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击书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袭击书店0文·杰西

这是城中最贵的购物中心,只售卖大牌奢侈品和设计师品牌产品,空气中充满钱的味道。名牌店里门可罗雀,却硬要拉起围栏,要客人排队入场,“享受”一对一贴身服务,不买都不好意思,压力全给了客人的信用卡。一个鼓吹消费主义的纸醉金迷的场域,却奇迹般地常年存活着一间书店,也是我造访这个我配不上的上流场所的唯一原因。

书店里的新书分享会晚上7点开始,我特地提前一会儿到达,先去地下美食城吃点简餐,解决温饱问题。有别于隐匿在高楼中的米其林星级餐厅,负一层的食客大多是附近写字楼和商场里的员工,他们或一身班味儿,或身着店员工装,一眼可辨。我在一间重庆面馆里坐下,等待一碗招牌双浇面。对面桌子坐着一对母子,母亲衣着朴素,小学生儿子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看上去学习不错。他们两个人都不吃辣,点了鸡汤抄手和烫青菜,怎么看都不像是来购物的。我和自己打赌,盲猜他们也是来参加书店活动的。果然我赢了,在提问环节,我远远看到坐在第一排的这位母亲高高举起的手臂。

新书分享会的主角是一位擅长描写人间烟火气的散文作家,我熟读她的三本作品,第一部长篇小说将在今晚首发。本人和她的文字一样,虽是历尽沧桑的中年,却处处透着幽默狡黠,用鲜活的文字和读者挤眉弄眼,再冷不丁地戳痛你一下。阐释创作理念时,她说:“我用文字复盘我眷恋的生活,用感官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试图绵里藏针地描摹人情世故,用散点透视法画一幅文字的清明上河图。”在我频频点头作笔记之际,读者提问环节开始了,前三名提问者将获得作家新书一本。主持人话音未落,数只手臂如万箭齐发,齐刷刷地指向天空。

一位身穿居家背心的彪形大汉腾地站起来提问:“您说的‘断亲’我特别有感触,我大爷就被我三叔害死了,为了一些经济利益,您说我该如何化解和放下呢?”接着就是一大段毫无逻辑的摸不着头脑的持续输出,连话筒中途被工作人员拿走也未能让他闭嘴。作家一点儿不怵,镇定作答:“你写作吗?我建议你写下来。”大汉说:“我没文化,不会写。”作家爽快接话:“我是一名写作者,只给写作者提建议,你的情况如果涉及害死人,那可能得报警。”全场响起一阵善意的掌声,致意作家的临场应变能力。

我参加过不少新书分享会,有一个狭隘的发现,但凡读者提问环节,举手发言的多为精神偏激自带故事的怪人或语无伦次激动表白的追星读者,能言之有物的人甚少。或许他们有着非常好的素养,无奈确实隐藏得太深了。而作为i人的我,每每在内心已经酝酿了三个以上关于作品的问题,可惜最终没能举起手来。社会活动是e人的游乐园,i人就像在一旁眼巴巴地望着旋转木马的小孩,内心戏很足,但缺乏站在聚光灯下接受众人审视的勇气。

喜欢参加文学活动的文青文中们,大多是有志于写作的文学爱好者,想要吸纳一些心得。要不然在家吃鸡蛋就好了,何必非要认识生蛋的那只母鸡呢。只是今天这一场,沉浸式体验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反差,在空气中形成气流颠簸,像袭击面包店一样袭击书店,既真实荒诞又格外精彩。 生活圆桌