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理财(1022)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中美谈判
中美开年贸易谈判结束,这次非同寻常的谈判,两个细节很耐人寻味,一是谈判由两天延长到两天半,二是刘鹤副总理突然出现在副部级谈判会场。知情人士称,双方在中国进一步采购美国商品与服务以及扩大市场准入等问题上取得进展,但对降低中国对国内企业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棘手问题仍存在分歧,这些将留待更高级别会谈解决。
芯片超级周期结束
苹果业绩下滑,也连累了供应商三星。手机业两巨头均业绩不佳,折射出芯片业的窘境。摩根士丹利认为,从半导体周期历史角度,市场通常经历4~8季下行周期,然后再经历4~9季的上行周期。鉴于DRAM合约价格已经在2017年9月见顶,本轮下行周期已经进行了一半,整体下行趋势在未来的2~3季还将继续持续。据估计,2019年云端基础设施的资本支出将增长14%,低于去年的28%。
寿险业拐点
新华保险受董事长万峰不再连任的传闻影响大跌,保险业均受波及。万峰在一次行业大会上表示,今年的寿险公司新单保费还将负增长、续期保费增速也将降至个位数。原因有三:理财型保险业务还会继续下降;相较银行理财等,保险理财型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各家公司从理财险转到健康险,健康险2019年会大幅增长30%,但后者的增长体量小,增长额度不足以弥补理财型产品下降造成的缺口。
央行买ETF?
一份《央行购买ETF的可行性如何》的研究报告引爆市场,引发各方激辩。按照中央银行法,央行可以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包括“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但并不包括购买股票。全世界只有日本央行买了股票,结果被“套牢”。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看,欧美的股市财富效应比较明显,股市上涨的时候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会增加,但是中国从历史数据来看,股市对总消费、总需求的刺激并不是特别显著。
竖井与横井
2018年的石油市场,OPEC态度摇摆不定,美国的原油产量成为影响价格的最大因素,页岩油公司的成本就颇为关键。水平井比垂直井钻井成本更高,但由于它们与更多面积的岩储层接触,产量更大。目前只有1%的垂直井每天至少生产100桶原油,但30%的水平井已经能达到这个标准。技术进步,水平井所占的比例正在增加,且钻井效率大幅提升至少50%。较少的钻井数量却带来了越高的产量,这种趋势在今后还会进一步延续。
“搁浅资产”
据彭博预测,到2030年,对电池容量的需求将从目前的100千兆瓦时增加到1784千兆瓦时。全球约有167亿美元用于传统电池工厂的设备安装,另外420亿美元的设备预计将于2022年投入使用。2018年上半年,对开发新型电池的初创企业的投资增至逾15亿美元,几乎是2017年的两倍。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担心,技术和工艺发展速度惊人,那些未及生产就过时的厂房和设备很可能成为“搁浅资产”。
周期性低迷
2018年12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涨1.9%,比上月放缓,且低于预期,创6个月低点。同时12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涨0.9%,连续第6个月回落,更创2016年9月以来的新低。有关中国消费表现的负面信号引发市场不安,不过,这些数据的疲软很可能源于房地产和汽车市场的周期性低迷,而非结构性崩塌。提振消费信心,减税不能停,保持收入长期持续增长机制需建立。 消费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