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954)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纳税也不易

这几天看到湖北省地税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16年,湖北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申报纳税的已达31.94万人,比上年增长70.53%。其中宜昌约1.5万余人,占5%左右。看来,大家的收入和纳税意识都在增长,所谓民富才有国强。

看到数据后,想起不久前在宜昌市地税局珍珠路办税厅的不愉快经历。当时,陪同学去申报个人所得税,准备弄完了一起去吃午饭。同学开着车,到了税务大院门前,赶紧打转向,想把车停到尚有多个车位的院内。没想到,门卫瞅了瞅,见没有车证,连连摆手,说不能进。珍珠路是宜昌市区的繁华路段,监控视频很多,容易被拍到或贴罚单。同学赶紧说:“师傅,我是来交税的,停一会儿就走,交停车费也行。”可门卫就是不让进,说内部车场,不对外。同学无奈,又快到下班时间,只好先下车,让我开着车去找停车场。

绕了一大圈,找个路边停车场,待我停好车赶到纳税大厅,看到同学焦头烂额,说纳税申报表太复杂了,有好几个名词不明白,还问我:“年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已缴税额是啥意思和啥区别?”我想了想,没想明白,赶紧说:“问工作人员吧,他们最清楚。”于是同学走到窗口,去问当时并不忙的工作人员,没想到转眼就带着怒气回来了,对我说:“哎,根本说不清楚,业务不精,态度还不好,该有的宣传材料也没有。”

我劝他:“算了,别浪费时间,估计又是‘临时工’,不懂的词就手机百度,免得还得再来一趟,到时候可没人给你停车了。实在不理解,或有歧义,就按有利于自己的角度来填嘛。”

他晕晕乎乎、勉勉强强把纳税申报表填好,交给窗口,却又被要求提供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同学掏出身份证递进去,结果窗口内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复印机坏了,出门右转200多米有复印店。”同学一听,大嘴一撇,终于有点火了:“交几千块钱的税,身份证都得自己复印?在银行、电信,不交费的业务也能免费代为复印呀!车不让停,表不会填,身份证都得自己去复印,垄断行业真是好呀!”

我赶紧打岔:“人家可不是垄断行业,人家是行政部门,纳税人别打狂语,小心被查税。”

为了午饭不泡汤,我迈开胖腿,一路小跑,出门帮他把身份证复印了两份。这税,才算交了,真真切切感觉到交税比交费可是难多了,钱没了,人还在,却没感觉到纳税光荣。

走的时候,我看到门口的大幅宣传标语:“真诚为纳税人服务”,不禁一笑,苦笑。

真没想到,这年头,挣钱难,纳税也不易。

湖北宜昌 聂武钢

踏实

表哥在城里买了房,老家的姑父姑母高兴之余又有些内疚。

表哥的房子总共60万元,交了30万元首付,剩下30万元贷款,以后每月还2000元,要还20年。60万元对于姑父姑母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他们一辈子老实本分,靠种地养鸡好不容易供表哥上完大学,手中的积蓄万儿八千也不曾有过。姑父姑母的内疚就是,表哥买房,他们在经济上没给一丁点帮助。

经过一个秋天的忙碌,表哥把新房装修完了,装修的事,姑父姑母也知道。一次表哥回家,他们偷偷把5000块钱装进了表哥的背包,这些钱是他们能拿出的所有。表哥知道父母没钱,打电话责怪,姑夫嗫嚅着说:“人家孩子买房,家里都给钱……”说这话时,姑父总觉得心里虚虚的。

新房装修完没多久,表哥就打电话叫姑父姑母来参观,这一次,两位老人答应得特别爽快,他们早就想去看新房了。只是去之前,两人可是好好做了一番准备。地里的蔬菜、晾晒的干果、攒下的鸡蛋,能带的他们恨不得都带上。

表哥在火车站接站,看到他们大包小包一路颠簸,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一直不停埋怨。姑父姑母跟在身后唯唯诺诺,一句话也没解释。

第二天一大早,表哥带着姑父姑母去看新房,可是一进门,姑父姑母就愣了。房子装修得好是好,但装修完剩下的边角料、锯末、垃圾堆得满地都是。表哥解释说,房子装修完先要晾晒一阵,等过完年天暖和了他才打算搬进来住,这些垃圾就暂时没清理,不过他已经和家政公司联系好了,到时给500元,人家就连清理垃圾打扫卫生给收拾得干干净净。

“多少钱?500?”表哥话刚说完,姑父就脱口而出这么一句。“是啊!”表哥再次肯定地说。但是,他很快从姑父脸上看到了什么,又笑着说:“人家都是专业公司,根本不需要咱们操心,咱们打扫得也不行,有些钱想省也没法省。”姑父不说话了。

回来后,表哥去上班了,姑父和姑母就寻思,打扫卫生这活儿谁干不了,给别人掏钱干还不如自己去干,儿子有那么多房贷,咋还能花这钱呢?两人一合计,决定他们去打扫。

姑父和姑母再次回到新房。大的边角料,他们拿不准还能不能用,就码齐堆放在阳台;锯末和垃圾,他们找来蛇皮袋装好,一趟一趟运到楼下的垃圾收集场,轻的,一人背一袋,重的,两人抬着去。黏在地上的水泥渣,他们跪在地上用刀子铲,黏在玻璃上的油漆、灰点,他们用抹布擦不掉,就用指甲抠;高处的,姑父站在梯子上,姑母在下面扶梯子。

表哥下班找不见姑父姑母,来到新房,就被里面的干净敞亮惊呆了。姑父和姑母脸上笑着,那么冷的天,两人额头上却布满细密的汗珠。“这活儿不累,我和你爸在家干活习惯了,买这房我们也没出啥力,打扫一下卫生心里也踏实。”表哥只觉眼热鼻酸,话还没出口,眼泪就流了下来。

西安 高小宝虐心之旅

暑假期间,陪表叔去了一趟哈尔滨。表叔的儿子刚在那边找到工作,人生地不熟的,表叔要过去看看。谁知待了不到两天,家里传来消息,伯母病危住院,我们只得连夜买了当晚的最后一趟动车,赶赴北京转车。

买票的时候,这趟车只剩下无座票。这就意味着,我们得在车上站一个通宵。但事情紧急,也顾不了许多,先上车再说。根据以往经验,夜行列车,只要坚持到下半夜,多半会空出一些座位来。退而求其次,可以到餐车吃点东西,顺便蹭座。

上车之后,发现情况远比我们想象得糟。由于是深夜始发,餐车早下了班。从始发站开始,便有人站着,沿途上车的站客有增无减,导致车厢内人满为患。稍好一点的一等座,包括商务座,虽然过道空着,但不允许站客,还用了自动门与二等座隔离开来。乘务员的解释是,“要保证花钱的客人享受优质服务”。

几位有备而来的无座客,准备了折叠凳,还带了扑克牌,准备夜战。相形之下,我和表叔有些准备不足。沿途不断有人下车,熬不住的站客趁机找空位调整,但不到一分钟,新上来的客人又让他们起身。经过询问,我们发现,这趟车非常热门,座位票根本没挂到网上,都是早早从内部流出。虽然乘客多,却只排了八节车厢。细心的乘客查了一个月后,始发站的座票也显示无票状态。能买到座位票的,基本上是短途客,且多花了钱。一些票贩子在微信中声称,可以通过他们特殊的“软件”抢到这趟车的座票,虽然年年喊打,遇上热门车次,还是有“黄牛”从中作梗。

表叔年纪大了,实在熬不起夜。也许多花了钱,那些短途客,视座位如宝贝,丝毫没有让的意思。其中有两位带小孩的乘客,因孩子坐得不舒服,夫妻双双坐到地板上,腾出位子让孩子平躺。其实,长达9个多钟头的旅程,如果一直坐着,反而会不舒服。有幸买到座位的客人,完全可以适时站起来活动一下,同时也给几位像表叔一样年纪大的乘客歇歇脚。如此两全其美的事,从头到尾,却没一位乘客去做。甚至在他们起身如厕的间隙,对偷空蹭位子的无票客,抱以鄙视和嘲讽。尽管车厢水泄不通,卖小吃水果的乘务员仍然不放过每一个赚钱机会,来来往往的推车一直坚持到下半夜,不断增添车厢的拥挤程度。

整辆车上,唯一的感动,来自于那几位玩扑克牌的旅客。他们在秦皇岛站下车,末了,不忘将折叠凳送给表叔和我,靠着那两件“宝贝”,我们度过了列车上最艰难的时光。到后来,我们都睡着了,由于车厢空调温度偏低,最后双双着了凉。

表叔回到家,很快和伯母一道住进了医院。一次虐心之旅,令我们心寒的不光是铁路部门,还有冷漠的人心。

湖南 蒋平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