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堰塞湖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江苏大丰 戴文华)

堰塞湖是河道或山谷因地震、山崩、冰碛物或灿熔岩阻塞而形成的湖泊,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我们村地处苏北平原,东临黄海,河流纵横交错,没有发生过地震,更没有山崩、冰碛物和灿熔岩阻塞,哪来的堰塞湖呢?

2014年7月,苏北地区连降暴雨,我们这儿就出现了许多堰塞湖,道路房屋被淹,好多农田成为湖泊,农作物颗粒无收,农民叫苦不迭。有位农民做了一首诗描写水灾:“堰塞湖里诉灾年,听取蛙声一片。”暴雨中和灾后,镇水利站和村委会立即行动,组织劳力全力以赴疏通涵闸、开坝放水,但由于堵塞的涵管多,河道堵塞的地段多,大河水位高,收效甚微。村干部说,这是百年未遇的水灾,难以防御。2015年8月,我区又连降暴雨,我们这儿又形成许多堰塞湖,大部分农田、道路和房屋下水,农民损失惨重。村干部又说,这是百年未遇的特大暴雨,天灾难以防御。

其实,暴雨难防,可天雨可排,堰塞湖是人为造成的。造成大面积堰塞湖的原因大致有四点:一是我村地处城乡接合部,道路和小沟、小河纵横交错,由于道路下水道堵塞,河道污泥淤积,坝头被堵,长年得不到疏浚,遇到连降暴雨就会雨水难排,造成洪涝灾害。二是城市大拆大建,城里大量的碎石、碎砖等建筑垃圾偷运下乡,倒在河旁沟头,堵塞水源,遇到暴雨便形成堰塞湖。三是一些村民为交通方便,或为搭建房屋,或为增加住宅四周的面积,购买土方和建筑垃圾,填埋住宅前后左右的河塘,水系被破坏。四是在城市建设中,不少沟河被填平筑路,许多沟河与道路连接地段的涵管被堵塞,造成河水难排。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田受水灾,干部要担责。夏季快要到了,打通坝头,疏通水系,杜绝堰塞湖形成,防水患于未然,迫在眉睫。我想,在遭遇了两年大水漫灌之灾后,也该到治理河道的时候了。要组织村民疏浚河道、打通涵管、疏通水系、清除河道垃圾,使水源畅通。治理完成后,还要采取长效管理措施,保护好水系。 堰塞湖村里

上一篇: 登记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