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谁扶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邵宁)

两年前,在市里工作的阿超回到村里,承包了50亩地搞经济作物种植,谈起自己当初的这一决定,阿超曾颇为自得:不仅响应了国家鼓励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而且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田园梦。不过梦想虽丰满,现实往往却让人很无奈。阿超的农民生涯并不顺意,第一年阿超选择种植烟叶,不料那一年烟叶虽长势喜人,但收获时却正好赶上阴雨天,结果很多烟叶都烂在了地里,阿超赔得一塌糊涂。第二年阿超改种红萝卜,这次天公作美,红萝卜大丰收,但市场销路却甚是惨淡。两年折腾下来,阿超初当农民时的兴奋、喜悦早已不复存在,深思良久,阿超觉得还是放弃自己的田园梦。

就在此时,阿超在县里负责扶贫工作的同学阿昌却赶来劝阿超不忘初心,继续坚守。这让阿超十分意外:当初阿超来村里包地时阿昌就不看好,后来阿超经营不利,阿昌更是对阿超冷嘲热讽。当时阿昌说中国上下五千年,有谁是靠种地发财的?现在农村别说成年男子了,就连应该在家看孩子的妇女都外出打工了,大家都是往外走,谁像你一样又返回农村种地呢?再说现在不要说农业,就是整个实体经济都是一片萧条,如果真是手里有闲钱,那也应该是在城里买房子呀,怎么着收益也比包地搞种植高吧。阿超说自己当初对阿昌的话不以为然,现在看还是阿昌有道理,但如今阿昌怎么又反过来劝说自己留下来呢?

原来,最近省市领导对县里的扶贫工作十分重视,要求不仅要精准扶贫,还要有产业扶贫,而县里作为农业县,在农业方面的产业扶贫举措乏善可陈,毕竟现在农村是十室九空,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出外打工,土地不搁荒就不错了,哪还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农业项目呢?可没有的话,县里的扶贫成绩单就不好看,于是阿昌便找到了阿超,要求阿超把经济作物继续种下去,坚持个一两年,这样上级来检查时,看到绿油油的经济作物,别管种的是什么,起码观感是不错的。

听完阿昌的解释,阿超气不打一处来:县里缺乏农业项目,就要我坚守,说了半天,不是县里给我扶贫,是让我给县里扶贫呀。再说话虽轻巧,可两年下来,阿超经济上早就捉襟见肘了,拿什么去坚守?看到阿超气鼓鼓的样子,阿昌不恼反笑阿超太幼稚了。阿昌说,你帮了县里的忙,县里还能亏了你?不说列入县里的产业扶贫项目后将来可以向国家申请补贴,单说因为这事你给县里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县里随便给你一个其他项目,经济上你不就找回来了吗?

阿超想了想,觉得阿昌的话有道理,毕竟如此一来,双方就实现了双赢。但阿超说自己又觉得好像有点不对劲:毕竟就像买卖股票,双方都实现了双赢,那到底亏了谁呢? 扶贫

上一篇: 好东西(913)
下一篇: 年底造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