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经济目标的变与不变
作者:谢九按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其中GDP增速、失业率和新增就业和去年的目标完全一致,但是也有部分指标和去年相比出现了变化,比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从去年的3%下降到2%,粮食产量从去年的1.3万亿斤以上上升到1.4万亿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从2.5%左右上升到3%左右。
首先从最核心的经济增长率来看,今年依然维持了5%左右的目标,应该说,这是一个并不轻松的任务。去年我国GDP目标设定为5%,虽然最终成功实现了预定目标,但从全年来看,过程充满了压力。
去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良好,一季度同比增长了5.3%,为全年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从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速骤然放缓至4.7%,三季度更是放缓至4.6%,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最终将很难实现5%的预定目标。去年9月底以来,我国开始推出一系列超预期的经济刺激政策,第四季度经济实现了5.4%的增长,最终全年经济实现了5%的预期目标。
和去年相比,今年的经济增长面临更大的压力,但是经济增长目标并没有下调,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释放信心,在外界普遍认为经济增长压力增大的时候,如果依然坚守增长目标不下调,可以增强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
除此之外,中国经济坚守较高的增长目标,也是为了保证就业。因为要维持较高的就业率,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增速予以支撑,如果中国主动下调经济增速,失业率也会随之上升,反过来会对中国经济带来更大冲击。因为当前中国经济急需提振消费信心,如果失业率越来越高,就会打击民众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进一步拖累中国经济的增长。
不过,和去年相比,中国经济面临更复杂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在特朗普上任之后,已经再度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作为特朗普2.0的第一年,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将会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出口将面临严峻挑战。
刚刚过去的2024年,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实现全年目标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去年的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净出口贡献率为30.3%,消费贡献率为44.5%,而投资贡献率为25.2%。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甚至超过了投资。如果和2023年相比,就更看出去年出口对经济的重要性。我国2023年的经济三驾马车,当年出口贡献率为-11.4%,从负贡献率到贡献了三成的GDP,去年出口增长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进入2025年之后,面对外部环境的恶化,去年贡献了三成GDP的出口引擎,今年将面临巨大冲击,如果今年的出口萎缩,那么,还想实现全年5%的经济增长,那就必须更多靠内需来拉动。
从短期来看,消费驱动力不可能在一年之内有显著提升,所以,能够在短期之内迅速发力的,依然还是投资。为了能够实现5%的增长目标,这就需要比以往投入更大的财政赤字。所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在于,财政支出的力度大幅提升。
在今年财政政策的各项指标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赤字率上调,创下了历史新高。今年的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9.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2万亿元。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今年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
除了财政政策大幅发力之外,货币政策也更加宽松。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时的货币政策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提法是“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从稳健转为适度宽松。
今年的货币政策还提到“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不仅首次专门提到楼市和股市,而且还放在了科技创新等其他领域之前,可见对楼市和股市的重视程度。
在今年的各项发展目标中,还有一个明显变化是,通胀率的目标出现了下调。多年以来,我国的通胀率目标基本上都是3%,但是今年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下调到了2%左右,这也是对我国这几年经济变化的现实做出的务实调整。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物价指数一直高位运行,对抗通胀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重要任务。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告别高速增长,通胀压力快速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类通缩压力。2023年和2024年,我国CPI连续两年同比涨幅只有0.2%,虽然还没有进入真正的通缩区间,但是通缩压力已经显露出来。
在物价水平从通胀转入通缩边缘之后,如果继续沿用过去3%的通胀目标,就会显得和现实脱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通胀目标设定为2%左右,“目的在于通过各项政策和改革共同作用,改善供求关系,使价格总水平处在合理区间”。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如果进入通缩时代,将给消费带来更大的压力,因为当通缩到来,由于预期未来物价还会继续下跌,就会有更多民众减少当前消费,使得消费被进一步抑制。如果能够成功将通胀指数从0.2%的通缩边缘提升到2%左右,就可以摆脱通缩预期,让消费触底回升。 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