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942)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前几天,学校突然通知班主任们到电教室参加“在线教育平台”APP的使用培训,大家实在都没兴趣。
这些年教师网上培训名堂太多,培训之后极少有教师能学以致用,教学实际工作中,新技术根本就用不上,只有参加优质课或者观摩课比赛的才会临时抱佛脚,找人帮助玩一下学过就忘掉的新技术。而且大家都困惑,“在线教育平台”APP的使用上学期不是已经培训过了吗?上次开会教导主任还催促班主任们,继续督促家长注册登录“M学网”,本校家长注册率太低,才百分之十几,必须超过30%,教育局量化考核才给学校计分。教育局、中心校也一再要求各学校要把这件事当作“任务”,这套“在线教育平台”属于教育电子化管理系统,是由市教育局公开招标建立的。教导主任说,不行的话,也按注册率给班主任“量化计分”。但班主任们也都颇有怨言,很多家长就是不愿意登录,难道为此拿学生出气逼家长下载注册?这回培训莫非会告诉我们有什么新招数可以快速提高家长注册率?
其实这个“M学网”要注册登录也很简单,当初培训员讲解时对电脑版只说了一句话,重点推荐了如何使用手机下载登录APP,还给学生人手一份“说明书”——类似广告。除了在电脑上登录一次,看到本班有几个家长登录,我再也没碰过“M学网”,那款手机APP我根本就没下载。我把广告发给学生,只说是学校要求家长下载安装该软件,过后也没再理会。有几个家长可能嫌麻烦,发微信或者打电话问我不下载行不行,有几个学生也很不安地问了,我直言相告,随便,反正我也不用。
如果按照培训员以及“红头文件”说的“认真用好M学网”,那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的功能据说很多,可以在线给学生布置作业、辅导作业,还可以向家长们发布公告,可以给每个学生建立动态“成长档案”,随时发布学生在校表现,当然也能够把考试成绩单直接上传,家长随时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随时反馈。好像还有其他什么玩法,但我们学校没有一个班主任玩,即使一个标准班只有三四十个学生,班主任恐怕也忙得够呛,能有多少时间去玩这些“先进技术”?更不要说我们这里每个班都有七八十甚至八九十个学生,作业批改都叫人感到“疲于奔命”了,难道下班回家还得上“在线教育平台”在线加班?这纯粹是给老师们增加不必要的工作负担。再说了,家长真的需要这些吗?我曾经问过几个家长,注册后看过几次“M学网”,都说没再打开过,有的家长注册后就直接把APP卸载了。
之前学校曾配合移动通信运营商,让家长们开通过每月收费3元的“校讯通”,到现在也没有取消,有的班主任还在督促家长们开通——只要给家长们每月发送6条信息,班主任就可以得到返还话费。家长极少利用“校讯通”跟老师沟通,它哪里有微信方便?我干脆就让家长们取消了它。上学期我接班主任时,我们班还有40多个家长开通校讯通,现在只剩下几个了。所以就目前的情况说,家长和学校联系有微信就足够了。“M学网”也许不算超前,但有点不接地气。
然而,这次来的并不是“M学网”培训员,而是一个叫“L学网”的“在线教育平台”培训员,同样属于市教育局公开招标建立的。培训员还播放了公司领导跟市教育局签合同的视频以及“红头文件”的照片。看看手里的广告,听着培训员的介绍,这“L学网”跟那“M学网”好像没多大区别。市教育局招标弄两套同样的“在线教育平台”,让两家竞争吗?对本地教育,对老师、学生和家长又有什么益处?花了多少钱建这些“平台”?这钱花得不冤枉吗?
培训员走了,教导主任又强调了这APP的“重要性”,又要求班主任督促家长下载安装、注册登录。我回到办公室,直接把广告全扔废纸箱了。这回我不打算给学生们布置任务了——我不想再看到他们困惑的眼神。
河南 温凉河
走走形式的体检
妻学完月嫂后,得需健康证,否则不能上岗。经过打听得知西青医院能做体检办证,于是妻骑电动车赶往西青医院。
医院里做体检的人很多,排队挂号时,窗口里面的工作人员问妻,是个人消费还是单位报销,妻说个人消费。工作人员告诉妻:“个人消费是80块钱,单位报销是86块钱。”听工作人员这么一说,妻交齐了80块钱挂上了号,两个多小时后轮到了妻。
体检第一项是化验血,其次为化验大便,接下来是胸部拍X光片,最后一项是内科检查。妻说前三项体检操作流程比较认真,最后内科检查时,她把体检表交给值班大夫,那位大夫接过去也没细看直接在上面画了一个“√”,随即说:“好了,你通过了,下一个。”妻不无疑惑地问那位大夫:“什么也没查就通过了,我这80块钱不就白花了,怎么也得给我简单查一下吧?”那位大夫白了她一眼说:“办个健康证无非就是走个过程,谁会细查这件事。”妻仍心有不甘地说:“最好给我检查一下,心里比较踏实一些。”旁边另一位大夫也帮腔道:“叫你合格不就行了,干吗这么较真儿。”妻一再坚持查一下,那位大夫极不情愿地取出听诊器。妻见她一脸的不高兴,心想就她这工作态度也查不出什么结果来,无非就是走走形式而已,于是干脆说算了不查了,拿着那张完全“合格”的体检表交给了医院里的其他部门,等候健康证审批下来。
说实话,有些工种需要从业人员必须有健康证才能上岗,如餐饮小吃经营者、食品加工者、服务行业等,这样做才能保证食品安全卫生,杜绝传染病的传播发生。没有健康证,有关部门就会隔三差五让从业人员抓紧去办,并且每月这些行政工作人员都会亲自登门检查敦促健康证的落实情况。这种做法是卫生监督部门依据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实施的,也符合民意。但是有些负责体检办健康证的机构(指定的医院、体检中心、防疫站),却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违背了职业道德良心,走走形式简单应付了事,其目的就在于收费。
体检是体格检查的简称,就是指人为了身体的健康情况而专门对一些常见性的疾病进行检查。体检的常规内容主要有三大块:一般的体格检查包括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等专科检查;功能检查包括心电图、X光、B超(包括肝、胆、脾、肾和生殖系统)等影像学检查;化验检查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规,及血糖、血脂、肝肾功能、乙肝五项。体检前应注意禁食、禁水,空腹,早上8:00~10:00前到体检中心。但大多数体检机构从早到晚地工作,也不告诉体检者应该注意的事项。采血化验要求是从早上7:30~8:30采空腹血,最迟不宜超过9:00,太晚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使血糖失真。体检表内设定的检查项目不能随意舍弃,可见体检对于我们自身的健康是多么重要,可有些正规的体检机构却拿此事轻描淡写、潦草应付,只要交了钱,不管体检者身体是否真的有病,一律下发健康证。试问,这样的体检有意义吗?
天津 农夫 在线教育校讯通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