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汇率压力空前
作者:谢九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主要由内外两大因素决定,内部因素主要看国内货币政策的宽松尺度,外部因素主要看美元的强势程度。当前的人民币汇率之所以压力空前,原因在于内外两大因素都在促使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贬值。
从内部因素来看,近期国内货币政策的宽松尺度开始超出预期。10月7日,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已是央行连续第四次降准。此次降准首先是力度超出预期,央行此前大部分降准都是0.5个百分点,而这一次是1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这次降准的时机也超出预期。因为在9月底,美联储刚刚宣布了加息,再度引发新兴市场的汇率大跌,通常而言,出于稳定市场预期的考虑,中国央行可能会暂缓降准,以避免人民币过度贬值的压力。但是出乎意料,央行不仅没有回避美联储加息,反而在风口浪尖上大力度降准,使得人民币贬值压力急剧上升。
央行在美联储加息的同时选择降准,说明在央行关注的几大主题中,汇率的重要性已经不再是优先级,经济增长、出口、外汇储备、楼市甚至股市的重要性都排在汇率之前。几个月前,市场上曾有央行“放弃汇率保增长”“放弃汇率保出口”“放弃汇率保楼市”之类的传言,在当时看来并不可信,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内外形势发生变化,几个月前的传言,现在看来可信度开始提升,虽然“放弃”这样的字眼可能并不太准确,但大致也可以体现当前的政策意图。
过去几个月,人民币汇率虽然也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但是央行始终还是将人民币贬值的幅度控制在一定区间之内,没有让人民币贬值过度失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当时贸易战虽然已经爆发,但中美之间还在积极谈判之中,试图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对中方而言,如果让人民币过度贬值,很可能会让美方认为中国通过贬值获取出口优势,从而让贸易谈判的背景更加复杂化。而最近一段时间,贸易战的局势迅速恶化,美国对中国的征税商品扩大到2000亿美元,美国副总统公开指责中国,种种迹象表明,中美之间短期之内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方刻意对人民币汇率维稳的必要性大幅降低,与其耗费宝贵的外汇储备去和人民币空头搏斗,还不如暂时顺其自然,更多地让市场力量来决定人民币汇率走势。
今年7月份,人民币开始新一轮快速贬值,7月3日,人民币汇率跌破6.7元大关,央行副行长和行长都在当天先后站出来公开讲话,表达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我国国际收支和跨境资金流动基本平衡,外汇储备充足,近些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我们有基础、有能力、有信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当天下午,央行行长易纲也发表讲话,表示“将继续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运用已有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的调节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一轮人民币汇率已经跌破6.9元大关,距离7元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并没有见到央行高层再次出来为人民币汇率站台。
当人民币汇率不再成为优先级任务,货币宽松的尺度可以更加放松一些,也就为其他政策目标留出了调整空间,比如经济增长,楼市、股市,出口等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获益。当然,人民币贬值也同时会带来其他的负面影响,比如进口成本增加、资本外流的压力加大等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美贸易摩擦的复杂性,过去美国虽然屡屡指责中国操纵汇率,但是美国财政部从来没有正式认定中国是汇率操纵国,如果这一轮人民币贬值幅度过大,不排除未来会出现这种可能性。
除了国内因素之外,美元走强也给未来的人民币贬值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今年9月底,美联储实施年内的第三次加息,也是2015年12月以来的第八次加息。与此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于未来的加息也表示出强硬的态度,认为美国经济形势比较乐观,经济扩张不会突然终结,当前利率水平仍然宽松,并且离中性利率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美联储将逐步加息超过中性水平。
在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下,美国的10年期国债利率飙升至7年新高,市场对风险资产的恐慌情绪加大,导致美国股市近期大跌。而美元指数也强势反弹,导致全球非美货币大幅下跌。
美元加息引发美国股市暴跌,同时也引起了特朗普的强烈不满,特朗普公开表示美联储“疯了”,认为美联储已经失控,他们做的都是错的,美联储完全没有必要加息。虽然特朗普公开炮轰美联储,不过他同时也表示,不会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由于美联储具有高度的独立性,除非是极其特殊的情况,美国总统并不能轻易解雇美联储主席,即使特朗普对加息公开表示不满,但是预计加息进度还是会按照美联储自身的判断来持续推进。按照美联储的预计,今年12月可能还有一次加息,2019年可能会加息三次,2020年将加息一次,按照这样的进度,美元未来继续走强仍是大概率事件,人民币还将在较长时间内感受到美元升值的压力。
过去几年,7元大关始终是人民币汇率牢不可破的一道关口,尤其是在2016年底和2017年初,那一轮人民币贬值最恐慌的时候,人民币汇率一度跌至6.96元附近,就在市场普遍预计破7只是时间问题的时候,人民币神奇逆转,死死守住了7元大关。这一次,7元大关还能守得住吗?
上一次人民币汇率之所以在7元大关附近逆转,一是央行动用了各种技术手段积极干预,比如引入逆周期因子,打压人民币离岸市场等等,同时更核心的因素在于国内的货币环境开始紧缩,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和上一次相比,目前这两大因素的支撑力明显转弱。从央行的角度来看,央行并不缺干预人民币市场的技术手段,但是干预的主观意愿明显不能和上一次相比,上一次是旗帜鲜明地要保汇率,但这一次,汇率并不是最优先级,比汇率更重要的事情还有很多。从货币环境来看,上一次是货币政策由松转紧,而这一次却刚好是由紧转松。这一次人民币汇率想要守住7元大关,预计难度很大。
至于未来人民币会贬值到何处,也主要取决于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变动。如果未来美国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或者中美贸易争端出现缓和,中国经济外部压力减轻,货币放松的尺度有所回收,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对未来人民币汇率企稳带来支撑。 人民币汇率汇率变动银行美元加息市场分析汇率改革货币政策美联储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