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纳汉会如何对中国?

作者:宋晓军

沙纳汉会如何对中国?02019年1月1日,美国国防部长的职位将由现任国防部常务副部长沙纳汉(Patrick Shanahan)代理。由于这一决定是特朗普在一周前做出的,所以美国媒体对此已做了很多的分析和评论。在这些分析和评论中,不乏沙纳汉在进入五角大楼后一些提及中国的谈话信息,为此一些关心军事的朋友就问我:沙纳汉在军事上会如何对付中国呢?

我的第一个观察点是,奥巴马政府最后一任国防部长卡特与马蒂斯之间的差别。卡特2011年8月担任奥巴马政府的国防部常务副部长,2015年2月接任国防部长至马蒂斯上任。应该说,卡特是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所配套的国防政策的主要设计者,而马蒂斯在接任卡特后则是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及“国家安全战略”所配套的国防政策的主要设计者。虽然他们两人设计的国防政策都有明显针对中国的意图,但两者还是有一些差异的。比如卡特在最后一次提交的国防预算中,就打破了半个世纪以来国防部与军种之间在国防预算分配上保持平衡的默契,即空军分到了基础国防预算的36%,海军分到了35%,而陆军仅分到了29%;而在马蒂斯第一次提交的国防预算里,又恢复了军种之间保持平衡的默契,分别是空军34%,海军34%,陆军32%。两人在国防预算处理上的差异表明,卡特与马蒂斯在维护军队传统的问题上有不同的认知,进而也反映了他们在设计国防政策上的差异。

我的第二个观察点是,卡特与沙纳汉的相同之处。简单说,卡特与沙纳汉都没有在军队服役的经历,前者是大学物理教授出身,后者从波音公司的工程师一直做到了副总裁。卡特1993年被克林顿政府选为助理国防部长时,是为了协助国防部长推进美军从“冷战”时期的重型化向“后冷战”时代的轻型化和数字化转型;2011年又被奥巴马政府选为国防部常务副部长,同样是利用他对高科技的认知来为美军打造一支“未来部队”。而掌管过波音公司导弹防御等国防项目的沙纳汉在2017年7月被选为国防部常务副部长时,与卡特进入奥巴马政府时承担的角色几乎一样。他对高科技项目的研发管理及采购流程的熟悉无疑是他的强项,他也因此被誉为“搞定先生”(Mr. Fix-It)。与马蒂斯言必称为应对“大国竞争”要把美军重新塑造为一支“致命的联合部队”不一样的是,沙纳汉进入国防部后,则经常言必称为应对“大国竞争”未来要在太空、人工智能和网络战领域下“大赌注”。

说到这儿可以得出大致的结论,即马蒂斯是一个有41年军旅生涯、注重维护军队传统偏保守的管理者,而卡特和沙纳汉则都是试图突破传统的“技术流”型管理者。在武器装备发展的思路上,马蒂斯更注重对已有装备的“填平补缺”,而卡特和沙纳汉则更注重利用新技术去开拓新领域。举例来说,马蒂斯在2017年10月17日给国会写信反对成立太空军,而沙纳汉在进入国防部后,则成了特朗普和副总统彭斯成立太空司令部的重要推手。

最后我还要说我的第三个观察点,即本来马蒂斯自己是要在2019年2月底离任,而特朗普却非要他在2018年底“走人”,这明显是要把2019年2月第一周前国防部确定2020财年最终国防预算的决定权交给“搞定先生”沙纳汉。而沙纳汉在2020财年国防预算的安排上,会不会冲破海、陆、空在体制上的固有障碍而用更多的突破性技术开创一些新领域,将是我们了解沙纳汉在军事上会如何对付中国的一个重要观察点。 中国军情国防部军事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