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我要为自己争取一次“优秀”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亦熠“听说了吗?马上就要年度评优了!宝子们期不期待?”工作间隙,号称科室“小灵通”的同事小李一脸兴奋地对大家说。
“有什么好期待的?每年优秀员工人数比例就20%,‘狼’多‘肉’少啊!我可不敢奢望。”一旁的同事应和着。
同事热聊的话题恰好戳到了我的痛处,回想去年,我不但没评上“优秀”,还影响了今年的职级晋升。按照惯例,年度优秀名额每个科室是按比例分配的,科室内部谁能获得优秀,参照年度绩效成绩排序。
我早就算过自己的绩效均值排名,位列科室20%之内。按照20%的比例要求,我对获评还是很有信心的。基于此,我准备更积极主动地干一番工作。
评优的那段时间,我不知疲惫地早来晚走,每天做完本职工作后,主动帮同事分担一些忙不过来的活儿,就为给领导留下好的印象。可等到结果出来,我却出乎意料地落选了,反而平时工作表现一般,月度绩效排名低于我的同事获评了“优秀”。
知道结果的那一刻,我的心如泄气的皮球,瞬时干瘪了下来。原来,我的那些努力只是一场自嗨,只感动了自己。好友看着我一脸沮丧的样子前来开导:“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情世故,工作不要只顾着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和上级多交流。你不主动沟通,指望领导来猜你的心思吗?还以为你就是喜欢安于现状,无欲无求呢。”
我听完虽不服气,但对于好友的话,细想想也有道理。像我这样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人,工作上虽然兢兢业业,但平时在科室就没什么存在感。见了领导,我不知该如何开启话题,只好远远地躲着走,只在有工作汇报的时候才去找领导,根本没有其他交流。
而这次获评的同事,特别擅长给领导提供情绪价值,同样是汇报工作,人家不仅说得圆满周到,最后还不忘顺带几句“领导指导有方”之类的词,每次都把领导哄得乐呵呵的。而那些恭维的话,我真的是说不出口。
年底的时候,科室组织了一次聚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到了自由交流环节,我趁着身体里酒精激发的那点兴奋劲儿,终于鼓起勇气走到领导跟前敬酒。领导微笑着对我说:“小亦今年干得很不错,不争不抢,工作踏实,再接再厉啊。”我听了心头微微一震:不争不抢?我也需要被“看见”,也在意能不能评上“优秀”。领导的话再次验证了好友说的话不无道理,不主动表达,就会成为职场透明人,而我是不是也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那晚聚会散场后,我背着包顺着马路慢慢往家走,脑袋里反复浮现着这几年的职场“重要时刻”:我没有主动冲锋过,也从未被选为代表过,我就像沉入水中的石子,翻不起一点儿风浪。但人在职场,只能我去适应环境。过去的一年,我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的“低调”,是否太稚嫩不适应职场。于是,我开始创造机会,在领导面前多刷存在感,主动表达自己对工作安排的看法,不再怕说错或者丢脸;也多参与同事们的话题讨论,试图结交几个工作好搭档……如果说之前的我是透明的,现在大概变成了浅浅的红色。
“小亦,你今年评优很有希望呢。”同事的话,把我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中。我只是笑了笑,但在心里暗暗握拳:“正好有项工作要向领导汇报,我要不要顺带表达一下争取评优的想法?”
想到这儿,我找出了要汇报的材料,在桌子上郑重重码了一下,吸一口气,向领导办公室走去…… 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