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4)

作者:朱伟

王小波: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4)0《青铜时代》是王小波三部长篇小说的合集。三部长篇里,尤其《万寿寺》与《红拂夜奔》,展示了他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寻找无双》则略逊色。三部长篇的素材都来自唐代传奇,王小波的想象力体现在结构重置与内涵改写上,通过改写内涵,发人深省。这三部长篇,成稿最早的是《寻找无双》,写成于1993年;成稿最晚的是《万寿寺》。王小波有一段说法,他说:“写《寻找无双》时,还是中规中矩的;写《红拂夜奔》,对叙事本身就有点着迷,不再全神贯注写故事;《万寿寺》则全然不关注故事,叙述本身成了件抒情的事。”

《寻找无双》的素材原型是唐代薛调写的《无双传》,写唐德宗建中年间,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兵乱,无双父托外甥王仙客先运家财出城等待。王仙客出城后等而不见,因此而失散。兵乱平,他三年后进城,知无双父因在叛乱中任伪职,夫妻都被极刑处死,罪女无双入了掖庭。《无双传》的故事中,王仙客通过旧仆塞鸿,先赎回无双的侍婢彩萍,又打听到无双的下落。最后是,古衙役以茅山道士的起死回生法,让无双假死后复活。古衙役及塞鸿等一干参与者,则尽数牺牲匿迹,以自己之死成全王仙客与无双“得归故乡,成夫妇五十年”。

王小波对这个传统故事,自然是要肆意改写的。他删去了结尾戏剧化的与无双的重逢,及那么多人的舍生,延长与强调了王仙客的寻找。结尾是,开绸缎铺的罗老板在王仙客的刀逼下,才说出无双进了掖庭。最后一句是“我”的感叹:“我们不管干什么,都是困难重重,所以,我估计王仙客找不到无双。”有意思的是,王小波在这小说中嫁接进鱼玄机的故事,让她与无双、彩萍作对照。事实是,德宗建中年间,鱼玄机还没出生;鱼玄机被处死,则与王仙客找无双的故事隔了90多年;王小波是故意要将时空倒置。鱼玄机的侍婢不叫彩萍,叫绿翘。笔记中记载,鱼玄机是怀疑绿翘与自己的相好有染而把她打死,葬于后园后,被宴客发现而入狱,到秋天就被杀掉了。

与《红拂夜奔》和《万寿寺》比,《寻找无双》的结构不算很成熟。王小波将王仙客记忆中的宣阳坊刘府(唐传奇中,无双父亲是位尊官显的刘震)置在鱼玄机的道观上。鱼玄机的道观叫咸宜观,当时长安还真有宣阳坊,咸宜观在亲仁坊,与宣阳坊挨着。可见,王小波还是做过功课的。

王小波: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4)1王小波将鱼玄机插进王仙客找无双的故事里,表面目的是好玩。小说里的时空打破是通过王仙客从波斯人手里买的那个望远镜来完成的。波斯人说,这个望远镜不仅能看到女人洗澡,还能看到过去将来。打破了时空,鱼玄机就可以死在王仙客找无双的20年前;处死鱼玄机的刽子手就能到90年前告诉王仙客处死的经过;鱼玄机也因此可以到王仙客的梦中,寻找无双就变成了寻找鱼玄机。望远镜的表面作用是:窥视的快感。

小说中,无双与鱼玄机是可以彼此替换的。王小波在这部小说的序言中说,a等于a,a不等于非a。也就是说,a是符号,这符号可以是无双,也可以是鱼玄机。若以相同性,无双可等于鱼玄机;以不同性,无双则与鱼玄机无关。王小波又说:“在我看来,一种推理,一种关于事实的陈述,假如不是因为它本身的错误,或是相反的证据,就是对的。”这是指对《无双传》故事重写的逻辑。在《无双传》的故事中,鱼玄机若出现是荒诞的;在王小波《寻找无双》中,鱼玄机则与彩萍、无双构成了三角,体现出意义。

鱼玄机的意义体现着什么呢?王小波原是准备将《寻找无双》《革命时期的爱情》与《红拂夜奔》集为《怀疑三部曲》的,他因此而写了序与后记。在序中,他说到“怀疑”是指——怀疑每人都热爱智慧、热爱异性、热爱有趣。且,多数人喜欢无智,这就是愚昧;不正视、重视异性,因此有窥淫癖、太多的性畸形;他们道貌岸然,就喜欢无趣。他因此而说,提出“怀疑”是指,“我看到一个无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性的世界,但是性爱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讲出来”。

这小说的主体情节主要是王仙客所窥视的鱼玄机,还有彩萍告诉王仙客的,她和他性关系背后的实质。前者,王仙客进入鱼玄机的情景——鱼玄机被捆绑,入狱后钉上“脚纽”“手纽”,脖子上架着70多斤的死囚枷,走动时“双脚好像门扇”。她“三木束身”,睡觉只能把死囚枷架在膝盖上。她是无助而逆来顺受,且甘愿被虐——被强奸时还跪在地上,像“尺蠼一样一曲一伸”地擦地板。她被处绞刑,是“三绞毕命”,也就是要将死分成三次。她被绞死后,衣服都被扒光,头发也被剪去,因为是跪姿,“翻过来倒过去,硬邦邦像个桌子,只不过比桌子略有弹性而已”。

王小波写的是,人变成了物。狱头说:“我们这里就是个仓库,装了些待发的货物。尤其是死刑犯,其实就是些待销毁的废物。”罗老板的回忆,皇帝当时惩处叛逆,无双的父母被车裂;无双就绑着,坐在木桩上待卖,也是物。以传说中鱼玄机在临终前写的诗“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来对比王小波的恶毒描写,是表达有趣?王小波还写了一种彩萍或鱼玄机诗意的倒吊:“像一个圣徒一样,全身伸直,披散的头发就像瀑布,白衣如雪,乌发如漆,像水墨画。”

王小波通过王仙客到宣阳坊找无双,引出鱼玄机;再到酉阳坊,找到已成妓女的彩萍;最后回到无双,要写变态的性态度。王仙客在梦中成了狱卒,在强奸戴枷、尺蠼般的鱼玄机中获取快感。而真实故事中,他强奸的,其实是无双的侍婢彩萍。他强奸彩萍,其实又是无双送来的,因为无双要让彩萍试奸。这荒诞背后,说的是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在王小波看来,荒谬是,没有正常的异性关系,所以,性关系就成了物关系,以物易物。在王小波的构思中,无论鱼玄机还是彩萍,都是愿被奴役,甘愿为物的。这就是王小波“怀疑”的重要内容:表面写性变态,实质是写奴役与被奴役反而成就了快感。人变成了物,没有了人格、人的尊严、人性,还沉溺其中,这就是无性世界中的性。王小波以黑色幽默展示它无趣中的“有趣”,要在无智中令人体会到“智”,但这部小说所能启示的还有限。

我觉得,王小波用他的小说所构建的与社会的关系,是真诚地把自己裸露在小说里。王二在这部小说里没出现,王仙客的心理,是否很多与他相似?王小波要在小说里启示的,是如何坦诚面对自己、面对他人的问题。坦诚就是不说谎话,面对真实的、不干净的自己。因为,只有面对真实的自己,才能不生活在谎言的世界里。(待续) 文学万寿寺王小波红拂夜奔鱼玄机80年代寻找无双无双传

上一篇: 堪察加的厮杀
下一篇: 大脑中的时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