莫斯科的唯一原因是俄罗斯在合并克里米亚时抄没了如胜集团在当地的产业以及波罗申科名下的塞瓦斯托波尔造船厂。这当然是一个段子,但足以折射出普通乌克兰人对“巧克力总统”的怀疑:他的政策究竟是服务于整个国家,还是在为自己的商业帝国添砖加瓦?总统的个人财富在上任的第一年就增长了20%,因为他把大部分资产注入了注册在塞浦路斯的低税率离岸公司。在波罗申科任内,两位成绩卓著的改革派官僚、经济部长阿布罗马维丘斯以及财政部长达尼柳克分别在2016年和2018年遭到解职,原因是他们企图清洗一大批涉嫌贪腐丑闻的高级官员。鉴于波罗申科以“主权不容侵犯”为由拒绝组建独立的反腐败法庭,IMF将预定资助乌克兰度过财政难关的175亿贷款削减了一半。总统选战开启之后,在基辅街头流传着一则笑话:“波罗申科会买下一家民调机构,自己决定自己的支持率。”

“天然气女王”季莫申科则是另一张老面孔。过去14年里,她经历了如下起伏:两度出任乌克兰总理,两度输掉总统大选,一次被捕入狱。作为“橙色革命”中崛起的风云人物,季莫申科曾经因为在经济私有化政策上的路线差异与昔日盟友尤先科和波罗申科反目成仇,也被一度结成同盟的亚努科维奇总统投入过监狱。尽管她同样以亲欧洲的立场出现,但观察家普遍预测这位出身“橙营”的女政治家可能对亲俄罗斯的“蓝营”采取妥协:在俄罗斯通往德国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于2019年底完工之后,过去穿越乌克兰的中欧管线可能被彻底放弃,这对身为能源寡头代言人的季莫申科无疑是相当沉重的打击。为了挽回每年30亿美元的过境费损失,她在面对莫斯科时的姿态会比波罗申科后退一大步。毕竟,这位“女王”在2011年入狱时被指控的罪状便是贪污和滥用职权,并且她和波罗申科一样反对任何旨在整肃贪腐的改革。

其余几名陪跑者同样了无新意:前副总理、能源部长博伊科与流亡在俄罗斯的前总统亚努科维奇关系密切,代表亲莫斯科的东南部“蓝营”势力的利益。前国防部长格里岑科是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的倡导者,但在首都以外缺乏影响。甚至连前国家安全局(SBU)局长纳里瓦伊琴科也跑进场来搅局:他宣称自己手里掌握着波罗申科盗窃国家财产和参与军火走私的大量证据,足以把这位巧克力大亨送进监狱。

老面孔,老话术,老套路:或许是因为彼此之间过于熟悉,几位候选人甚至懒得琢磨任何有助于提升支持率的新花样。季莫申科依旧沿用了她最擅长的广场政治戏码:在一场历时两小时的演讲中,她承诺要把乌克兰的平均工资和养老金额度提升到与邻国波兰相当的水平(目前相差四倍),要让乌克兰民众以及中小企业获得和西欧水平一致的贷款利率(目前是10%以上),还要通过与俄罗斯之间的谈判收回克里米亚和东部分裂领土。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始终不得而知。博伊科攻击了波罗申科政府的无能:自克里米亚危机爆发以来,乌克兰的GDP规模已经缩水了将近一半,而反复调整之后的经济增长率也才勉强稳定在3%。不过他本人的麻烦更大:电视台反复播放着亚努科维奇豪华行宫的画面,要求博伊科“把你们当年贪污的钱吐出来”。

直到2月4日才正式报名参选的波罗申科一度认为自己胜券在握。“俄国牌”是他的保留节目:从去年11月底的亚速海冲突,到12月乌克兰东正教会宣布“脱俄”,主动制造摩擦、挑拨民众的反俄情绪再度成为“巧克力总统”的撒手锏。不仅如此,3月第一周,波罗申科政府突然宣布将向数百万老年人发放总额达2.15亿美元的现金补助,以对冲通货膨胀造成的养老金购买力下降,显然意在买高龄选民的好感。到了3月31日投票日这一天,波罗申科的竞选团队甚至在基辅街头竖起了上千块的广告牌:“候选人有很多,但总统只有一位!”这句口号借用自总统先生素来不满的俄罗斯,正是普京在2012年参选总统时的宣传标语。至于他的竞选纲领,原本也没有多少人相信:波罗申科宣称他会在2024年之前帮助乌克兰同时达成加入欧盟和“北约”的目标——就连马克龙或者默克尔也没有底气做出如此“慷慨”的担保!

最终,老面孔们无一例外地失算了:在3月31日的第一轮投票中,季莫申科仅仅得到13.4%的选票,博伊科得到11.67%,双双出局。波罗申科也不过多撑了三个星期:在4月21日的第二轮投票中,他的最终得票率是24.45%,比第一轮(15.95%)只提升了不到9个百分点。显然,中间派选民坚定地抛弃了他们。

这正是2004年以来乌克兰政局最深刻的一次变化。如同“公仆瓦夏”所言,既然永远是那几张老面孔,既然那几张老面孔从来也没能兑现许下的承诺,何不在“蓝橙之争”以外另择他途?泽连斯基的胜出,遂成为当然。

喜剧演员的政治修养34月19日,在现场观看泽连斯基和波罗申科总统大选辩论的人群中,一名波罗申科的支持者冲到对立阵营跟前,挥拳显示志在必得

“瓦夏”的考验

41岁的候任总统泽连斯基,可以和那个倒霉蛋中学教师“瓦夏”画等号吗?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可以肯定的是,按照乌克兰社会的主流标准,泽连斯基属于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士。这位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犹太青年在25岁那年创办了自己的喜剧制作公司Kvartal-95,同时为多家乌克兰和俄罗斯电视台制作影视剧,还出演过好几部都市爱情电视剧。2015年《人民公仆》第一季开播并收获热烈反响之后,Kvartal-95的年收入上升到了百万美元级。在黄金时段,该剧集一度创下过同时观看人数接近2000万人的纪录,相当于乌克兰全国人口(4483万人)的四成多。换句话说,即使不参加竞选,泽连斯基在乌克兰也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但这位年轻富翁,同样有着独具乌克兰特色的烦恼。“犹太人”和“俄语区”这两大身份标签,给他带来的困扰正变得越来越多:在历史上,乌克兰曾是欧洲反犹主义最盛行的地区之一。2014年之后,中东部俄语区在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的敌意叙事中同样被当成了靶子。2015年,波罗申科政府宣布禁止一切在俄罗斯制作的文化产品进入乌克兰市场,由Kvartal-95的莫斯科子公司拍摄的浪漫喜剧《大城市之恋2》因此在乌克兰遭到禁播。由于“橙党”阵营鼓吹“乌克兰语是我国唯一的民族语言”,俄语影视剧和音视频节目在乌克兰电视台、电台只能分配到有限的播出时段,这对“俄语比乌克兰语说得更好”的泽连斯基无疑是一种隐性打击。

无论对狭隘民族主义的不满是否构成了泽连斯基决定参选的心理动因,他在短短三个多月的选战中还是充分利用了“瓦夏”这一形象带来的舆论红利。泽连斯基的竞选纲领是什么?没有,因为电视剧里的瓦夏也没有。泽连斯基的宣传平台是什么?社交网络和YouTube视频,因为瓦夏不相信电视媒体和报纸的公正度。瓦夏在剧情中是怎样决定他的执政团队以及政策重点的?让人民直接投票做决定。现在泽连斯基也这么干:在3月31日第一轮投票前夜,他宣布一旦自己成功当选,将会通过一项“人民权利法案”,将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交予全民公投确定。至于取消腐败高官的司法豁免权以及整肃司法系统,同样是“瓦夏”的点子。

喜剧演员的政治修养43月29日,在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之前两天,泽连斯基及其喜剧制作团队在基辅的一处剧场做脱口秀表演。爆冷当选总统之后,这位政治经验贫乏的笑星将面临一系列考验(法新社供图)

鼓吹“人民主权”,塑造“人民奋起驱逐腐败精英”的舆论图景,无疑是典型的反建制派平民主义政治家的动员模式。跨越既有的精英体系和官僚机器,借助社交媒体直接与“人民”对话,这依然不足以概括泽连斯基成功的全部奥秘。或许,波罗申科的指控他也需要面对——曾与Kvartal-95有过长期合作、并且成为三季《人民公仆》首播平台的乌克兰电视频道“1+1”,幕后金主乃是流亡在以色列的乌克兰寡头伊戈尔·科洛莫伊斯基。这位犹太裔富豪和泽连斯基一样出生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一度坐拥涵盖冶金工业、金融业、航空业和传媒业的庞大商业帝国并短暂担任过州长。2016年,波罗申科政府对科洛莫伊斯基名下的商业银行PrivatBank实施国有化,并指控这位寡头曾经窃取该行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此后科洛莫伊斯基便长期滞留在瑞士、美国和以色列。即使泽连斯基不曾直接要求科洛莫伊斯基的帮助,后者在借助传媒攻击波罗申科、从而帮助人民公仆党赢得大选方面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只有波罗申科下台,科莫洛伊斯基才有重回乌克兰,并解决他的一系列商业纠纷的可能。

某种程度上,对他们钟爱的“瓦夏”,乌克兰选民采取了空前宽容的态度。即使是在克里米亚危机之后,Kvartal-95依然通过其注册于塞浦路斯的子公司继续在俄罗斯开展商业活动。在极端民族主义盛行的年代,仅凭这一点就可以宣告泽连斯基的政治生命的终结。但这一回,乌克兰人网开了一面:毕竟,“瓦夏”才刚刚做好成为职业政治家的准备。而泽连斯基在俄乌关系上的一贯立场,和乌克兰的主流民意差别不大:他支持通过谈判恢复对乌克兰东部领土的完全控制权,也相信有朝一日可以从俄罗斯手中重新收回克里米亚。他赞成乌克兰在未来加入欧盟和“北约”,并表示“强大而自由的乌克兰既不是欧洲的腐败跟班,也不是俄罗斯的小妹妹”。只不过,他现在必须回答一个恼人的问题:从经济困境、贪腐弊案到东部冲突,在季莫申科和波罗申科都没能解决的那些麻烦上,他如何认定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化危机为生机?

对于泽连斯基提出的希望通过元首会晤解决东乌冲突问题的动议,普京给出了一个幽默的回答:“乌克兰总统又不是上帝,我并不反对和他见面。”几天后,克里姆林宫默默宣布将为乌克兰公民开启快速入籍俄罗斯的“绿色通道”。这正是泽连斯基必须面对的那种典型考验:他的表演天分和素人背景足以在一场大选中赢得乌克兰人的青睐,但现实政治需要的远不仅是一名演员的自我修养。毕竟,当他在今年6月入主乌克兰总统府之后不到100天,全国议会选举就要开始了。波罗申科、季莫申科、博伊科,老面孔们又会在那里等着他。 乌克兰乌克兰东部乌克兰冲突尤利娅·季莫申科俄罗斯乌克兰泽连斯基俄罗斯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