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312)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智能家人”

这个小长假,表妹邀请我去她的新家住两天,盛情难却,我就去了。果然入住体验难以忘怀。

35岁的表妹,去年年底把房子装修了。她想到自己一直努力打拼,也没有结婚的意愿,就决定对自己更好一些。她对自己好的方式是,直接搞了全屋智能家居,活在当下。

她安装前构想的场景,应该说是看各种短视频构建的——清晨,自动床缓缓升起,窗帘徐徐拉开,阳光照进卧室,女主人醒来了。根据人体红外辐射,智能语音报告了今天的健康监测指标,并根据她的心情播放了《D大调波兰舞曲》。随着她缓步到卧室到客厅再到餐厅,各房间的门逐级自动打开,灯光一路亮起,咖啡机已经为她准备好一杯热咖啡……当她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回到家中,扫地机器人已经把家里清扫完毕,空调及自动净化系统早已开启,洗澡水自动放好,灯光自动调节到最舒适的亮度。智能冰箱搭配了食材,牛排做好了,南瓜浓汤闻到味道了,电影模式也开启了。

当然了,目前做饭的部分内容解决不了,我们要实事求是。但在与“智能家人”共处的日子里,我发现它们现在解决的都是些很奇特的问题。

那天夜里,窗帘忽然滑开,AI语言叫醒了我,告诉我现在是凌晨2点……它不是根据睡眠模式自动关闭或打开吗?表妹说我误触了。第二天下午3点,窗帘又忽然自动拉上了,还熄灭了灯,把家里搞得像深夜。

第二天晚上,表妹非让我试一下她的智能床有多舒服。晚上11点,它忽然给我放了白噪音,开启哄睡模式。结果床在半夜我翻身时,突然开始一直调节床位,还做起了按摩,吓了我一跳;它还跟电视联动,放起了电影。我鼓捣了半天才把它关了,早上7点它又开始自动抬升,强制清晨唤醒。

第三天,表妹喝酒喝到午夜12点才回来,从门口到卧室,这灯一路亮过来,还音乐大作。这要是一位经常喝酒晚回家的丈夫,全家都要起来迎接他吗?

表妹说,我姨和姨父来住了一天就走了,说每次来都感觉晃眼,还得听这些机器人瞎指挥。我姨说,有本事它们就做米饭的时候把米放进锅里,做豆浆的时候主动把豆子泡了,自己择菜自己炒菜,要不算不上合格的智能!这个要求确实有点过分,我觉得只要它们不太烦人就行。比如现在将一瓶牛奶放入冰箱,它过度“热情”,连续几天提醒你喝牛奶,每次打开冰箱,它都会播放关于牛奶的提醒。

我姨父还吐槽,夏天过来住,好几次空调突然停止工作,用手机就是开启不了,说是系统问题,关键智能门也打不开了……而且这一天天的,电费是真高啊!我问表妹:“你确定门锁、扫地机器人、热水器、洗衣机晚上没有联动,然后就启动起来了?”她说也不确定。

工作已经很累、天天被甲方折磨的她,一看到视频里那种随心所欲的居家情调,就硬要通过这种方式对自己好一点。本来手边有个开关就行了,非得一个人对着空气喊叫“关灯”。倒是也有很舒服的时候,进了厕所,灯亮了,马桶坐垫加热了。但中控忽然控制了厕所灯,还给我放了首歌,有点没必要。起床洗漱,智能浴室的镜子总是缓缓开启自动扫描,告诉我今天皮肤状态不佳,建议多喝水,甚至还推荐护肤品。

同“智能家人”一起生活的这几天,我发现本来是提升生活幸福感的设计,有时候还得生出无数耐心去理解这些“聪明”的设备——尤其当它们突然“聪明过头”时,好像有点不值。不过表妹说,无论如何,她是绝对不会低头的,会好好教育“智能家人”,做个有志的未来人!

(读者 三吉) 读者来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